對手是“興奮劑”,他可以激發你的無限潛能。在我們所生存的社會裏,到處都充滿著拚搏和競爭,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遭遇強勁的對手,他們可能阻礙你,甚至可能打敗你。但也正是這阻力與失敗激發你更大的能量,挖掘你最大的潛能。
對手是最好的陪練員。競技場上最高的紀錄往往就是在與對手較勁的情況下創造的。工作中的對手,能夠使你戰勝自滿和懶惰,不斷從“好”邁向“更好”;商場上的對手,能夠使你放棄安逸,不斷做出更大的“蛋糕”。而且,對手越強,威脅越大,贏者在闖關斬將的征戰中提高越快。從某種意義說,各行業的冠軍都是被對手攆出來的。
對手是最有益的老師。有競爭,就免不了有輸贏。其實,高下無定勢,輸贏有輪回。敗在冠軍手下的人,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場賽事的冠軍。隻因敗者以贏者為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為日後取勝打下基礎。更有一些智慧之人,一番相爭之後,便能知己知彼,比得贏就比,比不贏就轉,反而意外地開辟出新天地。
真正促使我們堅持到底的,是對手;真正激勵我們前行的,是對手;真正推動我們昂首闊步的,是對手。他們令我們困惑、令我們擔憂、令我們煩惱。生命的旅途中,與自己同行的人很多,而隻有你追我逐的競爭對手,才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心之感悟:
善待你的對手吧!他是你的“強心針”,“加力檔”,“推進器”。如果借助他的推手之力,把自己推向人生的高峰,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嗎?
虛懷的人懂得善待自己
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各種不快、摩擦和委屈,和人產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如果兩個人之間誰也不肯妥協,而是針尖對麥芒的話,怨恨就會像一隻氣球一樣,越鼓越大,最後會膨脹到讓人無法控製的地步,直至爆炸。
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就像當時許多年少無知的年輕人一樣,到處流浪,得過且過。不過,在洛克菲勒的心裏一直存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擁有一筆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財富。
帶著這個偉大的夢想,洛克菲勒四處流浪,有一次,他來到了一個很偏僻的小鎮上並結識了鎮長傑克遜先生。傑克遜先生已經年過五旬,他一直以來都生活在這個雖不繁華但是卻令自己倍感親切的小鎮上。雖然他已經擔任很多年的鎮長了,但是鎮上的人們好像不約而同地都忘了選舉新的鎮長一樣,從來沒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傑克遜會是鎮長?
事實上,傑克遜也確實是擔任鎮長的最佳人選,他性格開朗、為人熱情,而且平易近人,更為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善良博大的心。不論是鎮上的原始居民,還是來到鎮子上的任何一個人,凡是和傑克遜有過一定接觸的,都會深深地感受到傑克遜的善良和熱情,同時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麵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洛克菲勒租住的小旅館離傑克遜鎮長的家非常近。甚至每當洛克菲勒站到旅館旁的大門前向遠方遙望時,都會清晰地看到鎮長家門口那片井井有條、長滿各色鮮花的花圃。熱情的傑克遜鎮長每次路過遇到洛克菲勒時,都會停下忙碌的腳步問這個獨在異鄉的年輕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當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時,熱情的鎮長夫人總是會十分高興地給予幫助,而且鎮長還會時不時地讓女兒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點心。
洛克菲勒在這個小鎮上住了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一無所獲,於是他決定過幾天就離開這個小鎮,但在離開之前,他要特別感謝傑克遜鎮長一家給予他的無微不至的關照。然而就在他準備向鎮長告別那幾天,小鎮上迎來了連續的陰雨天氣,於是洛克菲勒不得不繼續停留在這裏,同時他也在心裏咒罵著這該死的鬼天氣。
連綿的陰雨天氣總是最討人嫌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時斷時續,每當雨停的時候,洛克菲勒都會走出旅館的大門——實際上洛克菲勒就住在傑克遜家的斜對麵,看看鎮長家門前因經雨露滋潤而更感嬌豔的花朵。這天,當他走出旅館大門的時候,發現來來往往的人群已經把鎮長家門前的花圃踩得不成樣子了。洛克菲勒為此感到非常的氣憤,他真為鎮長和這些花朵感到惋惜,於是他站在那裏指責那些路人的行為。
可是第二天,路人依舊踩踏鎮長家門前的那片可憐的花朵。第三天,鎮長拿著一袋煤渣和一把鐵鍬來到了泥濘的道路上,他用鐵鍬把袋子裏的煤渣一點一點地鋪到了路上。一開始洛克菲勒對鎮長的行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鎮長為什麼要替這些踐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鋪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鎮長的苦心,原來有了鋪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著花圃走過泥濘的道路了。
雖然洛克菲勒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小鎮,但是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無所獲的離開了,他帶著鎮長傑克遜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從從容容地踏上了追求夢想的道路,那句話就是“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一直到成為聞名於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中。
沒錯,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那些自私的人不願意對別人付出任何關愛,因此他們永遠不會體會到來自他人的友情和溫暖;而那些擁有寬容胸懷的人則終生都生活在關愛與幸福之中,這些溫暖與快樂不單單來自於別人,也來自於他們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穀當中的喊話,你沒有必要期望要誰聽到,但那綿長悠遠的回音,就是生活對你的最好回報。”
一片茫茫沙漠的兩邊存在著兩個村莊。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如果繞過沙漠走,至少需要馬不停蹄地走上二十多天;如果橫穿沙漠,那麼隻需要三天就能抵達。但橫穿沙漠實在太危險了,許多人為了尋找捷徑,結果再也沒有從沙漠裏出來。
後來有一天,一位智者經過這裏,讓村裏人找來了幾萬株胡楊樹苗,每半裏一棵,從這個村莊一直栽到了沙漠那端的村莊。智者告訴大家說:“如果這些胡楊有幸成活了,你們可以沿著胡楊樹林來來往往;如果沒有成活,那麼每一個走路的人經過時,要將枯樹苗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給淹沒了。”
果然,這些胡楊苗栽進沙漠後,很快就全部被烈日烤死了,成了路標。沿著“路標”,這條路大家平平安安地走了幾十年。
有一年夏天,村裏來了一個僧人,他堅持要一個人到對麵的村莊去化緣。村民們告訴他說:“你經過沙漠之路的時候,遇到要倒的路標一定要向下再插深些;遇到要被淹沒的樹標,一定要將它向上拔一拔。”
僧人點頭答應了,然後就帶了一皮袋的水和一些幹糧上路了。他走啊走啊,走得兩腿酸累,渾身乏力,一雙草鞋很快就被磨穿了,但眼前依舊是茫茫黃沙。當遇到一些就要被塵沙徹底淹沒的路標,這個僧人想偷個懶,說道:“反正我就走這一次,淹沒就淹沒吧。”他沒有伸出手去將這些路標向上拔一拔,遇到一些被暴風吹得搖搖欲墜的路標時,他也懶得彎腰扶正或者是往下再插一插。
當這個僧人走到沙漠深處的時候,寂靜的沙漠突然飛沙走石,有些路標被淹沒在厚厚的流沙裏,有些路標被風暴卷走了,沒有了影蹤。
僧人像沒頭的蒼蠅似的東奔西走,卻無論如何也走不出這片浩瀚的沙漠。在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自己能按照大家吩咐的那樣做,那麼即便沒有了進路,還可以擁有一條平平安安的退路。
是的,給別人留條道路,其實就是給我們自己一條退路。對他人行善,關愛他人,實際上就是在善待自己,關愛自己善待他人,關愛他人,實際上就是善待自己,關愛自己。
心之感悟:
麵對生活中的怨恨與不愉快,我們隻有不念舊惡,不計新怨,在應當寬容讓人的時候就寬容待人。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道:“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話很簡單,卻異常的啟人心智。
心胸開闊點,快樂自然來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些摩擦。如果把這些瑣事當是非的話,你就會有生不完的氣。可能有時候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語,卻被你當成了挑刺、找碴,結果一頭栽入了是非的泥潭中。還有的時候,確實是他人有心傷害你,但你的反擊卻產生了“越描越黑”的效果,事情沒澄清,卻惹來一肚子氣。其實在一些非原則性的是是非非麵前,我們無須去計較什麼,心胸開闊一點,時間自然會替我們證明。
邁克爾?喬丹這位球藝精湛的著名球星,也是一位胸懷寬廣、欣賞自己的對手並善於向競爭對手學習的人。
很多年前的一場NBA決賽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蓬獨得33分,超過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中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比賽結束後,喬丹與皮蓬緊緊擁抱,兩人淚光閃閃。
其實在開始的時候,由於皮蓬是公牛隊中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便時常流露出一種對喬丹的不屑神情,還經常說喬丹在某方麵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推翻喬丹在公牛隊的首席位置這一類話。但喬丹卻沒有把皮蓬當作潛在的威脅而排擠皮蓬,而是以欣賞的態度處處對皮蓬加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