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可以從兩個相反的觀點去看每個人。從一個觀點看,他的生命是短暫的,他會犯錯,也有憂傷,他起始於時間之中,也終結於時間之中。可是,從另一個觀點看,他是不能消滅的,他是一切存在事物中客觀化的原始生命。
(八)
斯拉西馬查斯:總之,我死後要變成什麼呢?請明確地回答我!
菲勒裏息斯:變成一切東西,也成為無物。
斯拉西馬查斯:如我所料!對問題的解決來說——這是一個矛盾。那種技巧是用得不能再用的。
菲勒裏息斯:用表達內在性知識的語言去回答超越性問題,當然會產生矛盾。
斯拉西馬查斯:你所謂超越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你所謂內在的,又是指什麼東西?——我也熟悉這些詞語,我從教授那裏學到這些詞語,不過,隻是把它們當做表示上帝屬性的賓詞,我老師的哲學是完全討論上帝的。如果上帝在這世界中某一地方,他便是內在的,但是,如果他在世界之外,便是超越的——好啦,這是顯然的,也是你能把握的東西!你知道自己因此而處在什麼地方。但是,沒有人再能了解你的舊式康德術語。我們想想,它有什麼意義呢?
菲勒罩息斯:所謂超越性知識是指那種超越一切可能經驗而力求確定事物本性的知識;相反的,所謂內在性知識則指那種限於可能經驗範圍之內因而隻能表示現象的知識。——作為個體而言,你會隨著自己的死亡而消逝。但是,你的個體並非你的根本究竟生命,隻是根本究竟生命的表現而已:你的個體不是物自體,隻是物自體的現象形式,這種現象形式表現於時間麵相之下,因而具有起始和終結。相反的,你的本體(物自體)既不知什麼是時間,也不知什麼是起始和終結,也不知某一特定個體的範圍,因此,沒有任何個體性可以排斥它——它存在於每個人和每個地方。所以,從前一種意義看,當你死亡時,你會歸於無物,可是,從後一種意義看,你會變為一切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死後你會成為一切東西和歸於無物的緣故。你的問題,很難有比這更好和更簡單的答案,雖然這個答案含有矛盾;而它之所以有矛盾,正因為你的生命在時間中而你的不朽卻在永恒中。——因此,你的不朽也可以稱為不可毀滅性,稱為沒有繼續存在的不可毀滅性——這又是一種矛盾。
斯拉西馬查斯:好吧,如果沒有包含我個體性的繼續存在,我不會付出代價來換取你所謂的不朽。
菲勒裏息斯:但是,也許你願意稍作交易。假若我保證你的個體繼續存在,不過,有個條件,就是先要保持三個月的完全無意識深眠。
斯拉西馬查斯:我同意這一點。
菲勒裏息斯:但是,由於我們是完全無意識的,所以對時間的經過毫無所感,因此,當我處在深眠狀態時,在意識世界中,無論是三個月或是一萬年,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在兩種情形中,當我們醒來時,都要相信我們已經睡了多久。因此,無論你的個體性在三個月以後或是萬年以後恢複,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
斯拉西馬查斯:這是不易否認的。
菲勒裏息斯:可是,如果在萬年之後忘記把你弄醒,我想,這不會是一件很大的不幸,因為你的不存在時期和短暫的存在時期比起來,顯得非常長,你會完全習慣於不存在時期。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定地說,你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沒有被弄醒。如果你知道,推動你現在的現象形式的神秘機構,在這一萬年中,不曾片刻停止產生和推動其他同樣現象的話,你會對這種情形,感到完全滿意。
斯拉西馬查斯:不,你無法用這種方法騙取我的個體。我曾堅持要求以我個體繼續存在為條件,我無法因機概論和現象而安於它的損失。我,我要存在!那是我所希望的,不是先要說服別人相信自己具有的一種存在。
菲勒裏息斯:可是,隻要你看看周圍,就會知道,喊著“我,我,我要存在”的不止是你一個人;一切東西都具有最少意識。因此,你心中的這種欲望,正是萬物共有而非個別特有的欲望,這個欲望並非來自於個體性,而是來自於存在本身,是一切存在之物所固有的,也是一切東西存在的理由,因此,借存在本身而得到滿足。這種欲望所追求的,就隻是這個東西,並非某種特定的個別存在。如此強烈地追求存在的東西,隻有從間接上看才是個體!從直接和根本上看,則是意誌本身,這在一切東西中都是一樣。那麼,由於存在本身乃自由活動,其實隻是意誌的反映,所以,無法剝奪這種意誌的反映。不過,就那永遠不會滿足的東西可以獲得徹底滿足而言,意誌是因此而獲得暫時滿足了。對意誌來說,一切個體性都是無關重要的東西。表麵上看來,意誌似乎關心著個體,可是,實際上,並不關心個體,因為,除了在自身以外,個體對意誌沒有直接的認識。這種情形的結果,使個人比在不同情形下更留意於保持自己的存在,因而也保證種族的繼續存在。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個體性不是一種完美而是一種缺陷,因此,擺脫個體,不是一種損失,而是一種收獲。因此,你不必為此而煩惱,真的,如果你知道生命深處是你所體現的普遍生活意誌——那麼,對你來說,這種煩惱似乎是幼稚可笑的。
斯拉西馬查斯:幼稚和可笑的是你自己及所有哲學家;像我這樣成熟的人,花費十五分鍾時間和這種傻子在一起,簡直是浪費時間。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