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新媽媽的飲食調養(2)(1 / 3)

推薦食譜

萵苣粥

原料:萵苣適量,甘草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萵苣、甘草擇淨、搗碎,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沸即成。每日1劑,連服7~10天,可健脾胃,通乳汁。

功效:本方適用於產後氣血虧虛、脾胃不足所致的產後缺乳。

烹調新媽媽吃的蔬菜要注意

1.要吃新鮮蔬菜:因為新鮮蔬菜裏所含有的維生素C要比幹菜、鹹菜中的含量多。

2.要連老葉一起吃:蔬菜外麵的葉子比菜心養分高,所以不要把外麵的老葉全扔掉,光吃嫩菜心。

3.能吃帶皮的菜不要去皮:因為皮含維生素C最多,南瓜、洋芋、蘿卜等。

4.菜要先洗後切:因為菜裏含的多種維生素,都能溶解在水裏,先切後洗,蔬菜裏含的維生素就會被洗掉一部分。

5.切後隨即下鍋:蔬菜裏含的維生素多半不大穩定,如果把菜切碎了不下鍋,維生素便容易被空氣氧化而損失一部分。

6.煮菜時間不能太長,水也不要太多。

一舉多得的妙法——水果

有些人認為,水果是生冷的食物,新媽媽怕著涼應少吃。實踐證明,新媽媽適當吃些水果,不僅能增加營養,幫助消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水果還有一些特殊的醫療作用,對新媽媽的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不少老人認為,蔬菜、水果水氣大,新媽媽不能吃,其實蔬菜水果如果不夠,易導致大便秘結,醫學上稱為產褥期便秘症。

那麼,新媽媽應吃哪些水果呢?

香蕉

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從香蕉中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種營養素。多吃香蕉,不僅可以防止血壓上升、肌肉痙攣、消除疲勞,還可以達到清熱生津、潤腸和減肥的功效;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香蕉還具有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的效果。看來,這價廉、易食、攜帶又方便的香蕉,是維持健康很好的營養素,可以稱做是“神奇的水果”。而且香蕉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鐵質,有通便補血的作用。新媽媽多愛臥床休息,胃腸蠕動較差,常常發生便秘。再加上產後失血較多,需要補血,而鐵質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新媽媽多吃些香蕉能防止產後便秘和產後貧血。新媽媽攝入的鐵質多了,乳汗中鐵質也多,對預防嬰兒貧血也有一定幫助作用。

橘子

橘子常與柑子一起被統稱為柑橘,顏色鮮豔,酸甜可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與梨相比,其蛋白質含量是梨的9倍,鈣的含量是梨的5倍,磷的含量是梨的5.5倍,維生素B1的含量是梨的8倍,維生素B2的含量是梨的3倍,煙酸的含量是梨的1.5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梨的10倍,可謂營養豐富。橘子中含維生素C和鈣質較多,維生素C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出血。新媽媽生孩子後子宮內膜有較大的創麵,出血較多。如果吃些橘子,便可防止產後繼續出血。鈣是構成嬰兒骨骼牙齒的重要成分,新媽媽適當吃些橘子,能夠通過新媽媽的乳汁把鈣質提供給嬰兒,這樣不僅能促進嬰兒牙齒、骨骼的生長,而且能防止嬰兒發生佝僂病。另外,橘核、橘絡(橘子瓣上的白絲)有通乳作用,新媽媽乳腺管不通暢時,除可引起乳汁減少外,還可發生急性乳腺炎,影響對嬰兒的喂養。吃橘子能夠有效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飯前或空腹時不宜食用。吃橘子前後1小時內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酸會凝固,影響消化吸收。橘子不宜多吃,吃完應及時刷牙漱口,以免對口腔牙齒有害。腸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發生胃糞石的困擾。橘子含熱量較多,如果我們一次食用過多,就會“上火”,從而促發口腔炎,牙周炎等症。過多食用柑橘類水果會引起“橘子病”,出現、皮膚變黃的等症狀。

山楂

山楂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新媽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山楂中還含有大量的山楂酸、檸檬酸,能夠生津止渴、散淤活血。新媽媽生孩子後過度勞累,往往食欲不振、口幹舌燥、飯量減少,如果適當吃些山楂,能夠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加大飯量,有利於身體康複和哺喂嬰兒。另外,山楂有散淤活血作用,能排出子宮內的淤血,減輕腹痛。

紅棗

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紅棗中含維生素C最多,還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質。中醫認為,紅棗是水果中最好的補藥,具有補脾活胃、益氣生津、調整血脈、和解百毒的作用,尤其適合產後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食用。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紅棗不僅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髒。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其味道香甜,吃法多種多樣,既可口嚼生吃,也可熬粥蒸飯熟吃。

桂圓

桂圓又叫龍眼,是營養極其豐富的一種水果。桂圓又名龍眼,味美可口,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和多種維生素等物質,中醫認為有補心、益脾、安神、養血等功效。為補血益脾之佳果。產後體質虛弱的人,適當吃些新鮮的桂圓或幹燥的龍眼肉,既能補脾胃之氣,又能補心血不足。

根據體質吃水果

傳統觀念認為新媽媽不能吃水果。其實,隻要選對了水果的屬性,還是可以吃的。蘋果、葡萄等平性水果,新媽媽適當進食能夠防止便秘。但如果是在冬天,而且新媽媽體質偏寒則不宜食用。

最接近完美的食品——牛奶

牛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喜愛的飲品之一。喝牛奶的好處如今已越來越被大眾所認識。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包括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是其他食物無法比擬的。

乳汁是哺乳動物出生後賴以生存發育的唯一食物,新鮮乳汁不僅含有其他食物所含的全部營養,還含有世上千萬種食物所沒有的生物活性物質(有人稱之為“命脈素”),所以,中國有句俗語“金水銀水不如奶水”。

營養學家認為,在人類食物中,牛奶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種氨基酸中有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奶蛋白質是全價的蛋白質,它的消化率高達98%。

乳脂肪是高質量的脂肪,品質最好,它的消化率在95%以上,而且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奶中的乳糖是半乳糖和乳糖,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糖類。

奶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溶解狀態,而且各種礦物質的含量比例,特別是鈣、磷的比例比較合適,很容易消化吸收。每100克牛奶含水分87克,蛋白質3.3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克,鈣120毫克,磷93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A140國際單位,維生素B1 0.04毫克,維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維生素C1毫克。可供熱量289千卡。

中醫認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潤肺潤腸通便的作用。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牛奶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牛乳可以治反胃,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黃疸。”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牛奶脂肪球顆粒小,呈高度乳化狀態,易於消化吸收,而且膽固醇含量少,對中老年人,女性尤為適宜。同時,牛奶中存在多種免疫球蛋白,能增加人體免疫力,經常飲用還可以預防新媽媽缺鈣。

飲用牛奶時的注意事項

1.不可空腹喝牛奶。最好喝牛奶前吃點東西或邊吃食物邊飲用,以降低乳糖的濃度,有利於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

2.避免與茶水同飲。乳糖中含有豐富的鈣離子,茶葉中含有豐富的鞣酸會阻礙鈣離子的吸收。

3.牛奶忌與含植酸的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效果。

4.喝牛奶的方法也很重要,為什麼有很多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其實這是喝牛奶的方式有問題。牛奶應盡量小口飲用,使牛奶在口腔中與唾液充分混合。如果大口大口地喝牛奶、牛奶便直接進入胃裏與酸性物質發生反應,牛奶中蛋白質與脂肪就會結成塊狀,進而不易消化。而一些腸胃功能弱的人,便會出現一些腹瀉和不適的症狀。

5.飯前吃冷飲會影響食欲,導致營養缺乏。飯後立即吃冷飲,使胃酸分泌減少,消化係統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腸炎等腸道疾病;特別是牛奶所獨有的乳糖不適症。而牛奶如果放到睡覺以前飲用的話,不僅僅具有安神的作用,更具有保護腸胃的功效。

推薦食譜

牛奶棗粥

牛奶屬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其營養成分多而齊全,補虛損、益五髒之功效顯著。紅棗健脾益氣之功甚強,有“脾之果”之稱。二者與粳米共熬煮成粥,具有補氣養血、健脾和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宜新媽媽食用,以利調養身體,盡快恢複。

原料:粳米100克,牛奶400克,紅糖20克,紅棗20顆。

製作:1.粳米淘洗幹淨。2.將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1000克)、粳米,煮開後,用小火煮20分鍾,米爛湯稠時加入牛奶、紅棗煮10分鍾。食用時加紅糖,再煮開,盛入碗內即成。

特點:黏稠、甜香,清淡。

飲用牛奶需小心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飲用牛奶,若飲用牛奶有不良反應,可用酸奶或豆漿代替。建議不要空腹飲用牛奶,應配合麵包、蛋糕、點心等,有利於吸收。不宜采用銅器加熱。銅能加速對維生素C的破壞,並對牛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因而會加速營養成分的損失。

05 新媽媽的食療法

產後的媽媽經常碰到一些麻煩事,比如乳汁缺少、產後體虛、腹痛、惡露不盡及產後便秘等一係列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產後氣血虧虛,或淤血內留所致。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產後出血的食療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毫升者稱產後出血。發生在2小時以內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時以後大出血者為晚期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是分娩的嚴重並發症,在導致新媽媽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

產後出血最常發生在胎兒出生後的24小時內,因此,生產後最好在醫院觀察24小時再出院,這樣比較安全;也有一些產後出血可能發生在產後7~10天的,稱為“繼發性或延遲性的產後出血”。不管是立即的產後出血或延遲的產後出血,都可能造成血壓下降,乃至休克而危及到新媽媽的生命與健康。產後出血絕大多數可以避免,故應予特別重視。

產後出血的症狀表現

1.胎兒娩出後陰道流血,可發生於胎盤娩出之前或胎盤娩出之後、或兩期兼有。

2.出血流出體外,其量多少可以觀察。有時血液積滯於子宮腔內或陰道內,致子宮底升高,子宮體積增大,當按壓子宮底時才有大量血塊湧出,稱為隱性出血。

3.大量出血導致新媽媽可能迅速出現休克,自覺頭暈、出冷汗、打哈欠惡心、嘔吐、呼吸短促、煩躁不安。檢查時可見病人麵色蒼白,表情淡漠、血壓下降、脈搏細微等。

凡雙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孕婦年齡大於35歲,合並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內科疾病,分娩次數過多的,孕新媽媽分娩時容易發生子宮收縮乏力,即易發生產後出血。另外生孩子後胎盤未能及時完整地排出,多次人工流產的新媽媽也易引起產後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礙,平時有出血傾向的孕婦特別容易產後出血。過去發生過產後出血,再次分娩也易再發。

推薦食療方

地黃煮酒

原料:黃酒200毫升,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

製作:將黃酒倒入杯中,加生地黃和益母草,放在有水的蒸鍋中,加熱蒸燉20分鍾,每次溫飲50毫升,每日2次。

柿餅粥

原料:柿餅、黃酒各適量。

製作:柿餅燒炭存性研成末。每次6克,衝黃酒服用。

生地益母湯

原料:黃酒200毫升,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

製作:將上藥同放瓷杯中,隔水蒸20分鍾後服藥湯;每次溫服50毫升,連服數天。

烏蛋飲

原料:烏雞蛋3個,醋、酒各1杯。

製作:去蛋皮,三者攪在一起,煮成一杯、分2次服食;每天1劑,連服5~7劑。

新媽媽通乳的食療

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為缺乳,也稱“乳汁不足”、“乳汁不行”,為產科常見病之一。

新媽媽缺乳者卻越來越多,而且這種現象在城市表現得更為突出。其原因何在?

乳汁不足的原因

精神因素的影響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往往使人的情緒產生極大的波動。環境的影響,多種疾病的困擾,這些因素可以通過新媽媽的大腦皮層影響垂體的活動,從而抑製催乳素的分泌,使新媽媽出現乳汁缺乏。

許多女性為追求身材苗條,改變了飲食習慣。一般都吃得很少,而且強調多吃水果和蔬菜。這種偏食現象往往會導致體內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的缺乏,當然乳汁也不會多了。

還有,有些新媽媽對哺乳缺乏正確的認識,生怕哺乳後影響形體的美觀,即使勉強給孩子喂奶,次數也相對減少,使女性乳房缺少吸吮的刺激,造成新媽媽的乳汁越來越少。

新媽媽缺乳與胸罩也有一定的關係。現代女性習慣使用胸罩,如果產前使用的胸罩太小,限製了乳房的發育,產後就可能產生缺乳現象。再就是胸罩中的一些纖維物質,對乳房分泌乳汁會有一定的影響。

乳量的多少,與媽媽的營養有直接關係,產後應供給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應注意增加雞湯、魚湯、肉湯等高湯類飲食,對產後缺乳症狀非常有效,媽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選用。

產後出血要重視

產科的技術雖然時有進展,但產後出血仍然是生產時可能碰到的可怕的並發症之一,因此,每一位新媽媽都不可掉以輕心,500毫升以上產後出血,須馬上處理。

推薦食療方

豬蹄豆腐湯

原料:豬蹄1個,豆腐60克,黃酒少量,蔥白2根,鹽適量。

製作:將豬蹄洗淨切成小塊,與蔥白、豆腐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半小時,再倒入少量黃酒,加入少量鹽即可食用。吃豆腐、喝豬蹄湯。

功效:舒肝解鬱通乳,適用於肝鬱氣滯型產後缺乳。

黃酒燉鯽魚

原料:重500克的活鯽魚1條,黃酒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內髒洗淨,加水適量,煮至半熟,加黃酒清燉。吃魚喝湯,每日1次。

功效:通氣下乳,治產後氣血不足、乳汁不下。

黃花菜瘦肉粥

原料:黃花菜50克,瘦肉、粳米各100克,鹽、蔥、薑適量。

製作:黃花菜洗淨,瘦肉切片,與粳米同煮成粥,肉將熟時,加入調料即可。每日1次,溫熱食。

功效:生津止渴,利尿通乳,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症。

鯽魚通乳湯

原料:鯽魚500克(約兩條),通草20克,豬蹄1個,鹽3克,蔥段10克,薑片10克。

製作:1.將豬蹄刮去毛洗淨,放沸水鍋中焯一下,去掉血水,洗淨;通草洗淨。2.將鯽魚去鱗、鰓、內髒,收拾幹淨,洗淨。3.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進豬蹄煮至豬蹄熟軟,加入鯽魚、通草、薑片,煮至魚肉熟爛、撈出薑、用鹽調味後即成。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25克,粳米適量。

製作:將黑芝麻搗碎,粳米淘淨,加水適量煮粥。每日2~3次,或經常佐餐食用。

功效:本方具有補肝腎、潤五髒的功效。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以及老年體食之眩暈、消瘦、便秘、須發早白等。

口服催乳藥

如果經過上述防治,缺乳狀況仍未改善,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口服一些催乳藥物。如口服媽媽多,催乳靈等,兼服多種維生素。也可服中藥治療。

新媽媽便秘的食療

幸福地做新媽媽了,可是另一種難言之隱——便秘,在新媽媽每次如廁的時刻發作。產後便秘的新媽媽該如何是好呢?

大多數新媽媽,產後頭幾天,往往發生便秘。雖不是大病,但也頗不舒服,還可引起腹脹,食欲下降。此外,大多數新媽媽懷孕期間,由於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患有程度不同的痔瘡,便秘會加重痔瘡的症狀。這些,都影響產褥期身體恢複。

大便秘結是引起肛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女性在產後最為常見的又是大便秘結,所以要特別注意預防。引起產後大便困難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由於妊娠晚期子宮長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脹的子宮脹鬆,甚至部分肌纖維斷裂,產後腹肌和盆底肌肉鬆馳,收縮無力,腹壓減弱,加之新媽媽體質虛弱,不能依靠腹壓來協助排便,解大便自然發生困難。

2.新媽媽在產後幾天內多臥床休息,活動減少,影響腸子蠕動,不易排便。

3.新媽媽在產後幾天內的飲食單調,往往缺乏纖維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纖維的含量,這就減少了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腸蠕動減弱,影響排便。

新媽媽便秘是可以預防的。新媽媽在分娩後,一是應適當地活動,不能長時間臥床。可通過身體運動,促進腸蠕動,幫助恢複肌肉緊張度。健康、順產的新媽媽,產後第二天即可開始下床活動,逐日增加起床時間和活動範圍。也可以在床上做產後體操,做縮肛運動,鍛煉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門部血液回流。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動作,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早晚各做次,每次10~30次。二是在飲食上,要多喝湯、飲水。每日進餐應適當配一定比例的雜糧,做到粗、細糧搭配,力求主食多樣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時,還要吃一些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尤其是不可飲酒。三是平時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為不良情緒可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腸胃蠕動減慢。

解決便秘遵醫囑

新媽媽禁用大黃及以大黃為主的清熱瀉下藥,如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牛黃上清丸等。可以使用不太刺激腸胃,又不會產生依賴性的緩瀉劑,比如開塞露塞肛。如果仍不能解決便秘的話,可以遵醫囑在醫院進行肥皂水灌腸。

如已患便秘,可用黑芝麻、核桃仁、蜂蜜各60克,先將芝麻、核桃仁搗碎,磨成糊,煮熟後衝入蜂蜜,分2次1日服完,能潤滑腸道,通利大便。取新鮮茭白100克,旱芹菜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輔助治療便秘。取新鮮油菜洗淨,搗絞取汁,每次飲服1小杯,每日服用2~3次,可輔助治療便秘。也可用中藥番瀉葉6克,加紅糖適量,開水浸泡代茶頻飲。取新鮮茼蒿250克,做菜或做湯吃,每日1次,連續7~10天為1個療程,可輔助治療便秘。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顯者,可服用養血潤燥通便的“四物五仁湯”:當歸、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5克,桃仁、杏仁、火麻仁、鬱李仁、瓜萎仁各10克,水煎二次分服。

產後貧血的食療

在分娩過程中由於出血過多,產後很容易出現貧血。這對新媽媽和孩子發育均可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及時加以調治,食療就是最理想的調治方法。

貧血的原因

病情輕者,除麵色略蒼白外,無其他明顯症狀;病情較重者,則可有麵黃、水腫、全身乏力、頭暈、心悸、胃納減退,呼吸短促等。

對產後貧血的病人,宜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蘑菇、香菇、木耳、豆類及其製品、肉類、禽蛋、以及動物內髒等。也要供給高蛋白的飲食,因高蛋白的飲食一方麵可促進鐵的吸收,另一方麵也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需的物質。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雞蛋、乳類製品、肉類等。另外,可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為酸性藥物,具有增進鐵吸收的作用。如新鮮綠葉蔬菜、水果等。

推薦食療方

瘦肉阿膠湯

豬瘦肉100克,阿膠10克。先將豬肉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爛熟;加入阿膠燉化,調味後吃肉喝湯;隔天1次,連服20天。

枸杞黑豆紅豆湯

生豬骨(或羊骨、牛骨)250克,枸杞子15克,黑豆30克,大棗10顆。加水適量一同煮至爛熟,調味後喝湯吃枸杞子、紅棗、黑豆;每天1次,連服15~30天。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20克,生薑15克,羊肉250克,山藥30克。將羊肉洗淨切片,當歸用紗布包好,同山藥、薑片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共燉湯,爛熟後放調味品,飲湯食肉,每日1次,連用10~15天。

羊肝棗米粥

羊肝100克,紅棗20顆,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將新鮮羊肝切成條狀,放入鍋內加油微炒,投入枸杞子、紅棗、粳米同煮成粥,以蔥、薑、鹽調味,代早餐食。連用半個月為1療程。

歸芪蒸雞

當歸30克,黃芪100克,母雞1隻。先將雞宰殺去毛及內髒、頭足,入當歸、黃芪於雞腹內,加水清蒸雞爛熟,適當加入調料,分2天內食完,可連食5隻雞即可。

桂圓桑椹湯

桂圓肉15克,桑椹子30克,共入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調蜜飲,連用10~15日為1療程,可輔助治療產後貧血。

花生大棗豬蹄湯

花生米100克,大棗10顆,豬蹄2隻,共放鍋中加水煮熟,調入少許鹽,對治療產後貧血有療效。

產後貧血不宜飲茶

生育時失血過多,容易造成產後貧血。產後貧血的新媽媽身體恢複比較慢。貧血病人不宜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能與鐵結合成不易溶解的複合物,使鐵的吸收率明顯下降。

產後血虛的食療

中醫認為由於分娩時失血耗氣,所以產後多血虛,寒邪乘虛而入,寒凝血淤,容易致使惡露不能暢行,淤血凝滯,引起小腹冷痛。

血虛又稱營血不足證或血液虧虛證,為體內血液不足、肢體髒腑百脈失去濡養而出現全身多種衰弱證候的總稱。血虛證是氣、血、陰、陽四大虧虛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