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新媽媽的心理保健操(2 / 3)

泡澡加薊草,止血散淤效果好

薊草:一種菊科植物,具有止血散淤的功能。

方法:將其洗淨放入鍋內,加水煎熬半小時左右,過濾去渣,變溫即可洗浴,此浴可增加皮膚彈性。對於一些新媽媽來說,可加適量的地榆、槐花洗滌肛門,既有止血效果,又可防治痔瘡、肛裂等疾病。

泡澡加桑葉,護膚散風又清熱

桑葉:經過霜雪的桑葉,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風清熱、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護膚而不脫脂。特別是皮膚粗糙者,浴後也可使皮膚變嫩。

方法:將幹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熬10~15分鍾後,倒入浴盆,待水變溫即可洗用。

泡澡加薄荷,清熱止癢好效果

薄荷葉:有散風熱、止癢的作用,對外感風熱、皮膚發癢、咽喉腫痛、眼結膜充血等病症特別有效。

方法:隻要取鮮薄荷200克或幹薄荷50克放入鍋內,加水熬取藥液,倒入浴盆即可。

但要注意沐浴時間因人而異、因運動量而異,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控製,此外還要注意水溫,適宜的水溫可以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機體,使機體興奮,一般來說能忍受溫度較高一些的熱水浴更能降低血液中的乳酸濃度,但水溫過高反而會因為體內能量消耗過大而造成疲勞。

讀懂孩子這本書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受控製,於是你的焦慮、煩惱也開始了。事實上,孩子每天都在成長,他成長的速度是驚人的,如何與這樣一個小人兒快樂地相處呢?

母乳是連接孩子情和愛的動力,是母親與孩子心靈交流的源泉。孩子在吮吸母乳時,母親跳動的脈搏,母親溫暖的肌體,他都很熟悉,他好似在子宮裏一樣與母親同體,他與母親一起成長,一起共享歡樂和幸福。母親的眼神傳遞著無限的深情,有時會滿懷深情地看著孩子,有時會目不轉睛地向孩子發笑,孩子在與母親的情感中感受著純真的母愛,會自覺地用眼神、用動作默契地與母親交流母子之情。孩子發出的笑聲給母親帶來愉快,孩子的每一個動作使母親產生由衷的喜悅。

孩子就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頁一頁往下翻,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

也許你應該從懷孕起就要開始投資一定的時間與精力,精心地為自己準備一些高品質的育兒雜誌與書籍,如果可能的話,你還可以讀一些通俗的心理學讀物,了解一下孩子各年齡段生長發育的特點,心理發展和身體的變化,這將有助於你了解孩子,使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身為人母,當你擁有了打開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時,你的內心一定是充滿快樂的。

別以為孩子無知不懂事,其實孩子們有著敏銳的眼光。在孩子的眼睛裏,世界是多彩的,是多姿的。一切都那麼美妙,一切都那麼令人激動。其實,孩子就是一個世界,如果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們就會發現許許多多美麗和可愛之處。在他們身上,有花朵般的美麗;在他們身上,有泉水般的清涼;在他們身上,有寶石般的瑰麗;在他們身上有水晶般的透明。反之,如果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苛責孩子,我們就會覺得有許多難以理解,有許多無可奈何,甚至忍無可忍。

孩子的心靈如同一張白紙,有著最純潔的底色,等待人們為他塗上最美麗的色彩。這世界在孩子們的心靈裏是最美好的,他們用“心”感受著這美好的世界。

快樂是一種心態。其實,你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有無數個快樂的瞬間,這些瞬間如同一些碎片,如果你能將這些碎片拚貼成一幅完整的畫麵,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用心去捕捉快樂,你就一定能得到快樂!

學會宣泄不良情緒

有了孩子後,你的生活必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的情緒也開始有了極大的波動。

人人都有煩心事,人生總有鬱悶時。醫學研究顯示,人對不良情緒忍耐克製,甚至鬱悶壓抑時,會對健康帶來重大傷害。因為,人的內髒活動受自主神經係統控製與調節,而不隨人的情感和意誌轉移。當你受到挫折創傷時,克製壓抑,表麵上“風平浪靜”,但不能避免內在的創傷對人體髒器的損傷,且鬱悶越久、壓抑越深,給心身帶來的傷害就越重。

傾訴是常用的宣泄法

走進孩子心靈

隻有讀懂孩子這本書,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寬容孩子、等待孩子、扶正孩子、引領孩子。隻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真正用孩子的心靈去愛孩子。

它是指把內心的秘密告訴別人以取得幫助和維持心理平衡的行為。找親人、知己,把苦衷、煩惱盡情訴說,越淋漓盡致,越如釋重負。不吐不暢,一吐為快。對於許多還不習慣找心理谘詢師傾訴的人來說,找親朋好友傾訴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而一般的親朋好友,大多缺乏一些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其傾聽的水平往往很低,而傾訴者又不注意傾訴藝術,其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因為盲目的傾訴而增加一些新的煩惱。

書寫也是有用的宣泄法

遇到挫折或心理壓力,不便或不能向人傾訴時,可寫日記。盡情地把憂心事傾瀉在紙上,寫完氣消,頓感暢快,又不傷害他人。

運動是有效的宣泄法

情緒煩惱是一種難以釋放的負性能量,有節律的運動可以把這樣的能量通過汗水釋放出去。大多數沮喪者是因為缺乏運動,而有氧運動,除了活動肌肉外,也能加強心、肺和循環係統的功能,將原本應該有而缺少的東西放回到生命中。同時,運動還能分散注意力,轉移了對壓力的關注,讓我們可憐的心智獲得喘息,使運動者注意到身體新的感受,原本因沮喪引起的不適就忽略了。研究還表明,沮喪的原因是腦神經元中缺乏副腎髓質以外組織分泌出的激素,跑步時,該激素增加,運動後,分泌量還能增高,所以能消除人的沮喪心理。另一方麵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加深肺部呼吸,迅速消除緊張和憂鬱並產生一種自然的歡快感覺。不少女性在氣悶時大幹家務,家務做好,不良情緒得到釋放,一舉兩得。

哭叫也是宣泄良方

不僅能夠讓人抒發感情而且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積極的影響就是當人遭到重大不幸和挫折時,如親人病故或受到極大的委屈時,會不由自主地哭起來,哭後心情就暢快些,比憋在心裏好受得多。淚液是由眼窩內的眼腺產生的。

正常情況下,人平均每分鍾眨眼16次,隨著眨眼,將淚液潤濕眼球表麵,與汙染物混和後,從內外眼角以眼屎形式把汙物清除掉,故淚液對眼球有保護作用。

眼淚能把體內有毒物質排出,人在痛哭一場後,如同傾盆暴雨後晴空萬裏,氣平心靜。

產後抑鬱症的3大自我調節法

焦點轉移

如果產後的確麵臨嚴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問題棘手難以解決,不要讓精力總是粘滯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會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心情就會越發低落,陷入情感惡性循環的怪圈中。所以要適當轉移自己的注意,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

主動求助

產後抑鬱的女性內心會有一種無助,心理專家分析,這種無助感可能是幼年被忽略的陰影地重現。這其實是一種希望獲得他人關注的信號,所以主動尋求和接受別人的關注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放鬆充電法

適當調節變動生活內容,不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將孩子暫時交給其他人照料,讓自己放個短假,哪怕是兩小時、半天,也能達到放鬆自己的和精神充電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緒透支。

不要壓抑情緒

不要無限地壓抑情緒,而是使情緒得到適當的渲泄。可以向知心朋友傾訴你的苦悶,還可以把自己的不快寫進日記,寫進給朋友的信中。

03 新媽媽的壓力調試

做媽媽了,現在生活中又多了一個小孩子的加入,要經營好這三人世界實在不容易,也許煩心的事情攪的你焦頭爛額。

既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也要兼顧新手爸爸的情感和心情,還有職場上的競爭,它可不會因為你剛剛做了媽媽就對你降低要求。

麵對這一切,準媽媽要想擁有平穩、樂觀、溫和的心境,可以通過常變化發型、多出門散步、找朋友聊天等方法減少憂慮。

放鬆你的身體

產後的生活給新媽媽的精神帶來了不少的壓力。下麵幾種放鬆法可以幫助你減輕精神壓力,可以使自己身心放鬆。

任何安靜的活動,像讀書或將時間花在愛好上,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幫人們放鬆自己。但要想進入深層次的放鬆狀態——對減輕壓力最有幫助的狀態——可以試試下麵的一些方法。

打盹

學會在一切場合,如家中、辦公室、走廊、汽車裏打盹,隻需10分鍾就會使你精神振奮。專家們研究證實,白天有打盹習慣的人,晚上更容易入睡,睡眠質量也高,很少做噩夢。這說明打盹是解除疲勞、恢複體力、提高精力的一種特殊休息方式。古今中外醫學大師們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是:“閉目養神也是藥”,閉目養神時要注意做到放鬆、入靜、順其自然,這樣能使全身經絡疏通、氣血流暢。

想像

想像一個你所喜愛的地方,把思緒集中在所想像的東西上,並逐漸入境,由此達到精神放鬆。平躺於墊子上或床上,雙臂置於體側,全身充分放鬆,慢慢地調整呼吸頻率,慢慢地深呼氣、深吸氣,腦子裏什麼都不要想,隻要從頭到腳想著正在放鬆的部位。

慢慢地想著:頭皮放鬆——前額放鬆——眼睛放鬆——鼻子放鬆——嘴巴放鬆——脖子放鬆——肩膀放鬆——胸部放鬆——上臂放鬆——胃部放鬆——肚子放鬆——小臂放鬆——手放鬆——臀部放鬆——大腿放鬆——小腿放鬆——腳腕放鬆——腳放鬆等等。

按摩

如果人們情緒過激,可以考慮按摩治療這種減輕壓力的好方法。按摩會通過下麵的方式對有害的心理壓力作出巨大的改變:

1.降低心跳和血壓。

2.促進循環。

3.提高皮膚的溫度。

4.加強健康的感覺。

5.減輕焦慮情緒。

當頭感到緊脹不舒服的時候,你可以試著順著你的頭發往下輕撫,就像撫摸家裏寵物一般,輕輕柔柔地由上往下,以手的力量按摩。在按摩時,緊張的肌肉會放鬆,而且由於緊張感而帶來的疼痛也會消失。當血液循環加快時,肌肉便會得到更多的氧氣和營養。

聽音樂

科學家發現,聽音樂可以減少壓力,減緩心跳,並能降低血壓。為了獲得最大的益處,最好選擇輕音樂,慢節奏的音樂要比快節奏的音樂更輕柔;弦樂器比管樂器更輕柔;演奏比演唱更好一些。要想獲得音樂最大的幫助:

首先選擇適合你情緒的音樂。

逐漸改變音樂來反映你想要的情緒,許多現代唱片都有輕柔、舒緩的調子。也可以選一些背景音樂,如夏季風雨聲和海嘯的聲音。

最享受的放鬆:食物

低脂牛奶:牛奶富含鈣,研究發現,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在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後,3/4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緊張、暴躁或焦慮。

全穀類食品:含有豐富纖維質及B族維生素,除了改善腸胃道問題,還能避免身體產生疲倦感。如全麥麵包、糙米、綜合穀片等,都是不錯的全穀類食品。

菠蘿:除了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就可消除疲勞、來釋放壓力之外,菠蘿中還含有酵素成分,能夠幫助蛋白質消化分解,減輕腸胃道負擔。

薄荷:草本植物中的薄荷,散發出來的清涼感可以直竄鼻腔,讓人精神一振,具有消除疲勞、安撫焦躁、讓情緒緩和下來的效果。

茉莉:茉莉有清新怡人的香味,泡成花草茶飲用,可以使精神安定、提神、緩和緊張情緒、安撫焦慮心情並有消除疲勞效果。

把壓力蒸發掉

很多人通過熱水淋浴、盆浴、桑拿來蒸發自己的壓力。如果你的房子很小,人又很吵,那麼浴室將是能給你20分鍾私人時間的最佳地點。

熱量同樣可以使緊張的肌肉放鬆。如果你帶著緊張的頭痛感回家,洗個熱水澡將會使你放鬆不少。一些專家認為,熱蒸汽會促使體內產生壓力的化學物質的釋放,從而降低壓力激素。最後,睡前洗個熱水澡會使人進入深層次的放鬆狀態,這是另一種消除壓力的好方法。

為了有益身心,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紫蘇、香柏木、甘菊、天竺葵、香草、玫瑰、鼠尾草或檀香木。

發展興趣

培養你對各種有益活動的興趣,並盡情地去享受。

全身放鬆

當人心裏感到緊張時,很自然地會握拳或身體顯得很僵硬,越是這樣,心裏的緊張感就越大。

此時,如想解除緊張情緒,使心情放鬆,必須首先使身體鬆弛下來,也就是利用身體的狀態來改變精神的狀態。

舒適地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雙目緊閉,放鬆肌肉,默默地進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為主。一些無意識的機械動作,也有助於緩和我們內心的緊張。

也許你會抱怨沒有時間來照顧一下自己的身體,忙裏偷閑放鬆一下你的身體吧。

利用孩子睡覺的時間在陽台上伸伸腰或做幾節操,讓身體盡可能地伸展。如果你學過瑜珈,那麼你可以從深呼吸開始。

選擇幾個簡易的動作讓自己的身體放鬆、再放鬆,十幾分鍾後,你的身體將變得柔軟而又輕盈。

多到人群中去

新生命的到來不僅給新媽媽帶來了歡樂,更帶來了繁重的勞動、重大的責任和無止境的勞碌操心。如果新媽媽每天把自己悶在家裏,壓力從哪裏釋放出去呢?

閉門索居會使新媽媽鬱鬱寡歡。應廣交朋友,將自己置身於樂觀向上的人群中,充分享受友情的歡樂。

如果你是女人,而你感到壓力,就去找朋友傾訴吧!相對於男人來說有更獨特的對付壓力的辦法,不是逃避,不是忍耐,也無需猛練身體,靠出汗排解。她們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互相依賴。

較多親密關係的人,能和人討論深刻感受的人,通常較能應付壓力,不會被危機擊倒,能振作起來,麵對挑戰。

女人的友誼是很特殊的,不是生死與共,也不是兩肋插刀,而是無話不談。她們可以互相傾訴煩惱,也可以交流經驗。涉及的話題大到工作學習,小到給老公選什麼樣的內衣,為孩子做什麼樣的晚飯。

她們依靠朋友之間的交流來排解自己的無聊,鬱悶或者是傷心、憂慮。而朋友就像是引線的針,她們可以依靠彼此的交流填補內心的空虛,可以相互慰藉,相互依靠,依靠彼此的對比提醒自己找到想要的生活。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女人在向朋友傾訴的時候,體內會分泌出5倍於平時的抗壓力的激素,保證情緒和身體都不會失控。這也是為什麼女人通常要比男人快樂和長壽的秘訣。

尋求家人幫助

當新媽媽感覺壓力過大時,不妨學著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多到積極樂觀的人群中去,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家都願意幫助你,隻要你說出來!

反複告誡自己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理功能,是人們交流思想和彼此影響的工作。通過語言可以引起或抑製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暗示現象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時甚至會創造奇跡。在新媽媽感到壓力不堪承受的時候,不妨反複地暗示、告誡自己,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暗示的作用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影響是很顯著的。例如,醫生對一位心髒正常的受檢者說:“心髒聽來有點雜音。”其實僅僅隻有輕微的收縮期雜音並不算什麼問題,但醫生這一句話,卻可能給受檢者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通過暗示作用,就可能出現心跳、氣短等等症狀,從而得一種“心髒神經官能症”。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自我暗示的現象。例如,清晨對著鏡子梳妝打扮一下,如果看到自己的臉色很好,往往會心情舒暢,這是一種積極性的暗示。如果在鏡子中,發現自己的臉色不好,眼皮略有浮腫,懷疑自己腎髒可能出了毛病,於是就感到了腰痛,這是一種消極的暗示。

運用自我暗示法緩解壓力和調整不良情緒,主要也是通過語言的暗示作用。比如,發怒時,提醒自己“不要發怒”,“發怒會把事情辦壞”;憂愁時,提醒自己“愁也沒有用,還是麵對現實,想想辦法吧!”著急時,警告自己“不要著急”;當有比較大的內心衝突和煩惱時,安慰自己“一切都會過去”,“已經度過了許多難關,這次也一定能順利度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