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壓力時,不妨先坐下來理一理頭緒,看一看問題究竟有多少,切不可讓它充塞在頭腦裏而成為一堆亂麻。應該時刻想到:“我能夠做好”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壓力,要保持自信的精神狀態,要堅信:“別人能辦到的,我也能辦到!”
自我暗示法一般是用不出聲的內部語言默念進行,但也可以通過自言自語,甚至在無人處大聲對自己呼籲的方式來加強效果。還可以將提示語寫在日記本上、條幅上,貼在牆上、床頭,壓在玻璃板下等,以便經常鞭策自己。設計一個鼓勵自己的常用語,如:“我能行”、“沒問題”、“瞧我的”、“真有意思”、“瞧好吧”、“沒關係”等等。習慣用語也能塑造人的性格,這些經常使用的口頭語反反複複地暗示著自己,對人的心理產生著影響。一個豁達、樂觀的口頭語能讓自己在很喪氣時一下釋放。此外,要獲得良好的暗示時間。自我暗示的時間應選擇在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的狀態下進行,如早晨剛醒、中午午休和晚上入睡前進行,則效果較好。在大腦皮層興奮性很高的狀態下,不易進行自我暗示。如果需要立即進行自我暗示,應該盡量使自己的身心鎮靜,放鬆精神,排除雜念,在專心致誌的狀態下再進行。
暗示過程中盡量運用想像。這往往比自我意誌努力的效果好。比如,失眠很讓人苦惱,但往往你越想睡,告誡自己要放鬆、安靜,可效果仍然不好。
而此時若想像著身體的放鬆狀況,具體地想像自己已處在一個十分安靜的環境裏,則會輕快地入眠。
將積極情緒與某種行為建立起聯係。常聽人說“我洗頭就感覺心情舒暢”。也有人說“我一跳舞就覺得特舒坦”。他們實際上是把這些事情跟自己的心情建立了一種固定的聯係,每當做這件事時,就有了相應的心情。這種心理暗示的方法我們不妨借來一用。
選擇好自我暗示的內容。暗示內容的選擇,標誌著自我暗示的性質。我們應該選擇積極的能促使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倘若杯弓蛇影,就會給身心帶來不良影響。在普遍暗示的基礎上,加上特殊內容的暗示,如“我有信心對付各種各樣的挫折”(普遍暗示),“生氣是對自己智慧的侮辱,焦急是對自己無能的懲罰,而無助於事情的解決”(特殊暗示),把二者結合起來,效果則更好。
除了語言外,你還可以選擇其他的自我暗示法,比如:選擇顏色鮮豔的服飾。情緒不好時盡量不要選擇黑、灰、褐等低沉色調的服飾,用鮮豔的色彩可能會讓你精神為之一振。柔和的粉色係列是不錯的選擇。
佩帶有特殊意義的飾物。戴上情人、朋友或親人贈送的飾物可以感覺到溫暖和關懷,用這些小飾物提醒自己:我不是孤獨的,很多人在關心我。除了服飾的選擇以外,心情的自我調整也很重要,出門前記得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表情是否正常,對自己笑一笑。
微笑驅走煩悶
給自己一個微笑,你的微笑首先是給自己的。當你綻開笑臉時,實際上已經在給自己一個暗示:我很快樂。微笑將驅走你的煩悶,帶來輕鬆、愉快和自信。
把情緒轉向歡樂
心理學認為:情緒反應是建立在高級神經中樞的暫時聯係,當人們受到精神刺激時,大腦皮層就建立起一個興奮點,如果有意識地再建立一個新的興奮點,就可能使原來的興奮點受到抑製。當你情緒低落,感到沮喪和煩惱時,最好運用可能的方式轉移自己的情緒。
當心情不快、痛苦不堪時,可以漫步在林蔭小道上,或者到視野開闊的海邊散步,還可以作一次短期旅遊,把自己置身於自然美景中,青山碧水會使你產生豁達明朗的心境,憂愁煩惱會隨之消散。總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分別采取自己喜愛的活動。短期旅遊、爬山遠眺、呼吸新鮮空氣等活動都能夠開闊視野、增加精神活力。忙裏偷閑聽聽音樂、跳跳舞、唱唱歌、聊天逛街,也是消除疲勞、讓緊張的神經得到鬆弛的有效方法和精神良藥。
緊張或者沮喪時,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電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不要勉強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心情不好時,強迫自己想一些高興的事情;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讓別人幫助化解;與其他新媽媽在一起,聊聊帶孩子的感受;裝扮一下自己,讓自己美麗一些;去做形體鍛煉,及早複原曼妙身材;經常放鬆自己,如睡上一小會兒或讀書、洗澡、聽音樂、看影碟或精美雜誌。
麵對壓力,轉移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壓力太重“背”不動了,就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到讓你輕鬆快樂的事情上來。等心態調整平和以後,已經堅強起來的你,還會害怕你麵前的壓力嗎?
主動脫離壓力
當遇到壓力而帶來煩惱時,不妨迅速轉換環境,將精力轉移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不要被壓力困住,而是主動想辦法從壓力中脫身。
04 孩子來了,愛情沒了嗎
做母親可是人生道路中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許你現在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裏呢,但是很快你就得從孩子出生這巨大的喜悅中,回到現實來——家裏添丁加口了。
安靜甜蜜的兩人世界或許一去不複返,從此進入吵鬧忙亂的育兒階段。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非常累人,常常會讓新媽媽新爸爸心力交瘁,甚至硝煙四起。這時候,如何和丈夫相處?
你的身份發生了變化
初為人母就是意味著你成了一個必須對你的孩子負責的人。它的吃喝拉撒,快活惱怒,疾病玩耍,大到生長發育,小到尿布奶瓶,這個那個,你都得操勞操心,而且你還得對他和顏悅色、盡心盡力。
女人經過漫長的生育過程,她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一方麵,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由一個很高的水平突然降低到正常水平,這種激素水平的急速降低就會導致女性抑鬱情緒的產生。另一方麵,初為人母的女性在妻子和女兒的角色之上又多了一個母親的身份,必然又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自孩子呱呱落地開始,初為人母的你便要展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因生產而使身心均感疲倦,許多新手媽媽還會因授乳或換尿布的動作生硬,遭遇挫折,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此外,孩子並不餓,尿布也沒濕,更不是太熱或太冷,但無緣無故哭個沒完,讓“人生性不熟”的新媽媽煩惱、困惑。不少女性在有了孩子後,好像生活一下子全部改變,孩子成了生活的全部,似乎以前的所有愛好都不複存在。
這種困惑是每位母親必經的曆程,決不是你特別笨,也不是你的孩子特別難伺弄。隻要有耐心,你一定能度過每一關,不久你就能熟練掌握各種育兒小技巧,了解孩子每一種哭泣所代表的不同需求。從古到今,有這麼多嬰兒又哭又笑地長大成人,有這麼多的人幸福而煩惱地當著母親,你和你的孩子都是其中的一分子。
多給丈夫一些機會
家裏多了一個人,每個人都必須麵對新角色的適應。
有的丈夫會適應得比較快,有的可能慢一點。如果你丈夫的表現不太令你滿意,你可以和他推心置腹地談談,多給他一些機會。
不要忽略丈夫
每周可固定撥出一些時間作為夫妻獨處的時光,畢竟,夫妻之間的感情和睦,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當了媽媽之後,千萬不要讓自己忙於照顧孩子,而忽略了身邊那個一直陪伴著你的親密愛人。
這個時候你或許太專注於你的孩子了,多半會忽視你的丈夫。說不上你有什麼錯,但他有一點小小的失落也是正常的。與伴侶維持良好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麵對人生角色轉變的同時,你們兩的關係也必將有個很大的轉變,因此你們必須時時了解對方的想法。抽空給他一個深情的吻,抱著孩子在他的懷裏躺一躺,不僅讓他滿足,還會激發他的責任感。無論如何,建立親密的母子關係,需要爸爸的大力支持。男人和女人的性情有差異。媽媽們一般都會首先發現問題並且表示擔心。長期以來,“換尿布”、“帶孩子”一直被人們當成是“媽媽的事兒”,作媽媽的往往都擅長此道。而這種長期以來的“感覺”卻助長了男人們漫不經心的態度。新媽媽有一個長長的產假,而爸爸則繼續工作,因此他對孩子的關注遠遠不及媽媽。這時候,妻子應該幫助丈夫,讓他與孩子呆在一起,你不用監督和批評他,也不用向他傳授專門知識。
你應該相信他沒有你,他也會把孩子帶好。你越是不相信他,他就越得不到鍛煉的機會,你就越是不能從繁瑣的照顧孩子的事務中擺脫出來,最後必然導致的結果是你一個人獨攬家務大事。年輕媽媽必須牢記,你如果像守門員一樣緊緊地守著自己的孩子不讓丈夫去碰,那麼丈夫就永遠也學不會如何幫孩子洗澡或換尿布,到時,你可不要喊累。調查顯示,多數丈夫都有摟抱或照料自己孩子的願望,隻是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願望常常被妻子所“剝奪”。因此,妻子不妨放下自己挑剔的態度,邀請丈夫一起為孩子洗澡、穿衣服、換尿布等。勤能補拙。丈夫做得多了,自然就會熟練起來的。
給他一點時間,給他一點提示。“親愛的,你去接一下電話好嗎!”“爸爸,請你給孩子拿一塊尿布來!”“孩子,讓爸爸哄你睡覺好嗎?”
洗了澡以後,孩子的心情比較好,你該把握這個機會把孩子讓爸爸帶進你們的小圈子裏麵。就讓孩子爸爸來抱抱他吧!孩子舒服地躺在爸爸的懷裏,兩隻眼睛直直地看著爸爸,臉上充滿著感激。
夫妻之間多溝通
信任你的丈夫,多向他傾訴。信任和溝通,這是一個和睦家庭的基本功能,也是夫妻相親相伴的基本內容。孩子他爸爸可以給你心靈上的安慰。你的孩子需要一個情緒穩定、溫柔開朗的媽媽。
找時間和丈夫約會
夫妻單獨相處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一有了孩子就不再重視夫妻關係了,那麼當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發現你和你的丈夫之間已經非常疏遠了。
產後的婚姻關係,時常麵臨挑戰,多了一個小孩子的加入,常常會讓丈夫受到冷落,要如何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也是一門值得好好探討的學問。
養育、照料一個嬰兒,是一件又瑣碎又累人的事,你常常會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婚姻的伴侶關係,會在孩子出生後明顯受到影響,孩子出生後,夫妻獨處的時光大約會剩下孩子出生前的1/3。獨處時間減少,也容易讓夫妻之間的感情出現疏離感。
平時,再忙也要注意打扮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感覺和狀態。隔三岔五安排一個時間給你和你的丈夫,一起外出,吃飯聊天、逛街購物、散步跳舞。
如果可能的話,雇一個保姆或者小時工,每周讓你自己有一個晚上空閑出來作為你們兩個人的約會日。你們可以談談孩子,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隻要互相關注對方,並且成為習慣,就對婚姻很有幫助。
這不光可以增進夫妻感情,讓你的丈夫更愛你,更關心你,還能讓你自己有個好心情。這和照料喂哺一樣,對你的孩子很重要。
05 重返職場,你準備好了嗎
生了孩子,新媽媽又要踏入社會,回到職場拚殺了,很多媽媽既看重孩子的未來,也比較看重自身的發展。而對於一位媽媽而言,這兩者往往難以兼顧。此外還可能遇到其他一些問題,新媽媽要怎麼麵對呢?
新媽媽工作法規
根據《國務院關於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以及我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法律對女職工有特殊的保護,例如女職工在懷孕、產期、哺乳期不得降低基本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
不得安排女職工從事諸如礦山、井下作業等國家規定的第四級強體力勞動和女工禁忌的工種。
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女職工有未滿周歲的嬰兒,用工單位應保障女工每天有兩次哺乳時間,每次不得少於30分鍾。哺乳時間(包括為哺乳而需要的往返路程時間)應算作工作時間。女工在勞動時間內的產前檢查應算作勞動時間。
女工的產假為90天,其中產前休假25天。難產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者,每多生1個嬰兒增加15天產假。
新媽媽職場智慧經
新媽媽重返職場,需要用智慧重新定位自己。要承認自己的變化,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生活中,自己不可能和以前一樣得心應手。與其盡力延續過去的日子,不如開始新生活。
職場也不會理會你在工作和孩子之間掙紮,淌下多少汗水和眼淚。隻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打破“拖後腿分子”、“淘汰分子”的偏見,也才能突破你自己的“職場玻璃天花板”。的確,對很多媽媽來說,重返職場,自己的身份發生了變化,需要重新調整和適應。
那麼怎麼擺脫一些“不良狀態”,迅速變得遊刃有餘呢?
養成自信的習慣
雖然你休息了不短的時間,可能會比同事做事慢一些,甚至一切要重頭開始,也可能被安排到自己從不熟悉的部門,你一定不要失落、自卑,要知道這一次的開始比你剛進入社會時要從容得多,你不僅有工作經驗,你還獲得了不是每個女人都有的生活閱曆,那是你豐厚的心靈積累。
寬容對待崗位變化
這是新媽媽們重回職場時首先要學會的功課。除了客觀因素,社會普遍認為剛生完小孩的女性全部心思都在孩子上,一般也不敢委以重任,這當然會讓新媽媽感到失落。
但不妨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視人事變動為正常現象,放下架子,把自己當作新人,相信隻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樣更有利於學習,盡快適應新環境。
保持工作激情
休產假期間,媽媽們很難隨時更新專業知識,工作思維和方式停留在以前,加上對外界的關注相對減少,與社會的差距就越大。
此時,及時充電就顯得非常重要,隻有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工作才能改變現狀。
協調辦公室人際關係
年輕媽媽在職場上一樣會碰到各式人際關係。
比如青春的新鮮女生,比你大不了多少的老練的上司,你該如何在他們的周圍取得一個遊刃有餘的工作氛圍呢。
你也許會因為孩子而提前回家,那你一定要提前把工作做好,甚至你可以提前到辦公室做好一天的準備。
不要在辦公室大談做媽媽的艱辛,人們不會因為你是媽媽而忽略同你競爭。
不要因為孩子的一些問題常常向上司請假,那樣你非常容易陷入被動狀態。
你應該培養幽默、輕鬆的性格,讓同事覺得你是他們中很正常,令人愉快的一分子。
當然,如果遇到非正式場合你也可以應同事的要求,談談育兒經驗,展示你的親和力。
精神上的放鬆
精神上的放鬆也很重要,每周至少要抽出一天時間找姐妹們聊天、逛逛街。
給自己足夠的精神自由,完全忘記自己是個媽媽。
未雨綢繆
產後休假時,要經常和單位和同事保持聯絡,了解單位的近況不僅讓你能更安心地休假,更有利於產後你盡快回歸到這個集體中來。
上班前要跟領導和同事溝通,了解單位新近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保證效率
一旦正式上班,生活應予結構化,善用行事曆、記事本提醒自己,以確保每天該做的都能完成,不會有遺漏發生。
不要在辦公桌上或工作電腦裏存放太多容易分散精力的東西;規定自己1個小時內可起來活動一回,其餘時間眼睛隻盯著工作。
上班時專心工作,因為你想孩子也沒有用,隻會使工作更加糟糕。
下班時全心做好媽媽,可以盡情享受生活了。
另外,如果因為孩子生病要去醫院,一定要向公司請假,遵守公司的規定。
建立穩固的“後防”
如果父母或公婆願意幫忙照看孩子,那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不能,最好選擇生育過的、有帶孩子經驗的保姆,同時不妨與丈夫商量,讓他幫你分擔家務。
經常與他們溝通,孩子來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而是夫妻雙方乃至全家的事。媽媽沒有必要把困難的壓力都留給自己,親人也許幫不上實際的忙,但他們可以安慰你,應該讓別人了解自己,並對自己放心。
避免婆婆媽媽
最好不要在工作場合大談特談自己孩子的趣事,以免影響自己的職業形象。
可在工作休息時給同事們做個小介紹就可以了。這樣不會給人留下婆婆媽媽的印象。
做實際的事情
女性往往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與自己的思想鬥爭上,隻能與事無補。比如出去上班,孩子確實沒人照顧,不得不做全職媽媽,家庭的經濟收入就有可能降低。
這時候,別總是愁眉苦臉,而應該適當調整消費。
想的少一些,做的多一些,生活就會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