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 一小時五十五分鍾(1 / 3)

橫向:一,源於希臘神話裏的戰士,在日本被改編成動漫,有黃金白銀和青銅三個等級

二,意為為了報答知己可以犧牲生命

三,和孫武有關的歇後語,意指能力很強。

四,杜甫的著名詩句,充滿對當時社會的批判。

五,郭富城的一首歌曲名稱,也是郵寄信件卻被退回的原因之一。

六,陸遊臨死前所作詩中的一句。

七,成語,形容因為不高興而離開,載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八,正在征集網民電子簽名,將於本月公布的中國首個和公民節約相關的公約。

九,李叔同皈依佛門後的法號。

十,1967年2月在中國發生的一場政治事件。

十一,動畫片《灌籃高手》裏的人氣男主角。

豎向:1,名著《西遊記》裏的章節名稱。

2,《射雕英雄傳》中全真七子之一。

3,福建的著名沿海城市,與台灣隔海相望。

4,著名現代詩人,寫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等經典詩句。

5,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

6,成語,也是一個讓自己越來越富裕的方式。

7,豬肉的一種,肥瘦相間。

8,韋莊長詩中的一句,該詩被譽為反映唐代政治現實的最後一首史詩。

9,歌曲《愛我中華》裏的一句歌詞。

雖然不難,我可沒耐心去做,趕緊翻出答案,一一填進去。

聖鬥士為知己者死五

僧孫武用兵以一當十

恨行五朝六

逐廈者花五族

美朱門酒肉臭鼓兄

猴查無此人弟

王師北定中原日驚姐

島開拂袖而起妹

孫源是

不公民節約行為公約弘一

二月逆流川楓家

何夕看著我把答案一條條填進去,眉頭越皺越緊,我也是一樣。

“怎麼和上次區別這麼大?”她問我。

我沒吱聲,根據順序,把答案寫成兩組

橫組:

1,聖鬥士

2,士為知己者死

3,孫武用兵以一當十

4,朱門酒肉臭

5,查無此人

6,王師北定中原日

7,拂袖而起

8,公民節約行為公約

9,弘一

10,二月逆流

11,流川楓

豎組:

1,聖僧恨逐美猴王

2,孫不二

3,廈門

4,北島

5,孫行者

6,開源節流

7,五花肉

8,一朝五鼓人驚起

9,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寫完我對著紙發愣。

這是什麼呀?

這次把頭一個字連在一起的方法是不對的,末尾或者頭尾也都不對。我腦子裏轉著無數個排列組合,很快就暈了。

不行,不能光是我們兩個。我忙撥了個電話給郭棟,告訴他病毒騎士又出現了,讓他去買份今天的《晨星報》,招呼解密高手一起破解。

帶何夕去醫院的計劃隻能延後了。因為既然病毒騎士已經宣戰,就說明他即刻就要開始襲擊,甚至就是今天!

而他投稿給《晨星報》,更是對我的一種挑釁,我不信這是巧合。

打完電話,我問何夕:“你看出什麼沒,我是一團亂。”

“沒有,”何夕搖搖頭:“不過我覺得很奇怪。上一個病毒騎士的填字遊戲和這個有很大的區別,首先上次總共隻有十三條,而且沒有分橫向豎向,次序排列混亂。這是正常的,因為他要在填字遊戲中隱藏含義,嚴格按照填字遊戲的排序就會使他製作的難度大大增加。可是這一次他做得非常規範,這也意味著如果其中有隱喻,那麼做這樣一個填字遊戲要比上一次難百倍。沒經過專業密碼訓練的人是不可能做得出來的,就算這回他有兩個大腦,但這兩個大腦可都沒經過這種訓練啊。”

“難道你說這是巧合嗎,筆名恰好重合了?”

何夕搖頭:“我隻是覺得奇怪,前後兩次差異太大了。”

“我打電話問一下編輯。”說著我拿起電話就打晨星報社的總機。

“請轉副刊部的編輯董卿。”

“董卿嗎,我是那多。”

“啊,你好,有什麼事嗎?”她有些意外,因為我和她並不熟。

“這一次填字遊戲是你發的嗎,是讀者來稿嗎?”

“是啊,你難道不知道嗎,我這個版的填字遊戲每回都是用讀者的來稿啊,最多有時候我覺得不夠好,再稍作修改,或增補些內容。”

“什麼!”我對著話筒大叫一聲:“你是說這次登出來的填字遊戲是被你修改過的嗎?”怪不得我怎麼看都找不出規律呢。

我突然的大叫可能讓董卿不太高興,她停了一會兒才對我說:“當然是要改的,就這次登的,原稿很亂,詞條又不夠多……”

“原稿還在嗎?”我急著問她。

“這我吃不準,要找一下,是前天收到的。”

“你幫個忙,千萬幫我把原稿找出來。我這就趕來報社。這對我非常重要,謝謝了,真的非常重要。”我對她強調了幾次,放下電話時,何夕已經把外套穿上了。

我們兩個是以競走的速度衝進新聞中心的,這股子勢頭讓所有擋在我們前路的人都紛紛讓道,然後對何夕行注目禮。

董卿見我們兩個直衝過來,拿出一張紙遞過來。

“原稿就是這個,怎麼你認識這個萬瑞斯騎士嗎,他沒留真實姓名和地址,正愁沒處給他寄稿費呢。”

“他要是留地址就好辦了。”我一把接過原稿:“謝謝了,欠你個大人情。”

我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給何夕拉來把椅子,兩個人埋頭研究起原稿。依稀感覺到附近部門裏幾個色男的目光來回交錯,不過現在可沒空和他們打屁。

士為知己者死,北島,孫不二,弘一,流川楓這幾個詞條都是董卿自己加上去的,原版的詞條總數隻有十五條。

原本的格式和上一次如出一轍。

1,歌曲《愛我中華》裏的一句歌詞。

2,1967年2月在中國發生的一場政治事件。

3,正在征集網民電子簽名,將於本月公布的中國首個和公民節約相關的公約。

4,韋莊長詩中的一句,該詩被譽為反映唐代政治現實的最後一首史詩。

5,陸遊臨死前所作詩中的一句。

6,福建的著名沿海城市,與台灣隔海相望。

7,郭富城的一首歌曲名稱,也是郵寄信件卻被退回的原因之一。

8,豬肉的一種,肥瘦相間。

9,源於希臘神話裏的戰士,在日本被改編成動漫,有黃金白銀和青銅三個等級。

10,名著《西遊記》裏的章節名稱。

11,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

12,成語,也是一個讓自己越來越富裕的方式。

13,和孫武有關的歇後語,意指能力很強。

14,成語,形容因為不高興而離開,載於《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15,杜甫的著名詩句,充滿對當時社會的批判。

而把答案照這個順序重排,則是:

1,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2,二月逆流

3,公民節約行為公約

4,一朝五鼓人驚起

5,王師北定中原日

6,廈門

7,查無此人

8,五花肉

9,聖鬥士

10,聖僧恨逐美猴王

11,孫行者

12,開源節流

13,孫武用兵以一當十

14,拂袖而起

15,朱門酒肉臭

這次是貨真價實的病毒騎士填字遊戲,可是我們還是和剛才那次一樣,看傻了眼。

“五二公一王廈查五聖聖孫開孫拂朱”,把頭一個字連起來這都是些什麼呀!

這種感覺就好像看見一條光明大道,正奔向它的時候卻一頭撞到了牆上。

最後一個字連起來也同樣沒意義。

這十五句的排列組合總數是個天文數字,倒底這次病毒騎士是照著什麼排的?

“你看這兩句的最後一個字。”何夕指著第十和第十一對我說。

“王,者?亡者?但其它句的最後一個字連起來卻讀不通啊。”

“我們反過來想,每句裏肯定有一個字是有意義的。這十五個字是病毒騎士的宣言,所

以裏麵非常可能含有‘亡者’這兩個字的諧音字,這是他對自己的固定稱呼。雖然第五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裏也有‘王’,但和第六句‘廈門’的任何一個字連,都不通。但第十和第十一句正好包含‘王’和‘者’,假設這是正確的排列,這種排列順序又不是死板的每句最後一個字,那麼還有另一種算法,第十句‘聖僧恨逐美猴王’裏‘王’是第七個字,第十一句裏‘者’是第三個字。”

“七三?七三一部隊?”我立刻往第十二句看,第一個字是“開”。

“亡者開……是重複的七三一排列嗎?也不對,那麼其它句的規律是什麼呢?”我輕敲桌子,然後看看何夕。

“我想,這三句真的是以七三一排,那麼在‘開’後麵可能會接‘始’,你看,後一句正好有個同音字‘十’。”

“嗯,亡者開始……”後兩句加起來隻有九個字,模擬排列要簡單得多,再加上一點聯想,我很容易就把“拂”和“臭”兩個字找了出來。

“亡者開始複仇!對,應該就是這幾個字,後三句的排列順序是八一五。八一五?”我腦海裏立刻蹦出了那個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投降。是的,他以這三個數字來作結束最合適不過,那最先三句的順序就應該是九一八!”

當然是九一八,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

“十二月。”何夕把對應的三個字讀了出來。

我心裏一緊,看來病毒騎士在這個填字遊戲裏要宣布的,是他開始襲擊的確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