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道(1 / 3)

這三日王君每每上完早朝總是讓第五皇後伴駕,別的妃子一連好幾日見不到王君甚是焦急。也不知怎的,宮中傳聞,娘娘與王君的感情算不上如膠似漆,甚至這二人獨自待在一起的時日少之又少,怎麼這幾日這麼反常?

仁和殿

娘娘正陪著王君用午膳,王君道:“算算日子,茶茶在外麵也玩夠了,該回來了。”

聽此,娘娘道:“王君說得是,她離宮這幾日,臣妾很是想念她。”

說罷,娘娘嘴上掛著笑,親自給王君夾菜,關心道:“王君日日勤政,臣妾這幾日覺得您清瘦了不少。”

“朕是一國之君,自當肩負起重任。”

他看了看娘娘,眼神冷漠,又帶著些許試探,道:“天下一統,該收兵權了。”

看似幾個尋常字,可連在一起,怎麼就那麼難懂。

“兵權”。王君這是在提醒她也是在試探她,他要把武將的權利都收回來以便高枕無憂。當然,這武將中包括她的父親和她的青梅竹馬—海晉。王君想知道她會怎麼回答,會怎麼做。

聽此,娘娘手中的筷子頓了頓,她臉色陰沉,但又想極力表現支持。

天下一統,兵權握在武將手裏難免會風浪再起。收了也好,隻要她父親和家人能安穩一世,手裏有沒有兵權都不重要。可…這兵權他要怎麼收?

娘娘繼續給王君夾菜,道:“王君,後宮不可議政。”

聽此,王君笑出了聲,“對對對,你看朕都忘了。快!吃飯吧!”

第五皇後的回答讓他甚是滿意,她這句話無疑就是在說“一切決定由你定奪”。

伴君如伴虎,就算是他愛你又能如何。一但坐上了那個位置,權利、猜疑、無情、爭鬥便會伴隨著這個人無窮無盡的算計下去。

王君吃著,“茶茶已到要婚配的年齡,你這做母親的,也該為她的終身大事考慮考慮了。”

“王君說得是。”

第五皇後雖嘴上順著王君的意思,可心裏還是憂心忡忡的,哪裏把他的話放在心上。萬一哪個不懂事的不願交出兵權,又該如何是好?萬一那個不懂事的是自己父親呢?

王君又問道:“你可有瞧得上的男子?”

娘娘心不在焉,全然聽不進去他說什麼,應付道:“王君說得是。”

“……”

王君一臉無語,皇後是真的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道:“你有在認真聽朕講話嗎?”

第五皇後臉色驚慌,放下筷子起身跪在地上,請罪道:“臣妾罪該萬死。”

見此,王君夾著肉走到她麵前,將那塊肉喂在她嘴裏,炙熱的眼神看著她,道:“朕,怎麼舍得你死。”

又道:“她在外麵玩也玩夠了,這幾天就讓她回來吧。”

王君將娘娘扶起,拉著她的手走到他批奏折的桌子旁,又從抽地中的盒子裏拿出一手鐲來,“這孩子從小就冒冒失失的,你這玉鐲若是放在不該放的地方,怕是要被她弄碎了。”

王君將娘娘手上的絞絲鐲取下,親自給她戴上那黃金鐲,道:“朕前幾日命人打了隻雙龍鐲,你戴著正合適。這玉鐲朕先替你存著。”

這…這是什麼章程?給她一個下馬威後再送顆甜棗嗎?等等,為什麼會突然送她鐲子,又不是逢年過節,送完鐲子為何要把這隻絞絲鐲收了?

第五皇後看著手上的鐲子思考著怎麼對付,奈何王君來了句:“肉好吃嗎?”

“啊?”

第五皇後一時沒反應過來。

“好吃,好吃。”

王君又道:“這幾日你準備準備,接她回來吧。我們的孩子在外麵這麼多天,天寒地凍的,為人父母,如何不擔心。”

“是。臣妾這就去辦。”

說罷便走了。

第五皇後出了仁和殿,月華姑姑在外麵等候。見娘娘出來了,上前攙扶。

見娘娘心緒不佳,月華覺得多半是出了什麼事,問道:“娘娘,怎麼了?”

第五皇後深呼一口長氣,看向月華姑姑,語氣沉重,道:“他知道了。”

月華姑姑不解,但當務之急應是先沉住氣,別讓旁人看出什麼端倪來,道:“娘娘切勿慌張,這裏還是仁和殿。”

此言一出,第五皇後愣住。

對啊,這裏還是仁和殿,她不能再讓王君身邊的人看出什麼端倪來,不然她就是坐實了自己的罪名。

第五皇後之所以這麼厭惡王君,是因為王君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娘娘就算是犯了天大的錯,他都不會處罰娘娘,隻會遷怒於她的家人。

鎮定道:“我們回宮。”

將軍府

雅傳與老將軍等人一同用膳晚膳,幾人正吃著飯,外麵一小斯進來,道:“將軍,宮裏來人了,在外麵候著呢。”

聽此,老將軍看向雅傳,道:“讓他們進來。”

又道:“多半是請你回去。”

雅傳放下筷子,“這才幾日,我還沒玩夠呢。”

見此,老將軍寵溺的看著她,“欸!你母親在宮裏甚是想念你,玩了這麼長時間,回去吧。”

兩位公公進來,一公公道:“見過老將軍,瀾風將軍。公主妝安。”

這兩人正是皇後宮中的趙公公與周公公,雅傳道:“這麼晚了,兩位公公還親自跑一趟。”

趙公公手中拿著盒子上前去,“奴才給娘娘辦事,何來麻煩一說。公主離宮後,娘娘日夜掛念公主,今日派奴才去神廟裏求來這平安福,讓奴才親自送到公主手上。娘娘還說了,公主在外日子不少了,這幾日還請公主收拾收拾回去。”

雅傳望了一眼趙公公手裏的盒子。

這麼晚前來,莫不是有什麼急事吧。

問道:“母後那邊急嗎?”

趙公公道:“不急,娘娘說要公主仔細收拾好東西,切勿忘了什麼東西,也別拿什麼不該拿的東西。”

聽此,雅傳神色不悅,看來她母親那邊出事了,“本宮知道了,你回去吧。”

趙公公將盒子放在一旁,道:“奴才告退。”

二人走後,瀾風心中鬱悶,問道:“阿姐這是何意?什麼時候說話這麼拐彎抹角。”

老將軍道:“在宮裏行事,謹慎點總是好的。”

雅傳起身有去,打開那盒子,看見裏麵的平安符,她神色凝重,“我在這兒這麼多日,平安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快回宮了才送,還是這個時辰。”

絕不會是隻送一個“平安符”這麼簡單。

雅傳咬開“平安符”上的縫線,果真,裏麵有兩張字條。她拿出字條,看了看裏麵的內容“收武將之兵權,集君王之專政,安王君之疑心。”

看來這張不是給她的。她拿給老將軍,“這張是給外爺的。”

老將軍看了看上麵的內容,嘴角瞬間下沉。見此,瀾風好奇道:“究竟是何事?”

老將軍遞給他,語氣沉重道:“你自己看吧。”

瀾風接過,看了看裏麵的內容,怒道:“什麼!他怎麼敢!”

“你小點聲!能不能沉住氣!”老將軍教訓道。

雅傳坐回老將軍身旁,心神不寧。

老將軍見她這樣心裏不好受,當務之急,還是先穩住心態,道:“上麵沒說怎麼收兵權,也沒說何時收,又要收幾家的兵權。”

“總之,有我們家。”瀾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