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未若功業之無窮(1)(3 / 3)

第三段寫道: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誌兮,申禮防以自持。

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忽然舒展身體,遊戲起來。左麵靠著彩旄,右麵遮著桂旗。捋起衣袖露出雪白的手,在水流很急的河灘邊,采黑色的芝草。我愛慕她的美好,心情激動不安。沒有好媒人來傳達心意,隻好憑借水波傳遞言語。趕先向她表達真情,解下玉佩送她作為信物。美人確實美好,既明禮節又善言辭。她舉起美玉來回答,約定在水中的住處相會。我懷著真擎的愛情,但又怕受她欺騙。想到鄭交甫被神女遺棄的事,心裏惆悵懷疑。收斂笑容使頭腦冷靜下來,用禮來約束自己。

這一段,寫洛神在洛水邊采摘芝草和作者對洛神的愛慕。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寫洛神在河濱采芝。她忽然高興起來,在河濱遊戲,采芝的動作,呈現出優美動人的姿態。第二層寫作者對洛神的愛慕,描寫了作者愛慕的感情和內心的矛盾,細膩曲折,引人入勝。第四段寫道: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鬱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受到了感動,來回地走,忽隱忽現。聳起輕盈的身體,像一隻鶴想飛而沒有飛起。走在生長花椒樹的路上,經過杜蘅叢生的地方,引起了一陣陣香氣。她高聲吟詠,抒發深切的愛慕之情,聲音悲哀,激越而悠長。這一段寫洛神受感動後的表現。

第五段寫道:

爾乃眾靈雜逯,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歎瓠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這一段的意思是:眾神呼朋喚友,紛紜而來,他們有的在清澈的河流上嬉戲,有的在沙洲上翱翔,有的采明珠,有的拾翠羽。連湘水、漢水的女神也都來了。洛神慨歎作者像瓠瓜星一樣沒有配偶,像牽牛星一樣寂寞獨居。她揚起上衣隨風飄動,舉起長袖遮額遠望。身體輕快,像飛鳧一樣飄忽莫測。輕步走在水波上麵,羅襪上沾上塵土。行動沒有規則,時而危,時而安。進退難以預料,像走開,又像回來。目光轉動,炯炯有神,麵容像白玉一樣光澤溫潤。有話還沒有出口,已散發出蘭花一樣的香氣。她那輕盈柔美的體態,使我看了忘記了吃飯。

這一段,寫眾神的聚會和洛神對作者的深情。可分兩層。第一層,寫眾神的聚會。第二層,寫洛神對作者的一片深情。

第六段寫道: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這一段的意思是:風神把風停息下來,水神把波濤平靜下來。馮夷敲起鼓,女媧唱起歌。文魚飛出水麵,警衛著車駕,玉鸞叮當作響,眾神一同離去。洛神乘著雲車,六條龍整齊地拉著車緩緩前進。鯢鯨夾車而行,水禽飛翔護衛。

這一段,寫眾神離去,洛神也接著離去。可分兩層。第一層,寫眾神離去。第二層,寫洛神也接著離去。但是,洛神乘的是“雲車”,駕的是“六龍”,從車駕之盛,襯托出她那高貴的身份。

第七段寫道:

於是超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越過北麵的沙洲,走過南麵的山岡,又回過頭來,開口慢慢地說話,向作者陳述彼此交往的情意。她說可惜人神之間有隔閡,在這壯盛之年不能和您成婚配。她舉起羅袖來擦眼淚,淚珠滾滾沾濕了衣襟。傷心快樂的聚會永遠不能再有了,這一去就天各一方了。不曾用微情來表示愛慕之心,現在贈送江南的耳珠以表心意。今後雖然深居太陰,但時常想念著君王。忽然不知她到哪裏去了,神消光隱,使我惆悵。這一段,寫洛神因人神道殊,不得結合,隻得滿懷戀情悵恨離去。這一段的詩句,充滿了離愁別恨,如泣如訴,它概括了封建社會裏無數青年女子失戀後的痛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洛神的多情,最後贏得了多恨,使人想起了清朝人史青溪的詩句:“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隨園詩話》卷十四)

最後請看第八段原文: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驅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這一段的意思是:我離開低地走上高山,腳雖然往前走,可是心還留在那裏。滿懷深情,思念著洛神的形象。回思相遇的地方,更加增添了愁緒。希望洛神重新出現,就駕著輕舟,逆流而上,前往追尋。在洛水裏行船,忘了回來,思慕之情越來越深。徹夜失眠,心神不安,衣服上沾上了濃霜,一直到天亮。我叫車夫準備車駕,要向東方圓封地去,但一拉馬韁,舉起馬鞭,卻又徘徊留戀不能走了。

第八段,寫洛神去後,作者思慕的深情。洛神離去之後,作者登上高山遠望,接著又乘船尋找,都沒有找到,最後隻好東歸。他在車上想著,昨天太陽西斜時和洛神相遇的情景和她的神情容貌還曆曆如在目前,現在卻見不到她了,永遠見不到她了!失戀的痛苦,同樣折磨著他。濃烈的悲劇氣氛籠罩了篇末。

曹植的這篇《洛神賦》,顯然是受了宋玉的《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的影響的,但在形象上比宋玉的賦更完美。

它的特色,首先是充分表現賦的特點,作更細致的描寫,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為豐滿。如賦的第二段,是寫洛神的外貌的,他從姿態、容貌、衣飾三個方麵分別作了十分細致的描寫。在姿態方麵,從“翩若驚鴻”到“腰如約素”,一連串用了十個比喻,描寫她那嫋娜的體態。在容貌方麵,從“雲髻峨峨”到“靨輔承權”,連續寫了發髻、眉毛、嘴唇、牙齒、眼睛、酒渦,描寫她那美麗的麵容。在衣飾方麵,從“披羅衣之璀粲”到“曳霧綃之輕裾”,連續寫了羅衣、玉佩、首飾、繡鞋、長裙,描寫她那華貴的穿戴。拿《洛神賦》和《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作一比較,可以看出《洛神賦》的描寫更集中、更完美,因而人物形象也更鮮明。

其次是結合水神的身份特點來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個性化。洛神是一位女子,她有人的思想感情,戀愛時快意,失戀時痛苦;她又是一位水神,有她的特殊身份。水波是動蕩搖晃的,作者抓住了這一特點,如描寫洛神的行動:“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這是多麼優美的洛水女神的形象!這不是在看靜的圖畫,而是在看活動的畫麵。作者的這一寫法,使後來的小說家、戲劇家得到有益的啟發。

再次,全篇用清麗的語言抒情寫景。明朝人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中說道:“《洛神賦》,王右軍、大令各書數十本,當是晉人極推之耳。清徹圓麗,《神女》之流。”用“清徹圓麗”來概括這篇賦的語言風格,是恰當的。從屈原的賦直接演變出漢朝的抒情小賦,它的作者有賈誼、司馬遷、張衡、趙壹、蔡邕等人。曹植的賦,正是繼承了這一傳統。以後作者漸多,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漸取代了大賦的地位。這篇賦裏的不少清詞麗句一直被後人喜用,如“驚鴻”一詞,南宋的陸遊就作為美人的代稱來使用,《沈園》詩:“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明朝的吳世美還把他的傳奇劇本叫做《驚鴻記》,這也說明了人們對《洛神賦》的喜愛和它對後世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