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無雙的美女
曹植的《美女篇》,是曆來為人們傳誦的著名詩篇。下麵,我們先把全詩讀一遍: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
通讀全詩,我們可以看出,詩中寫的是一位豔麗、閑靜的美女,由於不被人真正理解,以致“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情緒苦悶。那麼,詩人通過這首詩,寄托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它是屬於詩人前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作品?
宋代郭茂倩在《樂府詩集》裏說,曹植的《美女篇》,是以美女比喻一位有學問、有道德、有理想的有誌之士,說這位誌士希望在明智的皇帝手下做一番事業,如果遇不上好皇帝,即使是被征聘,也不出仕做官。元代的劉履在《選詩補注》裏也說,曹植的誌向是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以便立功揚名,如果理想不能實現,即使封侯封王,心裏感到和沒有做官一個樣,因此托美女以寄怨慕之情。有人根據以上兩種說法,認為《美女篇》是“詩人自比之辭”,抒發的是詩人“懷才不得施展的意思”,是“曹植後期的作品”。
我們認為,說《美女篇》是“詩人自比之辭”是符合實際的,但說詩中抒發的是一種“懷才不得施展的意思”,就顯得有些籠統,由此推定這首詩是“曹植的後期作品”,更值得商榷。我們知道,曹植在他生活的後期,心情是十分痛苦的,這種痛苦,不單純是個懷才不遇的問題,而是曹丕、曹叡在政治上有意壓抑、折磨他的問題。曹植後期的作品,主要是對政治迫害的控訴,情緒是激憤的。《美女篇》中的美女,所以“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是因為眾人隻看到她的外貌美,並不真正理解她“慕高義”的內心世界。詩中流露出來的情緒,隻是一種缺乏知己的感慨,而不是受到壓抑的憤怒。因此,《美女篇》不大可能是曹植的後期作品。
根據《美女篇》的內容,結合曹植的生活經曆,我們認為《美女篇》是曹植的前期作品。我們知道,建安二十一年,曹植曾寫過一篇有名的作品,叫《與楊德祖書》。在這篇作品中曹植說:“吾雖薄德,位為蕃侯,猶庶兒勠力上同,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徙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誌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蔗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這就是說,曹植並不想依靠既定的社會地位過安享尊榮的生活,也不想靠寫辭賦出名,而是想依靠自己的努力,為國立功,名掛史冊,若立功不成,則將著書立說,以之立言。然而楊德祖在《答臨淄侯箋》中說:“伏惟君侯,少長貴盛,體發旦之資,有聖善之教,遠近觀者,徒謂能宣昭懿德,光讚大業而已。不複謂能兼覽傳記,留心文章。”這就是說,當時一般人心目中,曹植隻是依靠父業為王為侯,光讚大業的人而已,沒想到他還能兼覽傳記,留心文章,更沒有注意到他的欲建功立業的理想。這就不免使曹植產生一種不被人真正了解的世乏知己的感慨。因此,他在《美女篇》中,以“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的美女自喻,寄寓他世乏真正知音的無限感慨。如果說上述看法能成立,那麼《美女篇》的寫作時間,和《與楊德祖書》的寫作時間是不會相去太遠的,即都在建安二十一年前後。這樣,就可以斷定《美女篇》是曹植的前期作品。
下麵,我們將全詩逐句加以解釋。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這兩句是由虛到實,首先總的讚頌美女豔麗的外貌及端莊的品德,再具體地寫出了美女從事的活動及活動的環境。“妖”,豔麗的意思,是說美女的外貌。“閑”,雅的意思,是說美女的品行端莊。“歧路”,是可以通往兩處的路,歧路間猶言岔路口。一位妖且閑的美女在岔路口采桑,這樣的起句是很值得仔細玩味的。一個美女如果是鎖在深閨中,詩人固然也可以具體寫出她是如何的美,但對讀者來說不免有一種霧中看花的感覺。然而美女“采桑歧路間”,眾人則可一睹芳顏,讀者也可隨著詩人的目光,具體地看到美女的形象,這樣就可以十分自然地發生出下麵大段的精彩文字。前人評曹植詩工於起調。我們從這裏也可以見到一斑。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以上十四句,是緊扣“美女妖且閑”的“妖”字,極力鋪寫美女的外形美。“冉冉”是柔嫩的桑條搖曳擺動的樣子。柔條的擺動,是由於美女攀枝采桑的緣故。“翩翩”,是桑葉紛紛飄落的樣子,桑葉紛紛飄落,也是由於美女采桑的緣故。“攘袖”,卷起袖子的意思。這裏是說,由於美女舉手采桑,衣袖退落下來,從而顯現出一雙素手和一對皓腕。素和皓都是潔白的意思。“皓腕約金環”的“約”是“束”的意思。“束”的本意是用繩繞一圈把木捆起來,這裏是說金環繞腕一圈,把腕約束起來,也就是皓腕上戴著金環的形象說法。“頭上金爵釵”,“爵釵”是釵頭上裝飾著爵的金釵。“腰佩翠琅玕”,“琅玕”,是一種玉石。“明珠交玉體”,“明珠”即指下句的“珊瑚”、“木難”等。“交”,兩個以上的東西合在一起曰交。美女把琅玕、珊瑚、木難合在一起佩戴在腰上,所以說“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珊瑚”是一種紅色的珠;“木難”是一種碧色的珠。“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衣”,古代專指上身的衣服;“裾”,是上衣的前襟;“還”,飄動的意思。兩句是說美女上身穿著很薄很輕的羅衣,前襟隨風飄轉。“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顧盼”,回頭看;“遺”,留的意思;“長嘯”,撮口呼氣,是古代一種抒情的方式;“氣若蘭”,是說呼出的氣很芳香。兩句的意思是說,美女在采桑中間,偶然回頭一看,她的如花似月,傾城傾國的容貌光彩,便留在觀者中間,給觀者以深刻難忘的印象,她口中吐出的氣,芳香撲鼻,沁人心脾。“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行徒”,即路上行走的人;“休者”即耕種休息的農民。這兩句是說,路上行走的人被美女的絕世容貌所吸引,停止了走路;田間休息的農民被美女的漂亮容貌所吸引,忘記了吃飯。很明顯,這是曹植學習漢樂府民歌《陌上桑》裏“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的藝術手法,從側麵烘托美女傾城傾國的絕世容貌,以收束對美女外形鋪寫的一段文字。
以上極力鋪寫美女外形美的十四句詩,充分顯示出曹植超人的藝術才華,值得我們仔細玩味。詩人寫美女,不是讓讀者一下子窺其全貌,而是先將美女隱沒在柔條嫩葉的綠色桑林叢中,讓讀者由柔軟的桑條的冉冉擺動中,由嫩綠的桑葉的翩翩飄落中,感覺出采桑美女的存在。接著,才從繁枝密葉叢中,讓讀者先見一雙采桑的素手,一對戴金環的皓腕。翠枝、綠葉、素手、皓腕、金環,色彩是何等的鮮豔!人雖未見,然而光彩已耀人眼目。這就不能不吸引讀者必欲見其貌,一睹芳顏的極大興趣。進而,詩人又從頭到身,極力鋪寫了美女裝飾的富麗、華豔。她頭上戴著金光燦燦的爵釵,腰中佩著翠綠、赤紅、碧色的琅玕、珊瑚、木難等明珠,色彩斑斕,明光閃閃,上身穿著又薄又輕的羅衣,前襟在微風中飄揚,真是飄飄若仙。她不僅裝飾華麗富貴,而且是容貌絕世而獨立,通身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氣。這樣的一個美女,怎能不使人傾倒,不使人陶醉!末了,再用“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兩句,從側麵烘托美女的絕世美貌,巧妙地收束了極力鋪寫的文勢,描寫得淋漓盡致,收束得生動得體,使讀者從手到身,由局部到整體,逐步地看清了美女的動人形象。清人吳淇在評論《美女篇》時說:“乍見美女,何處看起?因其采桑,即從手上看起,而頭上,而身中,而裾下,妙有此第。”可謂深得曹植“為文之用心”。“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以上十四句,是緊扣“美女妖且閑”的“閑”字,著力揭示美女不同凡俗的崇高誌趣。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安居”,即何居,住在什麼地方;“青樓”,是塗飾著青漆的樓,在漢魏時期,青樓是指顯貴人家女子所住的地方,與後代專指妓女所居的青樓不同。“重關”,原意是指兩道門閂,這裏是指從高門到青樓,有好幾道門。這四句是說,采桑美女出身高貴,雖家在顯豁的大路邊,但到她的住處青樓,還要經過好幾道門。“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朝日”,是說美女的容貌像早晨初升的太陽那樣光輝耀眼;“希”,仰慕的意思;“令顏”,即美顏,好的容貌。“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何所營”,猶言做的是什麼;“玉帛”,指古代的聘禮珪璋束帛之類;“不時”,即時時;“安”,定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人人都仰慕美女的容貌,經常有人派媒人到美女家下聘禮。“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唯”,“佳人”即美女;“賢”,指賢夫,即具有高尚品德的夫婿,“良”,即誠、實在之意。這兩句意思是說,美女敬慕有高尚情操的人,想找一個這樣的賢夫,實在很難得。那就是說,在眾多的求婚者中,沒有一個使美女中意的人。這說明美女不僅有絕世的容貌,還有高尚的靈魂。但世人卻隻是希“令顏”,徒知其美貌而不理解她還有美好的心靈。“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徒”,空,白白的意思;“嗷嗷”,喧鬧聲。指讚美美女容貌,鬧嚷嚷求婚不止,但哪裏知道他們所見的美女,不但有絕世的麵容,還具有高尚的心靈呢!正由於世人的徒見其表,不知其裏,不真正理解美女,致使美女不得不“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詩的最後兩句,是詩人替美女深抒世乏知音的感慨,同時也是以美女自喻,抒發自己隻被世人當作一般文人看待、而不理解自己的理想是要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無限感慨。
通過以上的簡單串釋,我們可以看出,《美女篇》確實是一篇藝術上十分成功的作品。它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作者不僅運用多種藝術手法,運用許多華美的辭藻,極力鋪寫了美女的外形美,而且著力揭示了美女的內心美。既有絕世無雙的容貌,又有“慕高義”的高尚心靈,這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女性。對於美女的“耀朝日”的容華,眾人是看見了的,因而“玉帛不時安”,都想聘娶為妻,但對美女“慕高義”的心靈,卻沒有一個人能理解,因而美女寧可“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而不應聘。這說明采桑美女不是一個想以美色取悅於世的普通女子,而是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人。詩人用這樣一個不被人真正理解而不得不“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的美女,來比喻世人隻把自己當作憑借家世、為王為侯、光讚大業的人看待,並不理解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的哀怨情緒,就顯得十分貼切。曹植詩歌的藝術特點之一,就是善用比喻,而且常常是通篇為比,《美女篇》就充分顯示出這種藝術特點。
曹植的詩歌,尤其是《美女篇》,所以能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是與曹植虛心向民歌學習分不開的。曹植在《與楊德祖書》中說:“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他不像一般文人一樣,看不起民間文藝,而是向民間文藝學習。《美女篇》在藝術上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成為長期被人們傳誦的名篇,明顯是詩人學習漢樂府《陌上桑》的結果。當然,曹植寫《美女篇》學習《陌上桑》,但卻不是刻板地模仿《陌上桑》,而是有所創造、有所提高,在描寫的細致和詞采的華美方麵,都帶有他所處的時代和他個人的特點。這一點,隻要大家把《陌上桑》和《美女篇》放在一起對讀,自可明白。
高誌直情琨玉秋霜
一代名士孔融,被送上了禮教的祭壇,死於曹操的刀下。盡管曹操並不是禮教的信徒,卻還是以敗壞倫常的罪名殺了他,不知九泉之下孔融作何感想。孔融之死令朝野震驚,可麵對隻手遮天的一代梟雄曹操,人們實在無可奈何,而在曆史的長河中,卻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思索。
孔融,生於東漢元嘉三年(153年),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為“建安七子”之一。他曾做過北海(郡治在今山東濰坊西南)相,故世稱“孔北海”。孔融身為“聖人”的後裔,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傳統文化的熏陶,本人又聰慧過人,史書稱其“幼有異才”。四歲時,嚐與其兄食梨,他先撿小者食之,大者讓與其兄,“孔融讓梨”成為典故。十歲時隨其父孔仙來到當時的京都洛陽。當時河南府尹李膺名動京師,士人以被李膺接納為榮,名為登“龍門”。孔融很想見見此人,可是李膺輕易不接納賓客,更何況幼小的孔融了。李膺曾告誡過府上的守門人:“不是當世的名人及世交,都不得通報。”小孔融於是心生一計,來到李府門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君世交家子弟。”守門人聽後忙去報告李膺,李膺立刻請來相見。孔融進來後,李膺見是一個小孩,又從未見過,於是心存疑惑地問道:“您的祖父曾與我有來往嗎?”孔融答道:“是的!我的先祖孔子和您的先祖老子,德義相同又互相為師友,那麼,我孔融和您就是累代世交了。”在座的人無不稱歎其機智與辯才。這時太中大夫陳煒進來了,座中有人把此事告訴給他。陳煒隨口說道:“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出奇。”孔融立刻諷刺他說:“聽您所說的話,大概您小時候就很聰明吧!”一句話把李膺笑得前仰後合,大為讚歎道:“此子將來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