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浮生難得半日閑(2)(3 / 3)

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過始寧墅》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歲暮》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登江中孤嶼》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

在這些悅人眼目、愉人心靈的佳句中,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處理仿佛漫不經心、信手拈來,造成一種渾然天成的效果,實則每一句、每一字都體現著作者的精思密慮。尤其是動詞的形象化、擬人化的運用,將山水日月等自然風物的風韻神姿全部烘托出來。正因如此,才有了鮑照的“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評價。

謝靈運一生著述甚豐。明嘉靖年間沈啟源輯《謝康樂集》四卷,包括賦十四篇、詩九十一首、文二十四篇。他的文、賦也如其詩,“才高詞盛,富豔難蹤”。《藝文類聚》所載《嶺表賦》、《長溪賦》,《宋書·謝靈運傳》中所載《山居賦》均模山範水,連綿密麗,刻畫景物,絡繹奔會,雖乏社會內容,但有較鮮明的藝術特色。然而,最終令謝靈運在文學史上占一席之地的還是他的“出水芙蓉”般的五言詩作,而非文、賦諸篇。

謝靈運的山水詩對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內容講,開辟了新的題材領域,唐代李白、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就是步謝靈運後塵寫了大量山水景物。就藝術表現看,他極貌寫物和窮力追新的取向,客觀上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技巧,為“永明體”詩歌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所以鍾嶸稱他為“元嘉之雄”。

仕途險惡,此路難行

謝晦,字宣明,東晉末年、南朝初年著名的政治人物、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的曾祖父謝據和謝靈運的曾祖父謝奕,及東晉著名的軍事將領謝安都是同胞兄弟。謝晦出生在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死於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

謝晦風姿秀美,倜儻瀟灑,喜歡談笑。他廣泛涉獵文章典籍,博學多通,時人比之楊修。楊修是曹操手下的才子,才華橫溢,足智多謀。雖以楊修比之,人們認為他還是稍遜一籌。為此謝晦深感遺憾。可是,以楊修比之,這已是很高的評價了。

謝晦的族叔謝混也俊逸灑脫,氣度非凡,被人們認為是江左第一。當謝晦與謝混一同出現在劉裕的麵前時,劉裕神情為之一振,不禁讚歎道:“一時頓有兩玉人耳。”

謝晦在劉裕的政治集團中特別受到重用,深得劉裕的歡心。

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率兵與司馬休之交戰。當時劉裕手下的大將徐達之戰死,情況危急。劉裕要親自登岸參加戰鬥,將領們百般勸說,無濟於事。這時謝晦抱住劉裕,劉裕說:“快放手,不然我殺了你。”謝晦說:“天下可以沒有我謝晦,但不能沒有將軍您。我死了有什麼可惜的。”後來大將胡藩出戰,取得了勝利。

第二年,劉裕在軍事上節節勝利,抵達彭城(今徐州)。在慶功宴會上,劉裕開懷暢飲,略有醉意。他讓左右筆墨伺候,準備即席賦詩。謝晦唯恐劉裕在屬下麵前出醜,急忙起身主動替劉裕寫了一首詩:

先蕩臨淄穢,卻清河洛塵。

華陽有逸驥,桃林無伏輪。

這首詩用華陽奔騰的駿馬比喻劉裕,用桃林中沒有停止的戰車表現眾將一往無前的決心,以掃蕩汙穢、清去塵土歌頌劉裕的武功,所以深得劉裕等眾人的歡心。全詩雖有阿諛奉承的嫌疑,但對仗工整,音韻鏗鏘,確實充滿剛勁、昂揚向上的氣魄。晉義熙十四年(418年),夏軍攻占鹹陽。劉裕想興兵收複失地,謝晦卻認為,兵馬疲憊,不宜打仗。劉裕采納了他的建議。於是眾人登上城牆向北方眺望,劉裕心中悲傷不已。他讓手下的人吟詩,謝晦當即吟誦了王粲的“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劉裕聽了痛哭流涕。

420年,劉裕做了劉宋王朝的開國皇帝,謝晦被加封為武昌縣公。後來他又做了領軍將軍散騎常侍,負責皇宮保衛工作。但是,正如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劉裕在病危時囑咐太子劉義符:“謝晦隨我征戰多年,機謀善變。我死後一旦出現問題,肯定就是此人。”劉裕死後,謝晦和徐羨之、傅亮共同輔佐少帝劉義符,謝晦被加封為中書令。少帝被廢,徐羨之為防不測,令謝晦為外援,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加都督。謝晦意識到自己卷入了是非之中,心中非常憂慮。

果然,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劉義隆開始清算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少帝劉義符、廬陵王劉義真的罪行。當時朝政混亂,很多事情經常泄密,謝晦的弟弟謝嚼派人送信給他,讓他多加防範。謝晦並不相信,因為不久前傅亮還寫信給他,議論朝中對北伐的態度。可是後來發生的一切證明了傳聞的準確,徐羨之、傅亮被殺,謝晦不得不麵對現實。

謝晦認為,荊州(今江陵縣)地勢險要,兵員糧食補充方便,決定與朝廷拚上一拚。他對屬下說:“我不是怕死,那樣會有負先帝的托孤之情,但現在又能怎樣呢?”

謝晦上疏文帝,又發表征討檄文。表書與檄文寫得慷慨激昂,盡顯謝晦的文章辭采。當他看到旌旗相照、戰艦待發時,不禁慨歎:“恨不得以此為勤王之師。”不知真是忠心耿耿,還是隨隨便便做做樣子,總之這一句話著實讓人感動。

出征前,謝晦安排南郡司馬庾登之:“現在讓你領三千兵馬把守南郡,抵禦來犯之敵。”庾登之回答說:“我的父母親戚都在京城,又沒打過仗,難當如此重任。”謝晦又問其他將領:“三千兵馬,能否守城?”南蠻司馬周超回答說:“不但能夠守城,如果真的有來犯之敵,還可破敵立功。”庾登之急忙說:“這件事周超能勝任,我請求辭去司馬職務,把南郡交給周超。”於是謝晦任命周超為南郡司馬,改任庾登之為長史。也就是這個三千兵馬可破敵立功的周超,在謝晦兵敗時投降了劉宋王朝。謝晦在逃跑途中,被他原來的手下光順之捕獲。

當初謝晦深受劉裕賞識重用時,曾從彭城回京去接家眷。當時賓客雲集,高朋滿座,他的哥哥謝瞻十分驚訝,他對謝晦說:“你的名望不大,官位不高,可你卻權傾朝野,一些人對你趨炎附勢。這對我們謝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恬淡退讓,不幹時政,這才是我們謝家福分所在。”因為不願看到這種情勢,謝瞻用籬笆把院子隔開。謝瞻臨終前寫信給謝晦:“我僥幸得以善終,沒有什麼遺憾的。你可要既為國又為家,勉勵自己,好自為之。”可惜謝晦沒聽從謝瞻的勸說。

謝晦在被押送京城的路上有感於自己的一生,寫了一篇賦,題為《悲人道》。其賦首先闡明宗旨:“悲人道兮,悲人道之實難,哀人道之多險,傷人道之寡安。”然後沉痛地說,自己本是豪門貴族的世家子弟,應該樹美德,做學問,積善延福。但為什麼被朝廷緝拿呢?實在是禍惹得太大了。

接著敘說了天下大亂時隨宋武帝劉裕東征西殺,建功立業,取得了赫赫威名。但徐羨之、傅亮令他招禍,不得已興兵造反,“苟成敗有其數,豈怨天而尤人”。自己無怨無悔,但兄弟子侄都受到了牽連,實在愧對家人。所有的一切都灰飛煙滅了,罪比山高,百死難雪。

賦的結尾又回到對世事人生的感歎。以前害怕躬耕,追逐名利,但是現在看到宦海沉浮;以往認為獲取功名實在簡單,今天臨死才知道並非如此。最後,謝晦與莊子的“無為”思想發生了共鳴。由此看來,謝晦完全墮入了虛無主義的人生境界。全文音韻委婉,其情傷感,令人心歎。思想雖然消極,但也確實發人深思。

謝晦的女兒是彭城王劉義康的妃子。當謝晦被押赴刑場時,她光著腳,披散著頭發追到車前。她對父親說:“大丈夫應該戰死在疆場,今天父親怎麼落到了這般地步?”說罷,大聲哭叫,氣絕身亡。圍觀的人無不為之落淚。

謝晦的侄子謝世基與他一同赴死。謝世基作詩說:“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一旦失風水,反為螻蟻食。”謝晦續道:“功遂侔昔人,保退無智力,既涉太行險,斯路信難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