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流落在塵埃中的女子(1)(2 / 3)

蔡文姬的一生是異常悲慘的。胡國瑞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中說:“這一篇敘事抒情詩實際上乃是一個不幸婦女的痛史。她的一生不幸的命運,也就是我國曆史上巨大的社會變亂中千萬不幸婦女共同的命運,是具有普遍深刻的典型性的。”蔡琰的五言體《悲憤詩》,既反映了董卓之亂中婦女的悲慘遭遇,也控訴了軍閥混戰的罪惡。唐代詩人戎昱的詩《苦哉行五首》,反映了安史之亂中婦女的悲慘遭遇,戎昱的現實主義詩篇,顯然是受了蔡琰《悲憤詩》的影響。

下麵談幾點《悲憤詩》的藝術特點:第一,通過細節描寫來表現各種場麵。如文姬歸漢時母子分別的情景,“兒前抱我頸”到“當發複回疑”一段,描寫兒子抱著母親的脖子,一連串地提出疑問,母親哭著用手撫摩兒子的頭,使人如曆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杜甫的《北征》一詩中寫道:“癡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箋》中說:“《北征》此數語,寫小兒女嬌癡天真,膾炙人口,自今讀之尚栩栩如生。若求其來源,實兼有蔡、左兩家之勝。”這裏所說的“蔡”,就是指寫五言《悲憤詩》的蔡琰,說明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細節描寫方麵,也曾借鑒過蔡琰的手法。第二,敘事、抒情、寫景相結合,以敘事為主。如從“所略有萬計”到“欲生無一可”,是敘事;“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是抒情。在詳細敘述了董軍中的羌胡兵殘酷迫害被擄婦女的事實後,接著是極其激動的抒情,顯得自然而有力。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中說:“激昂酸楚,讀去如孤蓬坐振,沙礫自飛。在東漢人中,力量最大。”就是指蔡琰的《悲憤詩》說的。又如從“城郭為山林”到“豺狼號且吠”,是寫景;“煢煢對孤影,怛吒糜肝肺”是抒情。在描繪了故園一片荒涼的景色後,不由得驚呼起來,這裏情景結合得十分自然有力。

詩情湧動的後妃

晉代文壇中,“一代作手”左思,以其千秋絕唱之作傲視群豪。他有一妹,名為左棻,才氣不亞於其兄,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女之一。

左棻,字蘭芝,臨淄(今山東臨淄)人,生年不詳,晉殿中侍禦史左雍之女。少好學,善於詠詩作文,以才女聞名於當世。晉武帝司馬炎聞其才名而納於後宮。泰始八年(272年),拜為修儀(晉時宮中從事撰寫文書的女官),受詔作《離思賦》。全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寫宮怨。開篇交代自己出身於貧窮的“蓬戶”。接下來五句連用三個反語——“不閑習於文符”,“不見圖書之妙像兮,不聞先哲之典謨”,說自己不熟悉典籍文章,卻陰差陽錯地混雜於宮中而辱沒他人。用語謙遜,卻暗含憤激之情。詩人出身卑微而才華橫溢,自然免不了他人嫉妒,此語正是遭嫉起怨的內心反映。由“非草苗之所處兮”至本段結束,訴說入宮數年,日日憂愁畏懼的痛苦心緒。西晉時代,士族門閥觀念極重。左棻身出“蓬戶”,“姿陋無寵”,“體羸多患”,身處弄權固寵的後宮,更是飽受鄙視,境遇淒苦。“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風騷騷而四起兮,霜皚皚而依庭。日晻暖而無光兮,氣惻栗以冽清。”借“風”、“霜”、“日”、“氣”托物抒情,哀婉淒厲,寫盡主人公的愁苦心情。“耿耿”、“憧憧”、“騷騷”、“皚皚”四個疊音詞的連用,使情感抒發更為急促而強烈。第二段緊扣文題,以今昔對照。抒發兄妹之情,控訴宮禁嚴切:“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一腔悲酸怨恨隻能訴諸蒼天,化為碧血,讀來令人心碎。最後一段,表現出強烈的歸寧願望。終日“慘愴愁悲”的宮中生活促使作者“夢想魂歸”。當深知欲歸不能時,隻好“援筆舒情,涕淚增零,訴斯詩兮”。全文情調哀怨,用語淒楚動人,在抒情傾向上更接近於詩。

後左棻被封為貴嬪。史傳晉武帝賞其才,“每遊華林,輒回輦過之。言及文義,辭對清華,左右侍聽,莫不稱美”。若得方物異寶,必命其作賦頌,所以左棻今存賦多為詠物之作,較有成就的有《鬆柏賦》、《孔雀賦》等。四言《啄木詩》風格平淡省淨,含蓄蘊藉。詩曰: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饑則啄木,暮則巢宿。無幹於人,唯誌所欲。此蓋禽獸,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這是一首體物抒情小詩。前四句以狀物為主,“饑則啄木,暮則巢宿”,由字麵看,是一種純粹的白描手法,準確地狀寫啄木鳥的生活習性。為透徹揭示內中含意,詩人又寫出“無幹於人,唯誌所欲”兩句,托物言誌,表明自己的生活態度,形象生動,鮮明突出。詩人身賤位卑,身處宮闈,深知環境險惡,所以後三句說:“此蓋禽獸,性清者榮,性濁者辱。”似是談論禽獸,實際上是作者多年宮闈生涯的總結。不貪不求,聰明自守,日“清”,這樣方能保持自尊;拙於見事,貪榮求貴,日“濁”,便會受辱。此句也足以展現詩人宮中生活處境的險惡。全篇語言質樸,形象逼真,托物抒情言誌,物我融為一體。

左棻現存唯一的五言詩是入宮兩年後,為酬答左思《贈妹悼離詩》而作的《感離詩》: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邈邈浸彌遠,拜奉將何時。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仿佛想容儀,歔欷不自持。何時當奉麵,娛目於書詩。何以訴辛苦,告情於文辭。

全篇十二句,頭四句敘說別後兩年遠離兄長的思念之情。左棻入宮後,雖同居一城,一牆之隔,卻似相距萬裏,骨肉思念之情苦不堪言。詩中極力描寫因分離而產生的苦悶,通過主觀感受的描寫,表達了自己時刻思念兄長的手足之情,詩句凝練真摯,感人至深。

“披省”四句緊承左思《悼離詩》而答。左思原詩中敘述了兄妹昔日之情,當年送別之感。左棻賞析兄長詩句時,自然觸景生情,聯想舊日兄長的音容笑貌、關懷體貼,禁不住為之動容,歔欷不能自持。通過含蓄準確的語言,真實地表現了內心深處的情感活動,讀來感人至深。

最後四句自述心中之苦。“何時當奉麵,娛目於書詩”,希望早日與兄長骨肉相見,談詩論文,表現出左棻作為知識女性的高雅情趣和宮中知音難覓的寂寞情懷。

左棻卒於晉惠帝司馬衷永康元年(300年),時正是八王之亂、賈後被殺之際。晉武帝司馬炎也是荒淫之主,後宮將及萬人。可想而知一代才女左棻在怎樣的宮廷生活中度過了鬱鬱寡歡的一生。

千年的榮耀與哀傷

東晉時期,等級森嚴,門閥製度極其盛行。史載晉代的官爵製度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封。同時,東晉王朝還繼續推行和發展了曹魏以來的“九品官人法”,家世、門第等成為選官的重要標準。在東晉政治舞台上交替把持政權的世家望族經常官至公卿等顯位。其中,由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南遷的謝氏,便是掌握東晉朝政大權的四大士族之一。謝安、謝琰父子高居宰輔,謝石、謝玄等也都在朝廷中擔任較高的職務,謝安的哥哥謝奕曾經擔任過安西將軍。

謝奕有個寶貝女兒叫謝道韞,小時候就已經顯示出過人的才氣,十幾歲時,就能信口吟詠出優美的詩句。

一次。謝道韞去叔叔謝安家中做客。對於侄女的才華,謝安早有所知,便有意考一考她,問道:“《詩經》三百篇中,你認為哪一篇最好?”謝道韞稍稍沉思了一會,回答說:“歌頌尹吉甫的《小雅·六月》和誇讚仲山甫的《大雅·嵩高》,是我最喜歡的兩首詩。”謝道韞所說的尹吉甫和仲山甫都是西周末年周宣王時候的賢臣良將。其中尹吉甫在征討狁(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周宣王時,經常騷擾周朝統治的周邊地區)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仲山甫是一位賢德的忠臣,他經常冒著罷官獲罪的危險強諫周宣王要愛惜民力,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在這兩位大臣的輔佐下,周宣王曾勵精圖治,使西周末年一度出現中興的局麵。謝道韞雖身為女流之輩,但時刻關注東晉的社會現實,希望在東晉也能出現尹吉甫和仲山甫那樣的賢德忠臣,實現國家的南北統一。當時的北方中原地區已經淪落在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外來民族的統治之下,東晉朝廷的重臣大員們,隻傾力於權力的爭奪,無心關注中原的收複。謝安深知侄女之所以喜歡這兩首詩的原因,不禁連連點頭,誇讚她誌趣高潔,有雅人深致。

有一年冬天,謝安召集本家族的人,舉行家庭宴會。開始不久,天氣突變,風起雲湧,隨後昏暗的天空中飄起了鵝毛大雪,雪花被風吹蕩,在空中上下飛舞。謝安興致勃發,高聲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話音剛落,謝朗(謝石之子)搶先站了起來,很自負地和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朗的話剛一說完,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覺得把飄柔的雪花比作堅硬的鹽粒,未免太生硬了。這時,謝道韞從一邊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輕聲詠道:“未若柳絮因風起。”意思是說,把雪花比作鹽粒,倒不如比作空中那些隨風飄舞的春日柳絮。空中飄揚的雪花和因風而起的柳絮,在本身形態上極為相似,同時也創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謝安聽後,哈哈大笑,連聲誇讚謝道韞的過人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