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發的操作程序
一款發型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才能完成:首先在修剪前要通過思考,決定其輪廓、紋理、結構;其次,要完成分區、分份線、提升角度、提拉方向、手指位置、剪刀位置和決定設計線等幾項工作;再次,要設計科學的操作程序,通過精細的修剪最後完成造型。
(1)分區分區就是正確認識點與點之間連接的組成區,以控製縮小修剪空間,達到修剪的準確性。
常見分區為頭後的左右分區和上下分區,頭側的前後分區及前頂的三角形分區。
(2)分份線主要是水平線(一字線)、垂直線(豎直線)、斜前線(A字線)、斜後線(V字線)、放射線(三角線)幾種。
(3)提升角度用提升頭發角度的大小來決定發型層次高低及長度變化。
①第一種:固體形。
形狀:分析固體形的發型,你會發現多數發型的形狀和輪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特別在直發中最明顯。接近頂部時其形狀是與頭部曲線相似的,在底部由於周界上的重發可看到直角的型線經燙彎曲或自然卷曲的頭發會使發型膨脹——特別是在周界的重發區域。固體形可沿水平線,傾斜線或曲線在不同位置上進行修剪。
結構:固體形是外圈發短,內圈發長,全部長度落到同一水平,在周界形成重的發型(也就是說內圈最長的頭發,外圈最短的頭發都落在同一水平上)。
表麵紋理:因為內圈長頭發蓋住其他頭發的緣故,所以固體形的紋理是不活動的表麵不光滑的沒有間斷的線條。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是完整的一縷縷頭發,包括發端,如果頭發有波浪或卷曲的,表麵則會呈現動態,但線條是不斷開的。
②第二種:邊沿形。
形狀:邊沿層次形的形狀近似三角形,在波浪或卷曲頭發做邊沿層次,寬度會被加強,形狀也受邊沿層次的低、中和高度的影響。
結構:短的外圈頭發沿著內圈的方向變長,在自然下垂狀態下,頭發沿著一定角度堆在一起,注意觀察在低、中、高邊沿層次形中頭發長度的變化有什麼不同。
表麵紋理:邊沿層次形剪出的紋理是混合的,內圈是非活動紋理,外圈是活動紋理,後者是由發梢的相互疊加造成的。在直發上修剪時就形成紋理上的對比,如邊沿層次用在卷曲頭發上,這種對比就減弱了。
③第三種:均等形。
形狀:均等層次形的特點是與頭部曲線平行的圓形。
結構:均等層次中頭發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沒有明顯的發重。均等層次形一般在短到中等長度頭發上使用。
表麵紋理:通常均等層次形的紋理都是活動的。自然或燙過的卷曲發會加強紋理效果或發量。特別注意在卷曲頭發上做均等層次時要注意頭發的修剪量。
④第四種:漸增形。
形狀:漸增層次形有許多種不同的形狀或輪廓,從根本上說,它的形狀是伸長的。
結構:一般而言,漸增層次形中頭發長度的安排是:內圈較短的頭發延伸到外圈較長的頭發,頭發較短的內圈自然就比較豐滿,這也是漸增層次形的特點。
表麵紋理:漸增層次形的紋理是活動的,其發梢清晰可見,不互相疊加。大多數漸增層次形在修剪時,由於頭發是順著頭部曲線擴散出去,形成一種輕鬆疊加的效果。
(4)提拉方向第一種:自然下垂;第二種:向前拉剪;第三種:向後拉剪;第四種:偏移拉剪。
2.剪發技巧中的專業術語
(1)夾剪是用手指夾住一股頭發進行剪發的一種修剪方法,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基本修剪方法。方法是用右手梳直一股頭發,用左手食指、中指夾住,然後用右手拿剪刀修剪左手指夾住的那股頭發。修剪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剪刀剪去露在指背上的頭發,一種是用剪刀剪去夾在指肚內的頭發。夾剪的方法是梳起一股頭發,夾住一股頭發,修剪一股頭發,其程序一般是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先兩側至後頸部,最後剪頂部至前額。也有人從後頸部剪至兩側,最後剪頂部。
(2)抓剪是用梳子梳起一股頭發,用手指抓住這股頭發的發梢而進行修剪的基本剪法。它與夾剪不同,夾剪夾起頭發成片形,修剪後發梢平齊,而抓剪手指抓起的一股頭發成一束,基部大,發梢集中成尖狀,修剪後發梢成弧形。抓剪一般用於剪頂部、前額部、兩側等部位,以形成圓弧形輪廓。一般說抓起頭發的基部大,剪後弧度大;反之,基部小,剪後弧度小。抓剪時不同部位的抓剪,形成不同的弧度。向上、向後、向前的抓發方向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弧度。抓起頭發後剪刀落刀的部位要適中,不要過高或過低,否則會影響頭發的長度和所形成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