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辣椒的生物學特性(2 / 2)

3.開花坐果期

從第1朵花現蕾進而開花、坐果,至果實即將進入迅速膨大期為辣椒開花坐果期,一般10~15天。這一時期是辣椒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的時期:一方麵植株正處於定植緩苗後的發秧階段,是辣椒營養體形成的關鍵時期;另一方麵又是植株早期花蕾開花坐果、前期產量形成的重要時刻。此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特別突出,因此,如何創造良好的栽培環境,保證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發展,便成了這一時期栽培管理的中心環節。幼苗苗齡過長,定植後溫度過低以及土壤養分、水分不足,都將影響植株長勢;尤其是生長勢弱的早熟品種,更易出現植株矮小或早期果墜枝垂等情況。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主要通過控製水分、鬆土等措施調節生長與發育、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地上部生長與地下部生長的關係,達到生長與發育均衡。

在不徒長的前提下,營養生長旺盛,葉麵積大,光合產物多,果實才能高產;反之,若營養生長不良,則葉麵積小,花器發育不完全,果實發育遲緩,果實小,產量低。

4.結果期

從第1個辣椒坐果到收獲末期屬結果期,此期經曆時間較長,一般50~120天左右。隨著各個層次分枝的不斷產生,植株不斷地連續開花結果,其間門椒(第1層果)、對椒(第2層果)、四母鬥椒(第3層果)、八麵風椒(第4層果)、滿天星椒(第5層果)陸續收獲,直至滕茬。結果期是辣椒產量形成的主要階段,也是以生殖生長為主,並繼續進行營養生長,需水需肥量都很大。此期要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以避免由於營養不良而引起的落花落果。創造良好的栽培條件,促進秧果並旺,連續結果,推遲植株衰老,延長結果時期,以達到豐收的目的。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辣椒生長最適溫度:白天23~28℃,夜間16~20℃,地溫20~28℃。辣椒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要求略有不同,發芽期以25~28℃為最好;苗期可稍低,白天23~25℃,夜間15~22℃;開花結果期白天以23~27℃,夜間以18~23℃最好。

有時陰天的夜溫降至13~17℃,仍有利於果實生長。

2.光照

辣椒對於光照的適應性較廣,一般來說,辣椒要求充足的光照,但它比其他果菜類更耐弱光。辣椒對光照的要求也依不同生育時期而有區別:發芽時種子要求黑暗條件,在有光條件下往往發芽不良;幼苗期需良好的光照條件;開花結果期需充足的光照,有利於促進花器生長發育,光照不足則會引起落花落果。辣椒對日照長短反應不敏感,隻要溫度適宜,營養條件好,在光照長或短條件下均能開花、結果。

增加光照強度的有效途徑:一是溫室覆蓋的薄膜要選擇透光率高的無滴防塵膜,每天揭開草苫後,擦淨薄膜上的灰塵;二是在後牆處張掛反光幕,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草簾。

3.水分

辣椒不耐旱也不耐澇,雖單株需水量不多,但因根係較小、吸收力弱,需經常供給水分才能生長良好,故要求濕潤疏鬆的土壤。若土壤幹旱,則植株矮小,果實僵小;若土壤積水,則會因土壤氧氣缺乏,影響根係發育。空氣濕度也對辣椒生長有影響:空氣相對濕度為60%~80%時有利於莖葉生長及開花坐果;若空氣濕度過高,不利授粉受精,並易發多種病害。

4.土壤營養

辣椒適於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栽培。要求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氮、磷、鉀齊全,易灌易排的肥沃壤土。

在鹽堿地上栽培辣椒,根係發育不良,葉片不肥大,易感染病毒病。

辣椒對氮、磷、鉀三要素要求較高,其一生的施肥搭配比例為1∶0.5∶1。隻有供給充足的氮肥,植株才長得旺盛;但若偏施氮肥,缺乏磷、鉀肥,則會使植株徒長,並易感染病害。

施用足量磷肥,能促進根係發育及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

鉀肥充足,能促進植株氮、磷吸收,加快營養物質運轉,使莖稈粗壯,增強植株抗逆性,並有提高產量、改進產品品質等作用。

從葉片形狀看,氮、磷肥合適,葉片呈尖端長的三角形;鉀肥充足時,葉片為寬幅略呈圓形。高溫則葉柄長;溫度低則葉柄短,葉片下垂。土壤水分不足時,葉柄彎曲,葉片下垂;土壤水分過多時,葉柄撐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