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蔬菜品種時,要選擇抗病蟲害強的品種;能適應當地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與所栽培季節的特點相適應;適應當地土壤、水源和肥料條件;符合當地民眾的消費習慣。
3.整地施肥
適時高質量定植要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沙質壤土栽培;清潔田園,將上一茬作物及時清除,將土壤深翻、曬垡。基肥一般用圈肥等腐熟有機肥,每畝用量為3000千克以上,另外再施三元複合肥50千克;或施磷酸二銨25千克,鉀肥15千克。此外,每畝施入2千克15%涕滅威顆粒劑防治根結線蟲和地下害蟲。
整地時將有機肥全部撒施,化肥和農藥的2/3撒施,然後深翻25~30厘米。整平後,每棚作兩個平畦,畦間距60~80厘米,距棚邊70厘米,畦麵寬1.8~2米。
氮肥深施並要覆土,這樣可以減少與空氣的接觸機會,避免氮肥的揮發,而產生氨氣,危害棚菜,降低肥效。同時,氮肥深施,還能減少蔬菜對硫酸鹽的積累,提高氮肥利用率。一般氮肥施用深度應在10厘米以下,並要求施後立即覆土。
4.定植
定植一般在處暑前後完成。定植前先搭好塑料棚並在前一天先將苗床灌1次透水,有利於起苗和防止傷根;用1000倍20%病毒A可濕性粉劑和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噴一遍,可避免病菌隨苗帶入大田。定植時按33厘米開溝,溝深10厘米,把餘下的1/3化肥及農藥順溝撒施,然後用鋤混勻;按26~33厘米的株距把苗均勻擺在溝內,封少許土後順溝澆水,待水滲下後,把溝封平。
5.定植後水肥管理
當第1層果實達到2~3厘米大小時,植株莖葉和花果同時生長,要及時澆水和追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500~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施肥後應及時中耕,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並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為防止植株早衰,要及時采收下層果實,並要加強澆水追肥,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植株繼續生長和開花坐果。10月份氣溫涼爽,日照充足,是辣椒開花結果的高峰時期,所以要加強水肥管理,每隔7~8天澆水1次,每次每畝用三元複合肥或磷酸二氫鉀10千克,隨水追施。11月因天氣轉涼,也可追施稀糞水,往後澆水間隔時間應適當延長。
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上需求量雖然很小,但它在蔬菜代謝中的作用卻是很大的,能大大提升蔬菜品質。日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鉬、鋅、鐵肥等。微肥多做基肥施用,也可以用於拌種、浸種或根外追肥。
微肥適量與過量之間的範圍比較窄,所以用量一定要準確,避免造成肥害。
6.定植後溫度管理
辣椒定植後外界氣溫較高,此時應將棚膜四周完全揭起,確保通風透氣。由於棚頂膜的遮光作用,白天又可降低棚內溫度。立秋後外界氣溫適於辣椒生長,此時應維持白天26~28℃,夜間16~18℃,以促進辣椒迅速生長及果實膨大。當棚外氣溫還高於15℃時,晝夜盡可放風,通風掌握得越好,辣椒棵越壯,落花、落果現象越少。若夜間棚外氣溫降至15℃以下時,辣椒生長緩慢,果實膨大也緩慢,夜間應當把棚膜和棚門蓋嚴,隻能在白天氣溫高時,進行放風,使棚溫保持在20~25℃之間,以利於果實的膨大。
7.二氧化碳施肥
在這期間應進行二氧化碳施肥,將計算好的濃硫酸沿桶壁緩緩倒入水中,邊倒邊攪拌;然後將稀釋好的硫酸分成幾份,裝在塑料桶內;再把稱好的碳酸氫銨也分成同樣的份數,分別放入稀硫酸中,便有二氧化碳放出。由於二氧化碳密度大,所以應將塑料桶放置離地麵1.2米處。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在夜間外界最低氣溫降至接近零度之前,應立即加扣臨時小拱棚,進行防寒保溫。晴天中午時還應在背風處進行短期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這也是為創造秋延後辣椒栽培在盛果期的適宜溫度而新采取的科學方法和措施。
如追肥過早,則使辣椒生長初期葉片濃綠肥大,中期上部葉片皺小,容易造成病毒病的早發生,病情較重,嚴重影響產量。
8.適時巧用化學調控
當辣椒初花期生長過旺徒長時,可用多效唑、矮壯素或縮節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化學調控。為提高秋延後大棚辣椒的坐果率,也可用生長素(2,4一D或防落素)處理,2,4一D濃度為15~20毫克/千克,上午10時以前抹花效果比較好。
9.植株調整
大棚中的辣椒,生長旺盛,株形高大,枝條易折。為作業方便和增加通風透光,可用塑料繩吊枝或在畦壟外側用竹竿水平固定植株,防止植株倒伏。對過於細弱的側枝以及植株下部的老葉及無果側枝可以疏剪,以節省養分,有利通風透光。
10.采收及貯藏保鮮工作
貯藏保鮮是實現蔬菜周年供應、調節淡旺季矛盾、豐富蔬菜花色品種的途徑之一,也是提高菜農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貯藏保鮮的方法很多,最適用的有連秧貯藏、溝貯藏、草木灰貯藏、缸貯藏、袋貯藏和窖貯藏。貯藏適溫為9~12℃,低於9℃易發生冷害。貯藏中適宜的相對濕度為90%~95%。采用PVC或PE塑料袋小包裝進行氣調冷藏,可抑製後熟養分轉化,抑製呼吸強度,實現保鮮、保綠、保持水分,延長貨架期。
如在短期運輸後立即上市,一般用散裝就比較好,運量大,擠壓損傷少。
(三)日光溫室辣椒栽培技術
在日光溫室栽培辣椒,要突出選用良種,培育壯苗,多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實現肥力供需平衡,為豐產打好基礎;改善日光溫室結構,提高溫室設施性能,盡量作到熱、水、肥、氣等環境因素科學協調;在生長過程中,要促進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相互協調,並且及時防治病蟲害,以便實現優質高產的生產目標。
1.品種選擇
為了充分利用春節前植株尚小時的土地和空間,一般采取長期栽培和短期栽培相結合的方法,即長期栽培的行間夾帶短期栽培株行。為此,兩種栽培所用品種宜分別選用。對於越冬1大茬長期栽培來說,品種本身具備耐長期栽培、耐低溫和產量高等特點。由於國內這方麵的品種和栽培經驗還不完善,建議選用從以色列、荷蘭進口的大果形燈籠椒,國內品種可選用的有華椒7號、洛椒3號(洛陽蔬菜協會育成的雜交種)等。屬於副行短期栽培的,可選用早熟或極早熟品種,如湘研1號、河南早椒、早豐1號、蘇椒5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