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北方一些過去以喜食甜椒為主的地方,開始對微辣辣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尤以冬淡季表現更為突出,市場銷售行情一直看好。因此,建議越冬1大茬栽培應以選用微辣或辣味的辣椒品種為主。
辣椒實際上包含辣椒和甜椒兩個種類。甜椒包括普通甜椒和彩椒,但由於市場的限製,建議酌情發展,生產中主要以辣椒為主。
2.整地與起壟
栽培辣椒的溫室在7~8月進行高溫悶棚,悶棚時間45~60天,消除土傳病害及其他病菌。整地前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10000~12000千克,餅肥150~200千克,過磷酸鈣15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有機肥要砸碎過篩,篩孔直徑1~1.5厘米,定植前30天全田撒施,深翻30厘米,澆水。
起壟前10天應對整個種植區域用辛硫磷和敵克鬆進行噴灑消毒(安裝滴灌的可在滴灌安裝測試完備後通過滴灌消毒)。要求壟寬1.2米(壟麵寬0.85米、底寬0.95米、溝寬0.25米),壟高0.25~0.3米。要求壟麵平整,兩側要齊,整個定植壟土壤疏鬆、透氣性良好。壟麵中間開有暗灌溝,安裝滴灌的寬0.1米、深0.05~0.08米,用於埋設滴灌管線;不安裝滴灌的寬0.2米、深0.15~0.2米,呈倒三角形。起壟完成後鋪設幅寬1.2~1.4米地膜。
3.鋪設滴灌
滴灌技術是通過幹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頭,在低壓下向土壤經常緩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應已過濾的水分、肥料或其他化學劑等的一種灌溉係統。它沒有噴水或溝渠流水,隻讓水慢慢滴出,並在重力和毛細管的作用下進入土壤,滴到辣椒根部附近的水,可使其主要根區的土壤經常保持最優含水狀況。這是一種先進的灌溉方法。
4.定植
定植前應保證土壤有良好的底墒,底墒不足時在定植前7~10天灌水補充墒情。定植時先用打孔器在壟上打深10厘米、直徑略大於苗坨的定植穴。壟上行距40厘米、株距45或者50厘米,每畝定植5200~5600株。如果小苗不夠整齊,則可在每壟北側定植大苗,南側定植小苗。苗坨與壟麵平齊或略高。放入苗坨後每穴澆清水0.5~1千克,等水完全滲幹後方可回填土。回填土時苗坨周圍要稍壓實,防止吊苗。
定植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根係,嚴防散坨及人為損傷。營養方育苗的要進行蹲苗,裁營養方前苗床澆足水,待床土幹濕適宜時裁方。然後蹲苗至營養方周圍有白根紮出後方可定植。
5.定植後的管理
日光溫室辣椒定植後溫濕度管理要求
(1)溫度管理緩苗期管理以促進根係生長為中心,管理上要提高溫度、增加空氣濕度。白天溫度保持在30~32℃,夜間15~18℃,地溫18~25℃。白天短時間溫度35℃左右時,濕度太大可小放風排濕。如幼苗有萎蔫現象,則可適當遮陰。緩苗期空氣濕度以75%~85%為宜。新葉抽生後緩苗結束。
緩苗結束後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8~30℃,超過30℃放風,盡量延長光照時間,以利蓄熱。夜間溫度自蓋簾以後到22:00,根據具體情況由23~20℃逐漸降到18℃左右,以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轉,至次日揭簾時最低溫度13~15℃。
(2)水肥管理定植後至門椒膨大前基本不再澆水施肥,以促進根係的生長。門椒膨大時澆1次足水,可配施少量肥料,促進果實快速生長。以後隨著生長對水肥的要求逐漸增大,逐步加大水肥的施用量。安裝滴灌的每2~3天澆水1次,澆水量為1~2噸/畝,每次配施硝酸銨1.5~2千克(或尿素1~1.5千克)、磷酸二氫鉀0.5~1千克;沒有安裝滴灌的每7~10天澆水1次,澆水量為20~30噸/畝,每次配施硝酸銨15~2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氫鉀5~10千克。追肥要隨水施入,忌幹施或表施;地溫低於20℃時最好施用硝酸銨。
灌溉水溫度要求在15℃以上,當土壤水分含量低於田間持水量的70%時進行灌溉。
6.反光膜的應用
在棚室北側弱光處設置一道反光幕,能明顯增強棚室北側的光照,並可提高地溫1.5~3℃。使用2米寬的聚酯鍍鋁膜做成反光幕,掛在塑料日光溫室後立柱上端,下邊垂至地麵,這樣,可使地麵增光40%~43%,室溫提高3~4℃,地溫提高1.8~2.9℃,辣椒增產10%~15%,且品質有所改善。
7.光呼吸抑製劑和激素的應用
亞硫酸氫納是一種廉價的間接性光呼吸抑製劑。噴灑1次每畝用藥4~8克(120~240毫克/千克),隻花0.1~0.2元。宜在門椒坐果後開始使用,每隔7天噴1次,共噴4次,濃度先低後高,可獲得增產的效果。
日光溫室辣椒開花初期溫度低,容易落花而造成減產,並給後期管理帶來麻煩。因此,開花時需用20~25毫克/千克的2,4一D噴花,保花促果,促進生長。
控製好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濃度。利用好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黴素、乙烯利、多效唑等),會對蔬菜增產起到促進作用。但是每種調節劑在應用上都有一定的條件和範圍,尤其要掌握好使用的時間和濃度,否則不但不能達到蔬菜增產的效果,反而會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不利。
9.采收
采摘期的標準是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維持最高最佳采摘量,從而保證最佳經濟效益。在出現短期高價市場時有人采取竭澤而漁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不應采用。一般果實變硬後為采收時期,采收時間不可過晚,以免造成落花,影響後期坐果。掛果量的多少可以調節植株旺盛程度,尤其在遇到連陰天氣時可提前摘果,使植株積累一定養分,度過困難期,保證下階段提早開花結果。
辣椒采收的頻率因植株生育時期不同而異。在結果初期,由於植株營養體較小,應適當早采收、勤采收,以保證植株具有較多的開花數及較高的坐果率。具體地說,門椒、對椒、四母鬥椒都應及早采摘,特別是門椒和對椒早摘能減少養分的爭奪,以利於以後第3、4、5層果實的迅速膨大和繼續開花坐果。
所以,辣椒適時早采收、增加采收頻率,是提高大棚辣椒產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