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逆耳之言。你有些壞習慣、小毛病,單位上恐怕沒人直說。但在家裏,就有人說了。你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不講儀表,母親就要說你幾句;你又吸煙,又喝酒,有時還鬧得酩酊大醉,妻子就要管管你了;你不尊老愛幼,在家裏惹是生非,可能就要受到家庭成員的指責。

美國總統布什年輕時喝酒出過一次洋相,受到夫人勞拉的嚴厲批評,布什從此戒酒,直到現在他一直感謝夫人幫自己戒酒。發自內心的逆耳之言是一種關心,愛護和幫助。忠言逆耳利於行,是清醒劑,是治病良方,是家庭團結的催化劑。

傾聽長輩忠告。長輩見多識廣,閱曆豐富;長輩見賢思齊,希望兒女成才成器;長輩心態平和,唯願晚輩踏實做人,平安是福。你做官了,長輩囑咐你要多辦好事;你發財了,長輩囑咐你不要以大款自居;你染上抹牌賭博的惡習,長輩忠告你勤勞是興家之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傾聽逆耳之言。人無完人,發自內心的提示與批評是一種關心和愛護,同時也是一種難得的幫助。一個人如果長期聽不到上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長期聽不到同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人際關係;如果長期聽不到下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工作作風。

傾聽群眾呼聲。胡錦濤同誌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傾聽群眾呼聲,就是把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當作執政用權的第一信號。當年毛澤東同誌從邊區一個農民發出的一句牢騷話中,反省征糧過多、群眾負擔太重的問題,及時抓了開展大生產運動和實行精兵簡政兩件大事,密切了邊區幹群關係、軍民關係,鞏固了抗日根據地。今天,各級領導幹部更要善於傾聽群眾呼聲,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廣開言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查民情、解民困,做群眾的貼心人。

傾聽背後議論。背後議論可能當時聽不到,但遲早是要傳入耳中的。聽了這種議論,不要急於辯解,重要的是用事實來澄清。紅軍長征後,陳毅帶領部分紅軍戰士留在蘇區堅持鬥爭。由於形勢險惡,黨的一些經費由幾個負責人纏在腰裏小心保管著。有些戰士不了解情況,便在背後議論,懷疑經費已落入個人腰包。陳毅聽後,立即把隊伍召集在一起,然後從腰上解下布袋,當啷啷,把金子全部倒在桌上,誠懇地說:“同誌們,這是黨的錢,隻有這麼多,是準備特殊情況下應急用的。黨要我保管,我從來一個都沒敢亂用。我有責任通知大家,萬一我被敵人一槍打死了,屍首可以不要,錢無論如何要拿回來。”從陳毅“倒金”來看,背後議論也是一種很有效的監督方式。背後議論不可怕,各級領導幹部應該以自己公開公正的實際行動,消除各種議論。

傾聽是你成熟的表現,認真傾聽別人的傾述雖是細枝末節,但卻體現了你謙遜的教養,能展現你的素質。任意打斷別人的談吐既表現出你對別人不尊重,也暴露出你的素養粗野與低下品味。但在傾聽那些狂妄之徒的惡語廢言時,你得有耐心,因為那是你認識妄自尊大者的難得機會。

學會傾聽你才能去偽存真;學會傾聽你能給人留下虛懷若穀的印象;學會傾聽,有益的知識將盛滿你的智慧儲藏室。“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對智慧的談吐者與虛心傾聽者的高度讚譽;學會傾聽是人生的必修課!

技巧58.傾聽之道

傾聽,可瞬間打開他人的心扉,拉近與他人的距離。馬卡連柯說過:“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對他人而言,你的傾聽相對於他來說就是受到了一種厚愛和尊重。

傾聽,也有傾聽的道義,也是講究技巧的。

這裏主要介紹六種提高傾聽技巧的行為訣竅:

1、目光接觸

當你說話時對方卻不看你,你的感覺如何?大多數人將其解釋為冷漠或不感興趣。雖然你隻是用耳朵在傾聽,但是別人可以通過觀察你的眼睛來判斷你是否真的在聽。

2、要適時地點頭表示讚許,還要配合恰當的麵部表情

有效傾聽的傾聽者會對所聽到的信息表現出興趣。通過一些非語言的信號,表示同意的點頭、恰當的麵部表情,與積極的目光接觸相配合,都可以讓說話的人知道你在認真地傾聽。

3、不要做出分心的舉動和手勢

盡量避免做出讓人感覺你的思想在遊走的舉動,這樣說話者就知道你確實是在認真地傾聽。在傾聽時,不要進行下麵舉動:一直看表,心不在焉地亂翻檔案,隨手拿筆亂寫亂畫,這些舉動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很厭煩,對話題不感興趣,更重要的是,這表明了你並沒有集中注意力,因此很可能會漏掉說話者傳達的一些有效的信息。

4、有效重複

就是說用你自己的話把說話者要表達的信息重新再敘述一遍。有些人在傾聽時會這樣說:“你的意思是不是……?”或者“我覺得你說的是……”這樣說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有效重複是檢查你是否認真傾聽的最佳手段。如果你的思想並沒有注意傾聽或者在思考別的內容,你一定不可能準確地敘述完整的內容。二來這也是一種精確的控製機製。複述說話者的信息,並將此信息反饋給說話者,也可以檢驗自己理解的準確性。

5、不要在傾聽中途打斷說話者

在你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態度之前,先聽完說話者的想法。在別人說話時不要試圖去猜測別人的意思,等到他講完,你自然就一切都明白了。

6.少說為妙

大多數人都隻願意傾訴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聆聽別人。很多人願意去聆聽,其目的也隻是因為這樣可以換取別人對他的聆聽。盡管說的樂趣可能要遠大於聽的,因為沉默會讓人難受,但是一個好的聽眾懂得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到聽和說這個道理。

六種傾聽技巧

1、鼓勵對方先開

首先,傾聽別人說話本來就是一種禮貌,願意聽表示我們願意客觀地考慮別人的看法,這會讓說話的人覺得我們很尊重他的意見,有助於我們建立融洽的關係,彼此接納。

其次,鼓勵對方先開口可以降低談話中的競爭意味。我們的傾聽可以培養開放的氣氛,有助於彼此交換意見。說話的人由於不必擔心競爭的壓力,也可以專心掌握重點,不必忙著為自己的矛盾之處尋找遁詞。

2、消除外在與內在的幹擾

外在和內在的幹擾,是妨礙傾聽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改進聆聽技巧的首要方法就是盡可能的消除幹擾。必須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對方的身上,才能掌握對方的肢體語言,明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對方的話所代表的感覺與意義。

3、弄清楚各種暗示

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覺,他們往往會運用一些敘述或疑問,百般暗示,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和感受。但是這種暗示性的說法有礙溝通,因為如果遇到不良的聽眾,他們話中的用意和內容往往被人所誤解,最後就可能會導致雙方的失言或引發言語上的衝突。所以一但遇到暗示性強烈的話,就應該鼓勵說話的人再把話說的清楚一點。

找出重點,並且把注意力集中在重點上麵討論問題的細節也許很有趣,可是找出對方話中的重點,並且把注意力集中在重點上麵,這樣我們才比較容易從對方的觀點了解整個問題。隻要我們不再注意各種節,就不會因為沒聽到對方話中的重點或是錯過主要的內容,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或者做出錯誤的假設。

4、非必要時,避免打斷他人的談話

善於聽別人說話的人不會因為自己想強調一些枝微末節、想修正對方話中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想突然轉變話題,或者想說完一句剛剛沒說完的話,就隨便打斷對方的話。經常打斷別人說話就表示我們不善於聽人說話,個性激進、禮貌不周,很難和人溝通。

雖然說打斷別人的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但是如果是「乒乓效應」則是例外。所謂的「乒乓效應」是指聽人說話的一方要適時的提出許多切中要點的問題或發表一些意見感想,來響應對方的說法。還有一但聽漏了一些地方,或者是不懂的時候,要在對方的話暫時告一段落時,迅速地提出疑問之處。

5、暗中回顧,整理出重點,並提出自己的結論

當我們和人談話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有幾秒鍾的時間,可以在心裏回顧一下對方的話,整理出其中的重點所在。我們必須刪去無關緊要的細節,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想說的重點和對方主要的想法上,並且在心中熟記這些重點和想法。

暗中回顧並整理出重點,也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能指出對方有些地方話隻說到一半或者語焉不詳,說話的人就知道,我們一直都在聽他講話,而且我們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話。如果我們不太確定對方比較重視那些重點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詢問的方式,來讓他知道我們對談話的內容有所注意。

6、反應式傾聽

反應式傾聽指的是重述剛剛所聽到的話,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溝通技巧。我們的反應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一直在聽他說話,而且也聽懂了他所說的話。但是反應式傾聽不是像鸚鵡一樣,對方說什麼你就說什麼,而是應該用自己的話,簡要的述說對方的重點。比如說“你說你住的房子在海邊?我想那裏的夕陽一定很美。”反應式傾聽的好處主要是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能夠掌握對方的重點,讓對話不至於中斷。

技巧59.你真的在聽嗎

交談時,有時候,對方會說一些不值得一聽的廢話,但是,若此時你聽得目光呆滯、看起來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對方一定“火光四溢”。因此,傾聽時,你最好看起來是在專心地聽,而且要讓人家看得見。“看起來”有興趣,要遠比“真的”有興趣重要得多。

對於業務員來說,認真的聽,可以捕捉到顧客重要的購買信息。糟糕的是,很多時候,他們忙於自顧自地講自己想要說的話,而沒有聽出對方的購買信號。

對管理者來說,認真的聽,可以釋放員工們的潛力。要是你不知道如何去傾聽,是很難取得成功的。總是在不停地講話的人所得到的快樂,僅僅是說話的那一段時間而已。想想你那些特別優秀的夥伴,可能你會發現,當你想更多地與這些朋友談話時,會發現他們正在傾聽,他們給你和其他人以講話的機會。

很多人招人煩,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隻知道用嘴而不知道用耳朵。這些人的表現,套用中國樣版戲《沙家濱》的唱詞句式來形容就是:“你的思想在度假,你的嘴卻把班加。”

傾聽者若心不在焉,幾乎沒有注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心裏考慮著其它毫無關聯的事情,或內心隻是一味地想著辯駁。這種傾聽者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他們正迫不及待地想要說話。這種傾聽,往往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傾聽方式。

可能你並不總是同意你所聽到的東西,但是,要給予足夠的注意力。我們常常會看到:傾聽別人的問題,會化解困境,就像把氣球裏的氣放掉。當“火星”出來時,我們不必說任何東西,隻需要保持沉默,隻需要傾聽!

為什麼人們會在和別人共同分擔難題時,心裏覺得好受一些呢?因為,個人遭受挫折的部分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別人的理解。換句話說,他們的聲音被別人忽視了,誰也不願意聽!要知道,“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不願意傾聽,對於一般人還影響不太大,要是領導者、經營者和管理者,你的下屬必然會爆發!嚴重時,會釀成“火災”。

傾聽不僅僅是站在那裏,或者坐在那裏,或是隻出現在一次談話中,而是讓對方感覺到你真的在聽。

認真的聽是對講話者的尊重和認可,那麼怎樣讓對方感覺到我們真的在聽呢?

至少你應該表現出確實正在傾聽對方的姿態,你的動作和表情能夠告訴別人你是否在聽。

下麵說一下傾聽的主要表現方法:

1.身體語言

(1)點頭表示你可以跟得上對方所說的信息

(2)給愉快信息一個真誠的微笑

(3)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4)對嚴肅的信息顯示出嚴肅的表情

(5)麵對講話者

(6)稍稍地偏向講話者

(7)穩定的目光接觸

(8)表現出平靜和耐心的表情

當我們需要表現出確實是在聽對方講話時,你應該有選擇地采取上麵的某項或多項動作。

2.簡短的語言詞彙

下麵這些口語詞彙將告訴你的講話者,“我正在聽著呢,你繼續說吧”。

嗯;對;是的;好的;哇;啊哈;我明白了;沒錯;真的嗎;啊;太好了;哦;……

3.複述

複述就是重複講話者所表達的信息的關鍵詞或短語,通過這種方式來得出更多的信息,以獲得一個清楚的理解。

如有人告訴你,“昨天那真是一次有趣的會議。”誰知道他在說什麼,作為傾聽者,你應該反問道:“有趣的會議?”

4.探究式提問

下麵舉例說明:“你完成那個報告了嗎?”答:“完成了。”

“會議什麼時間開?”答:“兩點。”

這些是常用的提問關鍵詞——

為什麼:“你為什麼覺得顧客會反對我們提出的觀點呢?”

告訴:“告訴我有關這件事情的更多信息,好嗎?”

解釋:“給我解釋一下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什麼:“昨天開會時發生什麼事情了?”

怎麼樣:“你在這次產品促銷推廣活動中表現得怎麼樣?”

闡述:“闡述一下公司的經營理念。”

描述:“描述一下這次展示會的具體情況。”

給出:“給出例子說明你的意思。”

傾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要想發揮好傾聽的力量,獲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學會靈活地運用上述幾個方麵。傾聽,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就會成功。無論是企業的中高層經理、職場人士或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尤其要注重傾聽技巧的修煉,這樣你對自己的工作更能夠遊刃有餘,收獲更多寶貴的經驗,從而更加穩妥的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