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1991年秋,李嘉誠收到一位姓丁的英國華僑的來信,在信中,姓丁的華僑向李嘉誠陳述了自己所處的困境,表達了萬念俱灰的心境。按說,李嘉誠平時日理萬機,有很多重大的事情需要應酬和處理,根本無暇顧及這樣的來信。但李嘉誠卻親自複信,並給予一定的物質上的資助。

以下是這封信的內容,足見李嘉誠幫助朋友的誠懇之心。

丁先生:

人生起伏無常,尤其從事商業。窮人易做,窮生意難做。所以你們現在麵臨的困境,隻是數千年來億萬生意人曾經麵對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儉地麵對現實,盡心經營,則俗話所說: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說不定不久你們又有一個好的新的局麵。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則海闊天空。以今日英國的工資水平,最大不了,最多找一份職業,生活應絕對無問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送上500英鎊,請你倆一頓晚餐。想想明天會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在現實社交場合中,一個領導人員要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盡可能多的結交朋友,首先就要做到儀容整潔。儀容整潔不但讓別人看起來賞心悅目,自己也信心倍增。其次,要適當提問,鼓勵對方多談,例如多用使人愉悅的詞彙,像快樂相信輕鬆有趣的確之類。也可以迎合對方的興趣,如注意找到對方感興趣或擅長的話題,如球賽、釣魚等。或直接主動提出自己擁有的各種資源,能給對方帶來好處,如在某方麵熟人多,有事願意幫忙等。再次,要滿足對方的自尊,如果對對方的某一方麵很欣賞,一定要告訴他。

當然,如果對方不願意交往,也不可操之過急,必須察覺對方亦願意與你加深友誼,才可與他更進一步地交往。

89.管理者與人閑談的技巧

與人閑談就其本質既是人際交往,又是一種信息交流。相對於采用書麵文件和電訊手段而言,管理者采用近距離與人談話的效果要好得多。現代社會中,明智的管理者十分注重與人閑談。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必須擁有多種信息渠道,眾多溝通方式來加以保證。而閑談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種。閑談如同一張巨大的信息網,會有各種組織管理、人員情緒等信息傳送過來,隻要管理者反應敏銳,捕捉及時,對自身肯定大有益處。

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許多政府機構或企業為了促進非正式的信息交流,采用了很多辦法。如創造出合適的氣氛,以便於隨便交談,或形成製度等。美國華特?迪斯尼製片公司,從董事長到一般職員就都隻佩戴沒有職稱的標記,為的是大家交談時可直呼其名,以減少心理壓力,更隨便一些。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看,閑談對於管理者也是必不可少的。閑談多在工作外進行。而管理者的工作特點決定了他的工作往往要超出工規定工作時間。是否善於利用閑談的方式,常常影響眾人對他的看法。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人們對管理者人格的評判,似乎更重視工作時間以外的表現。人們常常通過他是否喜歡閑談,或怎樣與人談話來判斷他的性情、思想道德,是親切隨和還是孤傲清高等等。

作為管理者,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必須考慮工作,才是盡心盡職,他應該向人們展示他不同的側麵,如生活、情趣、感情等。這樣,人們才能與他產生共鳴。在這些展示中,閑談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寒暄式的閑談,其主要作用就是傳遞感情信息,也是人際交往的必要手段。

現實生活和工作場景中,人們也總是喜歡通過閑談來反映某種情緒要求,不善閑談的人常常對周圍的人事變化、生活瑣事一無所知,一旦得知時,某事已到難以控製的地步。不屑於閑談的管理者,常被冠以清高之名,使人感到難以接近。這是感情溝通的障礙。社會心理的相關調查也證明,對於強人、能人所表現出的親切、隨和,人們是格外感興趣的。因為他們出色的工作,已經產生了與眾不同的影響,所以人們希望他們能在感情上與自己溝通,否則就會有相距甚遠、不可企及的想法,或者失去努力的信心,或者與他們產生隔閡。

有個故事很有趣:據說美國前總統裏根是個人緣不錯的人,愛開玩笑,不擺架子。一次一個記者誇獎裏根的新西服很漂亮。裏根說,不是新西服,已經穿四年了。過後,他回到白宮又打電話給這位記者說,需要糾正一下,不是四年,而是五年前買的。正是這些看似多餘的小事節,讓很多人感覺到了裏根的隨和、可愛、和平易近人。

當然,閑談也會產生一些弊病,如小道傳聞、捕風捉影等,但作為一種社會互動形式,它又是必然存在的。這就要看管理者的使用是否合理,能否加以引導,揚長避短。所以管理者應該了解下與人閑談的六要素。

(1)態度端正,尊重談話人。

管理者與人閑談,首先要態度端正,否則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思想上一旦形成鴻溝,這種交談就很難再進行。其次要尊重對方,不要妄自尊大,盛氣淩人:不要自以為是,武斷專橫;不要虛情假意,恭維奉承。隻有這樣,大家才能和諧融洽地相處,推心置腹地進行交談。

(2)注意力集中,發言適時。

管理者與人閑談時,不應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讓對方盡情地講,自己則應全神貫注地聽。即使不同意人家的看法,也不可匆忙打斷,要等對方講完再闡明你的意見。要善於聽講,要分析話中之音,做到既明白對方談話何時達到高潮,又知道對方言談何時接近尾聲。這樣,自己的發言才能適時、穩妥。

(3)跟上節拍,把握火候。

緊跟談話主題,密切注視談話進行的情況,是管理者與人閑談時需要注意的又一要素。談話過程中,管理者的注意力應始終集中在正談論的東西上,發言不要離題太遠,力求中心突出,避免尷尬。隻要頭腦清醒、目光敏銳,跟上談話的節拍,就不會出現尷尬局麵。

(4)巧應妙答,心領神會。

閑談,是一種有來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雙邊或多邊活動。參與談話的人,不僅要認真聽,還要認真講。管理者在聽的時候,要做到聚精會神,心領神會,切不可漫不經心。並做到反應積極,可通過點頭、微笑、手勢、體態等不同方式隨時表露自己的想法。在某種意義上說,閑談中談顯得更為重要。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管理者可采用任何一種:直截了當地陳述事實,提出問題,發表看法;委婉地表示不同意見,進行評論。

(5)把握時勢,適時調轉話題。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閑談中把握時勢,適時調轉話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當大家對某事似乎已詳盡談論,感到興致索然時,就要立即轉換話題。轉變的方式很多,讓舊話題自然消失就是其一。另一種方式,就是重提剛議論的事情,然後迅速更換話題。改變話題,要注意火候,既不能太遲,又不宜過早。當話題仍然引人入勝時,切不要因你感到索然無味,就談別的東西,並強迫他人跟著你轉。

(6)避免失言,有錯就改。

管理者與人閑談,難免會有失言的時候,尤其是在心情過於激動時,更容易發生。如一時忘記了他人的禁忌,忽略了他人的生理缺陷,忘掉了某人的不幸,進而說出了傷人感情、有損他人尊嚴、有失人家體麵的言論,就應采取應急措施,進行彌補。而如果接近失言的邊緣,就應竭盡全力迅速擺脫。這個時候就應保持冷靜沉著,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大喊大叫地向對方賠禮道歉。

90.社交場景中的答問藝術

答問,在一個管理者的社交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個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因此,答問水平也是衡量一個管理者綜合水平的重要標誌。現實生活或工作中,管理者要想提高自己的答問水平,就應當講究以下答問藝術。

管理者要想獲得答問的成功,需要主、客觀多種因素的密切配合。

在主觀因素中,最緊要的莫過於超越自我心理上的障礙。答問常見的心理障礙,有感情阻斷障礙與隻求直觀效果障礙。感情阻斷障礙表現為,有的答問者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一種很強的我是答問人,你們是提問者的心理阻隔狀態。這種狀態往往把自己置於眾人的對立麵,隻注意自我的活動而忽視了與眾人的平等相處,忘卻了好的對話是雙方在平等基礎上心靈的碰撞,感情的交流。隻求直觀效果障礙表現為有的答問者總偏於注意追求現場的直觀效果。這種心理狀態往往促使答問人在對話中講一些偏離話題的笑料,這雖然可以換取對話現場較多的笑聲,但這種做法大都隻會影響對話話題的健康表達和良好的對話風格的確立,給人一種嘩眾取寵的印象。

總之,對話藝術講求現場效果,但現場效果絕非為一些廉價喝彩、笑聲所造就。

需要指出的是,初次答問者的心理障礙,最普遍而又最難超越的莫過於信心不足而怯場的障礙。這些人總是認為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差,擔心抓不住聽眾,會出洋相。有些人對登台報告、演講這種距離聽眾較遠的形式尚能適應,而當自己置身於群眾之中後,倒有一種不適應、不自在的心境。不但不能激發對話所必須具有的熱情,反而由於過度緊張,有些本能回答的問題也答得不如人意,以至於答非所問,授人以笑柄。這種怯場心理致使一些頗有學問與才智的人也有不敢登場對話,不能直麵群眾而答問的時候。

另外,答問場景中環境的改變,是經常會發生的。作為一種綜合的社會活動的對話,一些不利於對話順利進行的意外情況也有可能發生。因此,就要求答問者有一套應付這種事變的本領。

對話答問者應付臨場意外,須有多方麵的修養。既要觀察敏銳,反應迅速,處變不慌,沉著冷靜,更需要判斷準確,應變適當。具體到每一種意外情況,采取的方式方法又應隨機而變。

如由於對話雙方認識上的差距,少數人在提問時有意發難,讓答問者知道有人與他觀點對立。此時的答問者,切不可張嘴就和提問者對立起來,或以勢壓人,或以智者的口吻教訓人,這尤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與抵觸。有效的方法就是細雨無聲,由淺入深,慢慢開導,漸漸地亮出自己的觀點,最終使答問為對方所接受。

還有的答問過程中肯定少不了質問與批評,而這種大庭廣眾之下的質問與批評,有的往往與事實有出入。麵對此景,多數情況下答問者應當選擇的是,既不要置之不理,不作說明,讓別人視作默認,又不能怒氣衝衝,反唇相譏,使對話成了質詢與爭吵。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一個對話者特別是欲與群眾對話的管理者,應當虛懷若穀。這不僅能從各種不同的批評意見中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而且能使對話始終保持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保證答問的良好效果。

除了以上的幾點之外,管理者的答問還有一些常用的技巧。這些技巧既能出人意外,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又要人人意中,啟人深思,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