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秸稈還田(1 / 2)

四年級期末考試完後,我們迎來了暑假。那一年,我開始了一件很有趣兒的活動,那就是賣冰棍。我們村有個冰棍批發站,農民們在農忙的季節,剛收割了小麥,在地頭兒打一塊曬糧食的場地。

那一段時間天天都在忙,當初沒有聯合收割機,先把小麥垛起來,然後用一台脫粒機器,把幾畝地的小麥一起脫粒。然後再把麥粒和麩皮分開,還有一些脫粒不幹淨的麥稈,放在場地裏用碌碡軋一軋,保證沒有浪費。

自從有了聯合收割機,這種耕種的方式不存在了。當聯合收割機開進麥地,直接拿布袋收糧食。之前那種收糧食的方式,在中國一直持續了幾千年。

我們一個班內,有好幾個同學都在賣冰棍兒。主要是因為我們村子有批發站,其他村子賣冰棍的都是從我們村進貨。我們當初九分錢把冰棍兒進貨,兩毛錢賣出。農民們大多很樸實,也有極個別的喜歡找孩子們便宜。

市場的價格是,冰棍兩毛錢一根,一塊錢六根,五毛錢三根。有個同學9分錢進貨,一毛錢賣出,他從小數學就不好,這種人賣冰棍一下子擾亂了市場價格,讓我們這些人生意都沒法做了。這小子還吹他一個暑期賺了很多錢,當初我們還信以為真了。

現在分析他明顯是在吹牛,每根冰棍賺一分錢,當初沒有電冰箱,儲存冰棍用的都是木箱子,裏麵放著一層泡沫塑料,用來保溫的。很多冰棍兒賣著賣著就融化了,算上這些損耗和自己平時吃的冰棍,他根本賺不到錢。

他的行為最後隻是擾亂了價格,賠本賺了吆喝。我們都停止賣冰棍兒了,那小子還一直在賣。據說有個人一塊錢從他手裏買走了11根冰棍兒,現在想想,其實是那些村民們做事不地道。

城市裏的孩子很多沒有經曆過這些,我們在農村樂趣還是很多的。小麥剛長高的時候,我們玩捉迷藏,趴在麥地裏,誰都找不到了。

收割小麥的季節盡管大人們很忙,我們的樂趣卻很多,地頭兒的場地都是用碌碡軋成的,平平整整的場地曬糧食用的。孩子們常常聚在一起,圍成一圈講故事。我特別喜歡給大家講故事,尤其是講鬼故事,大晚上的嚇得一個個抱成團,感覺特別刺激。

晚上為了防止糧食被偷,還在那裏撲上涼席兒睡覺。晚上我們望著天空,看著滿天的星星,聽著蟋蟀的叫聲,感覺特別有趣兒。那時候石家莊還沒有太多的霧霾,我們小時候看到的常常是漫天星鬥。近些年再回去,看到星星的時候不是那麼多了。

當小麥被脫粒以後,小麥的秸稈堆成了堆。孩子們爬到上麵跳著玩,或許在裏麵掏出一個洞,鑽在裏麵玩耍。

那時候沒有遊戲機,也沒有ipad,我們卻有很多樂趣。還常常有兩幫孩子開始“打仗”,拿東西去扔對方。當把對方的孩子射中了,對方哭了,這幫人就勝利了。現在想想,那種遊戲不是多健康。當孩子一哭,接下來,對方的父母就出來罵人了,這幫孩子們就一哄而散了。

當聯合收割機直接開進麥地,在農田裏就沒有那麼多樂趣了。幾千年的耕種方式,徹底進行了技術革命。第一次見到聯合收割機的時候,我都感覺有些害怕。龐然大物帶著那麼大的噪音,開進去再開出來,就結束了整個農忙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