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得償所願(2 / 2)

另外還有內廷,大明的宦官之所以厲害也是皇帝在暗中扶持,以與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進行較量,以平衡朝中的政局。

隻不過,有的皇帝能很好地掌控住宦官,而有的皇帝則對宦官采取了放任的態度,以至於大明政局弊端叢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最終導致明朝的滅亡。

“文遠伯手下的將領肯定有人涉及到此案,他所統轄的親軍在結案前不宜駐紮在皇城。”接下了主審陳天雷等人的謀反案子後,越王沉吟了一下,不無擔憂地望向了張太後。

“是呀,親軍負責守衛皇城,事關重大,現在他們確實不適合再來皇城駐守。”張太後聞言若有所地點了一下頭,認為越王言之有理,萬一親軍中有人發生叛亂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來人,傳太師和武平侯。”隨後,張太後沉聲吩咐侍立在一側的女官,她準備將陳天雷手下的親軍先調出皇城,以防不測。

“兒臣告退。”越王知道張太後的用意,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向張太後躬身說道。

“你留下,把案情告訴太師和武平侯。”張太後一伸手阻止了越王,她要讓張輔和崔安知道調離陳天雷手下親軍的用意。

越王聞言再度一躬身,留下來與張太後商議著目前朝堂上的局勢,他可以敏銳地感覺到張太後日益倚重他,這使得他心中不由得萬分得意,感到有些飄飄然。

“太後,此事是否已經查實?”張輔和崔安來到慈寧宮後,張太後把陳天雷和武通等人的供詞給兩人看,兩人看了後紛紛倍感震驚,張輔神色愕然地望向了張太後。

“證據確鑿,他們已經對罪行供認不諱。”越王聞言隨即開口,神情嚴肅地說道,“包括鎮國公的事情在內,近來京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暗中搞得鬼,妄想著借助漢王世子東山再起。”

張輔聞言頓時沉默了,現在這個案子已經不是簡單的官場上的爭權奪利,也不是簡單的謀反,而是涉及到大明皇室的正統,要是在這上麵行差踏錯一步的話將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尤其是張輔,此時的處境非常敏感,當年雖然他站在了宣德帝一邊,並且將漢王派來秘密聯絡的人捆起來交給了官府,但由於張輔與漢王關係密切,而且有傳言說永樂帝駕崩的消息是他暗中通傳給了漢王,使得漢王布下重兵攔截進京的遺詔。

這令宣德帝心裏始終對張輔有著芥蒂,漢王的叛亂平定後張輔不僅失去了兵權而且連新成立的軍閣都沒有進入,軍閣的第一任首輔是忠國公周征。

直到後來,宣德帝對張輔的態度才逐漸有了好轉,在周征的勸說下任命勳貴中資曆最高的張輔為軍閣首輔。

如今陳天雷和武通等人的案子涉及到了漢王世子,作為曾經與漢王關係密切的人,張輔現在最好的抉擇就是靜觀其變,以免說錯了話。

“太後,如果文遠伯真的圖謀不軌,那麼他麾下的親軍不宜再留在皇城,請太後早做決斷。”崔安此時已經明白過來張太後召他和張輔進宮的目的,於是躬身說道。

“太師,你覺得如何?”張太後聞言微微頷首,開口問向了沉默的張輔。

“太後,臣也覺得將文遠伯手下的親軍暫時調離皇城為好。”張輔自然也清楚張太後的用意,因此沉聲回答。

“那你說該如何調換?”張太後聞言不動聲色地望著張輔,畢竟她是後宮之人,這種調兵遣將的事情還是由張輔這個軍閣首輔說出來為好。

“太後,臣對案情不明,不知朝中是否還有文遠伯等人的同黨,越王既然主審此案,那麼不如聽聽越王的意見。”張輔肯定不會回答這個問題,隨即開口推脫,一是為了避免受到猜忌,二來也是防止萬一調皇城的軍隊是陳天雷等人的同謀,那麼後果可就麻煩了。

“太後,依臣看來親軍不宜大動,不如讓他們與居庸關的守軍暫時調換,等案子審結後再換回來。”張太後聞言看向了越王,越王早有準備,有條不紊地回答。

“太師意下如何?”張太後點了點頭,向張輔說道。

“臣覺得此舉甚好。”張輔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覺得居庸關守軍的變動也太頻繁了一些,他的嘴角蠕動了一下想要說些什麼,不過最終沒能說出口,而是向張太後一躬身,讚同了越王的這個提議。

“既然如此,那麼此事就交給軍閣和親軍都護府去辦,盡快換防!”張太後聞言望了張輔和崔安一眼,鄭重其事地說道。

由於親軍都護府不歸軍閣管理,因此親軍與京軍的調換必須要經過兩個衙門的協調,這也是張太後讓張輔和崔安前來的原因。

“臣謹遵懿旨。”張輔和崔安齊齊向張太後一躬身,沉聲將此事應了下來。

越王的雙目閃過一道亮光,臉上浮現出一絲得意的神色,事到如今所有的事情都按照阿仇和他的計劃在走,這使得他的心情萬分舒暢,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實施最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