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天向張氏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太皇太後,兵法有雲,兵貴精而不貴多,大明地方皇族子弟近年來已達數千之巨,倘若照此速度很快就會突破萬人,如朝廷悉數予以俸祿將無力承擔如此巨額資金,恐怕也違背了太祖皇帝的初衷。“
“故而,臣認為應讓皇族子弟從從政,並進入皇家司務院經營皇家產業。”
在張氏的注視下,李雲天躬著身子向張氏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在臣看來,皇族子弟雖是天潢貴胄但也是天子的子民,故而他們應當給朝廷效力。另,臣鬥膽建議削減皇族子弟在地方上的特權,並減等襲爵,使得其居安思危,切實做到‘藩屏中央’。
“此事牽涉甚廣,太過重大,哀家一時間也無法定做。”張氏聞言微微頷首,沉吟了一下後向李雲天說道,顯得有些猶豫,畢竟這將涉及到大明各地皇族的利益。
“太皇太後,有一句話說的好,遇事不破則不立,依臣看來可交由輔政大臣們去商議由地方藩王自行供養其子嗣一事,然後皇上可下恩旨準許其從政,並進入皇家司務院。”
李雲天知道這件事情不好做,不過有些事情必須要改變,否則長此以往將給大明造成極大的麻煩,那些驕奢淫逸、飛揚跋扈的皇族子弟是該到了調教的時候,故而鄭重其事地望著張氏說道,“太皇太後,皇上需要能分憂的皇族子弟,不需要沉迷享樂的皇族子弟,望太皇太後三思。”
“忠武王,你覺得此事該如何實行?”張氏再度點了點頭,不得不說李雲天關於“藩屏中央”的解釋確實很有道理,是一種鞏固皇權的有效措施,可以使得那些懶散淫逸皇族子弟振作起來為國效力。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不僅鞏固了皇權,而且還采取減等襲爵和消減特權的方式消弱了地方皇族對皇權的威脅,使得地方皇族更加依賴皇上,可謂一舉兩得。
況且,李雲天讓輔政大臣們出麵收回朝廷對地方皇族的俸祿,而正統帝再對那些地方皇族降下恩旨,如此一來那些地方皇族即便要恨也是恨輔政大臣,對正統帝唯有感恩戴德。
這件事情說起來挺簡單,可要真正去實施的話就非常不容易,裏麵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因素,太皇太後自然要問李雲天行事的方法。
“稟太皇太後,臣近日在都察院看到多封地方官吏舉報皇族子弟違法亂紀事宜,覺得可讓監察禦史前往一查,待掌握真憑實據後再交由輔政大臣們商議。”李雲天既然提出了針對皇族的建議,那麼自然有解決之法,有條不紊地向張氏答道。
“忠武王,此事哀家就交給你了,如能順利辦成將造福大明江山社稷。”張氏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她現在深刻感受李雲天為何深受宣德帝的信賴,相對於別的隻會提出問題讓宣德帝解決的臣子,李雲天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已經找到了穩妥的解決辦法。
“臣謹遵懿旨,一定竭力而為。”李雲天聞言連忙起身,向張氏躬身說道。
“忠武王請留步。”離開慈寧宮後,李雲天低頭邊走邊想著如何布置對付地方皇族子弟事宜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一個有些尖細的聲音。
“金總管。”李雲天聽到聲音後知道是誰,停下腳步後笑著轉身向快步趕過來的金英說道。
“王爺,今日之事多謝王爺施以援手,雜家記在心裏了,以後如果有用到雜家的地方王爺盡快開口。”金英來到李雲天身旁一躬身,低聲道謝,李雲天先前在太皇太後麵前支持保留除十三布政使司鎮守太監以外的鎮守中官和鎮守太監,這份人情金英以後肯定要還。
“金總管言重了,大家都是給皇上效力,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李雲天聞言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絲毫也沒有居功的意思,這使得金英不由得對他好感大增,所謂患難見真情,現在內廷所處局勢困頓李雲天此事加以援助無異於雪中送炭。
“後會有期。”金英並沒有跟李雲天多聊,隨後向李雲天一拱手,領著身後的內侍急匆匆離開了,免得與李雲天過多接觸後召來非議。
李雲天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不動聲色地快步向宮門行去,由於臨近南下平定倭寇因此現在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忙得可謂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