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與健康365問15(3 / 3)

(1)發育和營養不良:感染越早,症狀越重。早孕期感染可導致小兒畸形,如前額突出、鼻塌、眼裂小、鼻小、人中三角形、消瘦、貧血、嗜睡、易被激惹和頭發稀少。

(2)機會性感染:以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占首位。表現為卡氏肺囊蟲所致的間質性肺炎、低氧血症、杵狀指、發紺,腦X線片示網狀或結節狀浸潤。其次為念珠菌(鵝口瘡、肺炎)、肺炎球菌、革蘭陰性菌(中耳炎、肺炎、敗血症)感染。慢性單純皰疹潰瘍也比成年人多見。

(3)反複或遷延腹瀉:腹瀉久治不愈,占60%--70%,是引起營養不良原因之一。肝脾及全身淋巴結腫大是特征性表現。血小板減少也是小兒艾滋病的一個主要血液方麵的特征。

284.艾滋病有哪些治療方法?

(1)抗HIV的藥物:常用的有4種:疊氮胸苷:是逆轉錄酶抑製劑。主要作用於HIV的複製,本藥已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首先批準用於臨床。它可提高淋巴細胞數量,減緩疾病的病程,延長患者的存活率,減少條件性感染,降低殘廢率。主要毒不良反應是骨髓抑製、全血細胞減少而導致繼發感染加重,此外還能引起藥物熱、皮疹等。多數學者主張300--600毫克/天;兒童劑量:年齡3個月以上者每6小時給藥一次,每次180毫克/平方米體表麵積。

雙脫氧肌苷:是逆轉錄酶抑製劑,作用與疊氮胸苷相同。其不良反應包括周圍神經病、胰腺炎及腎髒損害,因此治療前必須常規檢查有關項目。劑量為150--300毫克,每日2次口服,兒童劑量為25--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

雙脫氧胞苷:也是一種逆轉錄酶抑製劑,可使患者血清P24抗原減少,CD4細胞數短暫升高。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主要有皮疹、口炎、周圍神經病等。常用劑量為0.75毫克,2--3次/天。雙脫氧胞苷單用作用並不優於雙脫氧肌苷和疊氮胸苷,所以常與之聯合應用。

同他天定:是一種新的逆轉錄酶抑製劑,作用與雙脫氧胞苷相近,能增加CD4細胞數。

上述四種逆轉錄酶抑製劑,可選用2--3種聯合應用,以增加療效,減少用藥劑量,從而減少毒副反應。

(2)中藥治療:可用紫花地丁、丹參、人參、黃芪、熟地等。亦發現一些中藥對某些條件致病菌感染的病原體有抑製作用,能控製其感染。如帶狀皰疹用龍膽瀉肝湯、白色念珠菌病用苦參等。大多數艾滋病病人還可以根據具體臨床表現辨證論治。

(3)免疫調節劑:幹擾素具有抗病毒複製和免疫調節作用。幾種幹擾素中以α(阿爾法)-幹擾素作用最強,用量300萬單位/次,皮下注射,每日1次,2--4周後改為3次/周,每療程2--3個月。主要不良反應有流感樣症狀、胃腸道不適及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介素:250萬單位/天,連續靜脈滴注24小時,每周5天,共4--8周。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加,改善機體防禦能力,減少條件性感染。

285.艾滋病患者需要注意什麼?

據統計,成人艾滋病的病死率第一年為65%,第二年的累積病死率為75%以上。因為艾滋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疫苗正在研製中,所以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9個方麵。

(1)要了解艾滋病的傳染途徑主要為吸毒及與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故要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

(2)提倡使用避孕套。

(3)使用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製品時必須經HIV檢測。

(4)應對提供血、器官、組織及精液者進行HIV抗體檢測,抗體陽性者禁止作供者。

(5)不共用針頭及注射器,針頭、注射器及手術器械必須嚴格消毒,有條件的地方用一次性的針頭及注射器。

(6)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有可能被血液汙染的物品。

(7)患艾滋病或感染HIV的婦女應避免妊娠,出生的嬰兒應避免母乳喂養。

(8)醫療衛生人員在接觸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之血液、體液時應注意防護。

(9)加強國境檢疫,嚴防艾滋病傳入。

286.尖銳濕疣是怎樣傳播的?

尖銳濕疣又名生殖器疣、性病疣等,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早在公元2世紀就有該病的記載,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生殖器和肛門部位的表皮瘤樣增生。

尖銳濕疣的發病率在全世界逐漸增高。我國在建國初期尖銳濕疣極為少見,近年來,迅猛增加,僅次於淋病,居性病發病率的第2位。多見於性活躍的中青年人群,發病高峰年齡為20--25歲,兒童肛門生殖器疣也在增多,各年齡段兒童均可發生,主要發生在外生殖器及肛周。

尖銳濕疣的病原體為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電子顯微鏡下,該病毒呈球形,是最小的脫氧核糖核酸病毒。與其最為相關的是HPV6、HPV11、HPV16、HPV18等幾種類型。病毒在被感染的皮膚黏膜局部複製、繁殖、播散,造成臨床所見的病損。尖銳濕疣的潛伏期約3周至8個月,平均2.8個月,HPV病毒一般通過皮膚黏膜微小損傷部位侵入。尖銳濕疣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所以不潔性行為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與患有尖銳濕疣的人性交,不論男女,會有60%--70%的人受到感染。嫖娼、多個性夥伴、性交年齡過早等都是造成尖銳濕疣傳播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另外,如果使用了患者汙染過的用具,如毛巾、內褲、便盆等,也可能被傳染。

對於陰部潮濕不潔、分泌物多而又不注意衛生的人,尖銳濕疣最易發生。所以包皮過長、都是本病的易患因素,因為潮濕溫熱的環境有利於病毒的生長和繁殖。應用免疫抑製劑的患者或HIV感染者也易發生尖銳濕疣。

287.尖銳濕疣有哪些主要症狀?

病損為乳頭狀增殖,多呈密集的疣狀突起。男性好發於冠狀溝、包皮、陰莖頭、係帶、尿道口、陰莖體、肛周和陰囊。初起為淡紅色丘疹,漸增大、增多,融合成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增生物,形態大小不一,通常1--4毫米,最大15毫米或數厘米,多發丘疹可融合成片或斑塊。繼發感染後可有惡臭。尿道內尖銳濕疣可引起血尿、尿路梗阻等。約70%的病人無任何並發症狀。

部分病人沒有典型的尖銳濕疣,而表現為亞臨床感染或潛伏(隱性)感染,此類患者可無症狀,通過性接觸而傳染他人。雖然肉眼未見疣體,但組織病理形態上有尖銳濕疣改變。

部分病人可表現為巨大型尖銳濕疣,主要發生在陰莖,好發於陰莖頭和包皮,黏膜色或淡紅色扁平狀菜花樣腫物,形狀巨大,形成潰瘍,侵入較深組織,少數可發生惡性病變。

尖銳濕疣易複發,常是由於亞臨床感染的再活動,也可從性伴處再感染。尖銳濕疣與尋常疣不同,會發生惡變,與生殖器癌關係密切。

288.尖銳濕疣需與哪些疾病區別?

根據不潔性生活史和典型的生殖器部位的乳頭狀、雞冠狀或菜花狀物,結合實驗室檢查,尖銳濕疣容易診斷。需與下列一些疾病區別。

(1)生殖器癌:常形成潰瘍,有明顯浸潤,必要時做組織病理檢查。

(2)扁平濕疣:屬於二期梅毒疹,是扁平而濕潤的褐色或淡褐色丘疹,表麵光滑,成簇分布或融合成斑塊,無蒂,較尖銳濕疣濕潤,可有潰瘍。病損處可查見大量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學反應強陽性。

(3)鮑溫樣丘疹病:本病與HPV感染有關,男性發生在陰莖頭、陰莖或陰囊。皮損為黏膜色、淡褐色或深褐色扁平丘疹,直徑2--10毫米,組織學表現類似鮑溫病。

(4)陰莖珍珠樣丘疹:常發生於青春期後,以20--40歲為主,為白色、膚色或淡紅色珍珠樣小丘疹,直徑1--2毫米,圓錐形、球形或不規則形,成行或數行排列在冠狀溝,可部分或完全環繞陰莖頭。

(5)皮脂腺異位症:發生於口腔、陰莖頭、陰唇黏膜,為黃色小丘疹,組織學表現為皮脂腺小葉。

(6)生殖器汗管瘤:為與皮色相同的多發扁平丘疹,常位發於陰莖,可通過病理組織學鑒別。

289.如何治療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以局部治療為主。根據皮損大小、多少、生長部位選用藥物、激光、冷凍、電燒灼治療或手術切除,以上方法可聯合全身或皮損內注射幹擾素治療。

(1)局部藥療:0.5%足葉草毒素:外用,每日2次,連用3天,重複療程需間隔4天。20%足葉草酯酊:外用,每周1--2次,注意保護周圍皮膚和黏膜,擦藥2--4小時後洗去。80%--90%三氯醋酸:外用,重複用藥需間隔1周。5%5-氟尿嘧啶軟膏:外搽,每日2次至皮損消退。3%肽丁胺霜:外用,每日2次。10%鬼臼脂:外用,每周1--2次,治療4次後仍沒有反應時應更換其他方法。

使用外用藥時,要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組織。足葉草毒素、足葉草酯酊、5-氟尿嘧啶有致畸作用,禁用於孕婦及嬰兒。

(2)去降治療:冷凍療法:以液氮或幹冰冷凍,適用於外生殖器疣、肛門疣、尿道口疣。治療1--3次。治療費用低,不需局部麻醉。激光治療:一般采用CO2激光等,需局部麻醉。電燒灼治療:較廣泛采用,需局部麻醉。手術治療:一般用於較大的尖銳濕疣,複發率較高。

(3)幹擾素:幹擾素(IFN)是一組生物活性蛋白,有α(阿爾法)、β、γ三種類型,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調節作用,作為輔助治療。α(阿爾法)-幹擾素:100萬單位幹擾素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周3次,3周一個療程。局部注射:將幹擾素直接注射到疣體內,可產生相對較高的濃度,劑量、方法同全身用藥。幹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有寒戰、發熱、頭痛、肌痛、惡心和乏力等。

290.尖銳濕疣患者需要注意什麼?

尖銳濕疣一般預後良好,但極容易複發,不同治療方法的複發率在5%--95%之間。也有部分患者自行消退,消退後部分可轉為潛伏感染,部分可複發。

尖銳濕疣患者在治愈前應避免性生活,以防傳染。進行衛生宣教和性行為控製,防止性亂。注意衛生,預防間接感染。目前正在研製具有特異性的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以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