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絲蟲病:局部橡皮腫明顯,疼痛輕,淋巴結不破潰,可有乳糜尿,血中可查出微絲蚴。
(5)直腸癌:不疼痛性淋巴結腫大,直腸指檢有菜花狀腫物,活檢為惡性腫瘤。
303.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有哪些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四環素0.5克,每日4次,口服,至少3周,直至痊愈。強力黴素0.1克,每日2次,服3周。美滿黴素0.1克,每日2次,服2周。磺胺二甲基異唑1克,每日4次,服3周。紅黴素0.5克,每日4次,共14天。
(2)注入藥液:橫痃可以用針筒穿刺抽吸膿液,然後注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切忌切開排膿。
(3)手術治療:對有橡皮腫和直腸狹窄者,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304.什麼是腹股溝肉芽腫?
腹股溝肉芽腫又稱杜諾凡病、杜諾凡肉芽腫、性病性肉芽腫或傳染性肉芽腫,是一種慢性、輕度傳染的、較為少見的性傳播疾病。由肉芽腫莢膜杆菌感染引起。常累及生殖器或肛門的皮膚及淋巴管,形成無痛潰瘍,並可自身接種。我國至今還未見本病報道。
這種病確切的傳播途徑目前尚無定論。由於它的初發部位在外生殖器,且在夫妻及性伴侶間發病率比較高,所以通常認為主要是通過性行為傳播,而被列為性傳播疾病。因為無性行為能力的兒童亦有患此病者,且通過開放性創傷亦可感染本病,同時感染人群有一定的地區性,所以認為非性接觸也可以傳染本病。有人認為可能為:(1)蟲媒傳染:陰虱可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但未能肯定;(2)自身感染:有人推測肉芽腫莢膜杆菌是一種腸道寄生菌,可能通過自身感染的方式發病;(3)間接接觸患者的衣物也可能引起本病的傳染,但尚未證實。
305.腹股溝肉芽腫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本病潛伏期約8天至3個月,多數於性接觸後1個月發生。損害主要發生在外生殖器(男性以包皮、冠狀溝、陰莖體、龜頭和係帶為主),極少數人可發生在唇、麵、咽喉、直腸、軀幹、四肢等部位。損害部位皮膚出現堅實的無痛性暗紅色濕潤的小丘疹,逐漸發展為直徑約0.5厘米大小的皮下結節,與皮膚、黏膜粘連,繼而發生侵蝕形成潰瘍。根據皮疹特點分為4型。
(1)潰瘍型:生殖器或附近的皮膚、黏膜結節破潰形成潰瘍,潰瘍邊界清楚,呈肉紅色,通常不痛,質脆,觸之容易出血,但無壞死,繼發感染時表麵有漿液膿性分泌物,惡臭,基底肉芽組織增生,呈牛肉紅色,天鵝絨狀,邊緣潛行、較硬、隆起呈滾卷狀,潰瘍匐行,有緩慢向四周擴展的趨勢。由於自身接種,潰瘍病灶周圍可出現散在衛星狀小潰瘍。
(2)肥大型:潰瘍基底部肉芽組織增生隆起,呈疣狀肥厚的乳頭瘤狀,邊緣不規則。此型比潰瘍型肉芽腫型幹燥,潰瘍邊緣部皮膚增厚。肉芽組織內可查到病原體。
(3)壞死型:因繼發梭形螺旋體感染,組織迅速壞死,幾天內發展成有難聞氣味和有觸痛、無硬結的不規則大潰瘍,膿液呈灰白色,可導致生殖器的廣泛破壞。
(4)硬化型:病變區纖維組織過度增生,形成肥厚的瘢痕組織樣隆起,易導致生殖器變形。病變活動時強時弱,潰瘍邊緣垂直,無出血,纖維組織內亦可查到病原菌。
患者一般全身狀況良好,但有6%的患者局部病灶的病原菌可經血液或淋巴途徑播散至全身,血行播散多發生於孕婦。全身播散可累及頭、麵、胸、肝、脾、結腸和附睾等部位,導致係統性杜諾凡病。
306.腹股溝肉芽腫需與哪些疾病區別?
(1)梅毒:主要與一期梅毒硬下疳相區別。硬下疳的皮損數目通常僅1個,如軟骨樣硬結,不痛不癢,其表麵滲出物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後期梅毒血清反應陽性,而組織塗片及病理檢查中無杜諾凡小體。
(2)軟下疳:潛伏期短,2--5天,好發在會陰部位,皮損開始是小的紅色疹子,1--2天就變成膿皰,很快破潰,有灰色或黃色膿液,潰瘍疼痛明顯。膿液塗片可以找到杜克雷嗜血杆菌。
(3)性病性淋巴肉芽腫:主要為疼痛性橫痃,可有“溝槽征”及“噴水壺狀”皮損,其病原體為衣原體。
(4)陰莖癌:陰莖的腹股溝肉芽腫常被誤診為陰莖癌,二者主要依靠病理學檢查來鑒別。
(5)結核性潰瘍:潰瘍較小,其表麵或邊緣處有黃色幹酪樣壞死組織小顆粒,滲出液中可以找到結核杆菌。往往伴有消瘦、乏力、盜汗、低熱等全身症狀。
此外,還需與尖銳濕疣、皮膚阿米巴病、絲蟲病、深部真菌病、嗜酸性細胞肉芽腫、化膿性汗腺炎、壞疽性膿皮病等相區別。
307.腹股溝肉芽腫如何治療?
全身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主要有以下一些藥物:(1)四環素:為首選藥物,0.5克口服,每日4次;(2)複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3)紅黴素:0.5克,每日4次口服;(4)鏈黴素:0.2克肌注,總量為20克;(5)氯黴素:0.5克,每日3次口服;(6)環丙沙星:0.75克,每日2次口服。以上各藥用藥時間不應少於3周,直至病損完全治愈為止,否則易於複發。如果在治療數日後未見好轉,應聯合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治療期間可以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雙氧水等外用藥物保持局部清潔。晚期已形成組織破壞及瘢痕畸形者,應行外科矯形手術。
治療時還須注意以下事項:(1)治療前禁止性生活;(2)患者在出現症狀前3個月內,凡與其發生過性接觸者都要接受檢查,化驗陽性或可疑者必須接受治療;(3)對慢性擴展型患者治療時間必須延長。
腹股溝肉芽腫發展經過緩慢,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不能自愈。不治療的潰瘍向深部進展,可造成陰莖組織殘損。部分病人晚期有肥厚性瘢痕形成,造成外生殖器假性橡皮腫。亦可通過淋巴或血液而傳播到全身其他器官,發生增生性肉芽腫性潰瘍或損害,如麵部、胸部、口腔、肋骨、結腸、附睾等部位均有過報道。可因瘢痕及粘連引起尿道、肛門等處狹窄。少數遷延病例可發生惡液質,因繼發感染死亡。極少數人可能演變成鱗狀細胞癌。
308.陰虱病有哪些主要症狀?
陰虱病是由陰虱所致的一種皮膚病。陰虱寄生在人的陰毛上,長約1.5--2.0毫米,寬約1.5毫米,靠吸血生活,能引起瘙癢性皮炎。
陰虱通過性交直接傳播,也可因接觸攜帶有陰虱的衣褲、被褥及床墊等間接受染。人體皮膚被陰虱叮咬後,被叮處及附近皮膚劇癢,出現丘疹、抓痕及血痂,內褲常有血跡斑點。嚴重者因搔抓刺激可出現外陰部皮膚濕疹樣改變及糜爛、滲液,甚至出現毛囊炎、癤及膿皰瘡等繼發感染。偶爾皮膚上可發生青斑,其直徑可達0.5厘米,呈灰青色,指壓不退色,好發於股內側、腰部及腹部,無自覺症狀,可持續數月不退色。對陰虱叮咬的反應因人而異,一般初次叮咬時並不產生反應,反複叮咬後可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皮疹及劇烈瘙癢。
309.如何治療陰虱病?
陰虱較易根治,夫妻應同時接受治療。可將陰毛剃淨,熱肥皂水清洗,用滅虱劑(如25%苯甲酸苄酯乳劑、1%馬拉硫磷、10%硫磺軟膏、50%百部酊等)外塗,以殺死陰虱及其蟲卵(也稱蟣子),一般每日用藥2次,連用3天。也可使用1%林丹香波,局部外搽,4分鍾後徹底洗淨,隻能用於局部皮膚,不能用於黏膜及皮膚有破潰的地方,防止吸收而導致中毒。內褲及床單均應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