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八章 男性節育與優育(1)
310.什麼是屏障避孕?
屏障避孕是以往外用避孕工具和外用殺精劑的統稱。這類避孕措施是在生殖道局部範圍內,用物理方法(機械阻擋)不讓精子到達子宮口處,或用化學製劑在陰道內滅活精子,或者兩者結合,以此阻斷精子和卵子相遇而達到避孕目的。屏障避孕曆史悠久,發展也經曆了一段漫長的過程。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蜂蜜、堿和鱷魚糞等製成栓劑,置於子宮頸口和陰道內進行避孕,開創了屏障避孕的先河。我國和日本古代的妓女曾用油性竹衣作為宮頸屏障,避免生育。雖然17世紀屏障避孕已在歐洲貴族中流行,但人群中廣泛使用還隻是近100多年來橡膠工業發展以後的事情。20世紀50年代,由於宮內節育器、激素避孕藥等一係列高效簡便的避孕方法迅速發展,屏障避孕法曾一度遭受“冷落”。近20多年來,性傳播疾病猖獗,尤以艾滋病令人毛骨悚然。因屏障避孕是目前惟一的具有避孕和部分預防性傳播疾病功能的計劃生育措施,所以又得到世人的青睞,並有所發展。
311.常用的屏障避孕方法有哪些?
傳統的屏障法有男用避孕套、陰道隔膜、宮頸帽、外用殺精劑(避孕片、栓、膜、泡沫、膠腖)等。如能正確和持續使用這些屏障方法,避孕的有效率高。有些方法對性和諧還能起促進作用。
現代屏障避孕法主要有陰道海綿、陰道套;閥式宮頸帽和凝膠殺精劑等。現代屏障避孕法能避免傳統屏障法的一些局限性,有其獨特優點。目前,人們正在發展新型男用避孕套、李氏(1ea’s)盾、女用避孕帽等一些新的外用避孕藥具。由於這些新的屏障法更為簡便、實用,更易為人們所接受。
312.為什麼屏障避孕兼有預防性傳播疾病的雙重功能?
生育的主要環節之一是精子和卵子能夠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感染性傳播疾病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與性傳播疾病致病微生物(如淋病雙球菌、梅毒螺旋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接觸,尤其是通過性交發生的相互感染。屏障避孕法的避孕原理是在性交中以物理屏障(機械阻擋)不讓精子與卵子相遇,或者以化學方法(即殺精劑)滅活進入女性陰道的精子。物理屏障在阻斷精、卵相遇的同時,也避免了或部分避免了男、女生殖器官及其分泌液的相互直接接觸,也就避免了或部分避免了與性傳播疾病致病微生物接觸感染的可能性。如果采用化學方法,殺精劑在滅活精子的同時,對性傳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也有滅活或部分滅活的作用。因此,屏障避孕法具有避孕和部分預防性傳播疾病的雙重功能。
313.什麼是男用避孕套?
男用避孕套又稱陰莖套,是由乳膠或其他材料(如魚皮、羊腸或麻等)製成的袋狀避孕工具,性交時套在陰莖上,阻斷精液進入陰道,起物理性屏障作用。
我國陰莖套有4種規格:大、中、小、特小號,直徑分別為35、33、31、29毫米。男用避孕套按形狀大致可分為普通形、尖端膨大形、龜頭形、凹凸形、波紋形等。按厚度大致可分為普通型、薄型、超薄型等(通常厚度約0.05毫米,有薄至0.02--0.03毫米者)。按是否含藥物可分為普通型、雙保險型(含殺精劑壬苯醇醚)、保健型(含抗菌、消毒劑)等。按顏色可分為普通型(本色)和彩色型(青、綠、淡紅、乳白、紫羅蘭)等。
陰莖套適用於各年齡段的育齡人群,尤其適合於新婚,患心、肝、腎等疾患的夫婦,變換措施尚處於適應階段以及有可能感染性傳播疾病(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者。少數陰莖不能保持在勃起狀態者不宜使用陰莖套;少數對乳膠過敏者不適合應用乳膠陰莖套;少數對殺精劑過敏者不適合應用雙保險型陰莖套。
314.使用男用避孕套有哪些注意事項?
(1)每次性交都必須使用,每次性交開始時就必須戴上,不要等到有射精感時才用,因射精前常有少量精子隨分泌物排出,易發生意外妊娠。
(2)每次使用新套,且必須檢查包裝盒上的有效使用日期。
(3)一旦開封,就要使用,即使不用,也要扔掉。因菲薄的乳膠製品暴露於空氣、陽光下或在溫熱的作用下,強度很易減弱。
(4)撕開包裝前,要把避孕套輕輕擠向一邊,避免撕開包裝紙時刮、劃破避孕套。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指甲或戒指無意中的刮或劃破。
(5)陰莖套前小囊是貯藏精液用的,不要套在陰莖頭上。
(6)通常不需加潤滑劑(因包裝時已加入潤滑矽油)。尚需另加者,應使用水溶製劑類,如甘油、蛋清、K-Y膠腖等。
315.男用避孕套的有效性如何?
綜合國內外研究,到目前為止避孕套是最有效的避孕方法之一。如果堅持並且正確地使用,100對夫婦一年中發生意外妊娠不會超過3例,含殺精劑的雙保險型避孕套,100對夫婦一年中意外妊娠的發生不會超過1例。上海市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對使用避孕套6個月至26年的582對夫婦進行調查,表明每100對夫婦一年的意外妊娠約6--7例。這些意外妊娠約半數是因為沒有堅持每次性交都使用,少數是使用中有失誤。
316.男用避孕套預防性傳播疾病的有效程度有多大?
目前的避孕套大多以乳膠製造。未破損的乳膠能有效阻擋性傳播疾病病原體和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穿透。實驗室和臨床研究發現:將避孕套放大2000倍,未發現有微孔;用電子顯微鏡放大30000倍,能觀察到艾滋病毒微粒時,甚至當避孕套被擴張時,也未觀察到有明顯微孔。模擬性交性興奮時避孕套所承受的壓力,進一步證實未破損的乳膠能防止性傳播疾病病原體通過。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堅持使用避孕套,感染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可能性會減少一半。
317.男用避孕套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除避孕、預防性傳播疾病等功效外,男用避孕套尚有以下有利之處。
(1)有些男性早泄,妻子很少能達到性高潮。使用避孕套,性交時間可延長,妻子也易獲得性滿足。
(2)少數女性對配偶精子或精液過敏,性交後發生風疹塊或其他變態反應,陰莖套能避免這類過敏反應。
(3)某些女性不孕症是因體內產生了抗精子抗體。這樣的夫婦如果應用陰莖套3--6個月,可使抗精子抗體水平降低。此時,選擇妻子排卵期不用避孕套同房,可能獲得受孕。
(4)長期應用避孕套,可減少盆腔感染性疾病,也可減少妊娠宮頸炎,預防宮頸間變,從而減少宮頸癌的發生。
(5)妊娠晚期性交,使用避孕套,可減少精液汙染羊水的可能性。
因男用避孕套需在性激活過程中使用,故陰莖不能持續勃起者,或中年以上性功能趨於下降者,使用時可能發生戴套後難以勃起的現象。
318.對避孕方法的認識有哪些誤區?
(1)第一次性交的女性不可能懷孕:不對。性交中沒有“免費試用”的機會。
(2)月經期間不可能懷孕:不對。雖然在月經周期的這段時間中懷孕的機會很小,但仍有女性在此時懷孕。
(3)性交前自慰至射精,射精精子數減少不會懷孕:不對。精子數仍然足夠造成懷孕。
(4)女性性交後跳躍一陣,她就不會懷孕:不對。在無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性交之後,跳躍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身體運動都無法減少懷孕的危險。無論對方射精時女性是站著還是躺著,精子都會在射精90秒內到達子宮的入口--子宮頸。
(5)女性在性交前洗一個熱水澡可以減少懷孕的危險:不對。熱水澡根本沒有避孕的作用。
(6)女性必須在性交中達到高潮才會懷孕:不對。在無保護的性交中,無論女性是否達到高潮都有可能懷孕。
(7)在口交中吞下精液的女性會懷孕:不對。吞下的精子是無法到達子宮的。
(8)體外射精女性就不會懷孕:不對。精子有可能進入陰道並繼續向子宮運動。
(9)性交後灌洗,防止懷孕:不對。灌洗並非有效的避孕措施,而且會引起陰道感染。
(10)還沒有開始月經來潮的女孩是不可能懷孕的:不對。在青春發育期,女孩可能在初潮前就開始排卵。
(11)體內射精後,女性馬上排尿不會懷孕:不對。尿液是從陰道上方的尿道排出體外的,因此不會衝走精子。
319.什麼是絕育術?
通過手術或手術配合藥物及其他生物材料等人工方法,使育齡夫婦永久節育,稱為絕育術。絕育術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阻斷女性的輸卵管或男性的輸精管,使精子和卵子無法相遇,從而達到不再生育的目的。
絕育的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時代。他主張對患有精神病或癲的婦女行永久性節育術,以免把這些疾病遺傳給後代,影響社會。在近代,1823年Blundell提出,為了避免剖宮產後再次妊娠,提倡在剖宮產同時進行輸卵管結紮。1881年Lunglen正式報道,在一位第二次剖宮產婦女身上用粗絲線結紮了輸卵管峽部。
在近代絕育術發展的100多年曆史中,隨著手術技巧的發展、新型醫療器械和生物材料的大量出現,絕育方法多達千餘種,而且新方法還在不斷問世,絕育術已成為現今避孕節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於節育效果可靠,絕育術已為世界各地不希望再生育和不宜生育的夫婦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