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廣告超市:隻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3 / 3)

注意有一句口號叫全球一體化(我們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早幾年我們很佩服那個拒看《泰坦尼克號》的韓國妹妹,現在也佩服;但另一句口號是消費就是愛國,話是重了點,意思全明白。

隻選對的,不買貴的

廣告的要義之一是在宣傳自己的同時,不能貶低其他的產品。而此廣告的後半句“不買貴的”就巧妙地打擊了一大批。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定位策略。因為“對”的隻有(模特)手裏的那一種,而“貴”的你就可自己去聯想了。那麼何為“對”呢?有可比性的一點就是便宜,如同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一樣。俗有俗的好處,便宜就是對,便宜就是好,而有的則喜歡打品牌,品牌就是一切,如前麵所提“嘉士伯啤酒”就是一種,它不會說好喝就行,而是要強調喝的是什麼。如果馬尿牌是世界名牌,那肯定也是飲者如蟻,這是各打各的牌子,即所謂什麼階級說什麼話,而商家是最能搭準消費者的脈搏的,某飯店門口一橫幅,俗是俗了一點,但很實在--吃家常菜看現代舞拿大禮包。

什麼樣的檔次你一看就明白。

續貂愛好者,如筆者,忍不住要提升他們的檔次--吃大閘蟹看芭蕾舞拿VP卡。既對又貴,不亦樂乎。

女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暫不考慮廣告層麵的含義,你能不能從中讀出一點點女人的自戀情結。自戀,正是這幾年女性新銳作家的一個共同主題,名義上是女權,實際上自戀。那些在這個物質世界上得不到愛的女人,就隻能從語詞的精神世界裏尋找安慰;如果要複古,暫時就到張愛玲為止,也能讀出這種梅雨天的味道。

看一看曆史,中國雖不盛行什麼女權主義,但對於男女平等卻一向是很重視的。建國初就提出了“男女各占半邊天”這麼一個給全體女同胞們長臉的口號,緊接著就有了婦聯,全國的婦女都可以把那裏當成娘家,上裏頭哭訴去,而男士止步。一個電視劇突然在某晚像拉肚子似地連播六集,後來才知,因某地婦聯告狀,此劇要禁播,所以趕著播完,可見不是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而是全社會都要對女人好一點。當然了,矯情誰不會呢,這個藥那個片的,“其實男人更需要關心”的陳詞濫調也屢見不鮮,男人也很合潮流地自戀起來了。自戀誰不會呢,它的另一半就是自虐。

洗洗睡吧,它是一種香皂的廣告。

你今天洗頭了嗎

跟遍地的濯足館、中藥泡腳相映成趣,真是從頭到腳的關懷。這句話出現在大燈箱和出租車上,不僅僅是推銷某洗發水,而是以某健康協會的名義在宣傳“洗頭”的好處。好處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因為每天洗澡可能還與國情不符,但每天洗發總可以做到吧(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而且如此大的明亮的燈箱廣告,也避免了“洗頭”容易讓人想到曖昧的地方去。因為要照那種思路,每天洗頭也是做不到的,除非某君有特殊癖好。一個是頭,一個是腳,現在都可以公共亮相登台入室,但人體的中段卻往往被忽視了——“你今天洗屁股了嗎”——難道不重要嗎?

不要走開,我們馬上回來

後麵要播廣告了,又不想讓你調台,所以出如此的安民告示。聯想到《閃閃的紅星》的時代,紅軍一再跟老百姓講,我們會回來的,所以潘冬子才會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臘月盼春風。如此類比,不是說把廣告跟胡漢三之流相提並論起來了,有些廣告還是很好看的,倒是有些電視劇,忍不住人要走開。“我們馬上回來”,也意味著廣告時不時地要來,像《還珠格格》類的,被拆得支離破碎,這又反證了收視率之高。模仿一下哈姆雷特的口氣,走開還是回來,還真是個問題。

有千金是福氣

開始以為是計生口號,什麼生男生女一個樣,女兒也是傳後人。後來看牆上的內容,才知是宣傳一種叫千金的婦科良藥,是中藥,所以要大力宣傳。當然為了突出千金的作用,為了烘托氣氛,自然要陳述一些婦科常見的病症,什麼增多,什麼減少之類的。不過選擇這樣一句在百姓中的口頭語也算是替計生部門做了好事,可見創意者深諳民意——城裏人口語中有一種輕男重女的趨勢——生兒是套牢,生女是福氣(不知真假)。當然福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求的是一種叫千金的中藥——沒有廣告之嫌疑吧。

幹什麼都有勁

一種藥治一種病,能包治百病的隻有老軍醫等江湖郎中,比如萬艾可,它又隻能治男人的一種病,且還治不了心病。現在公共汽車上的廣告說,有一種藥吃了之後“幹什麼都有勁”。你仔細一想這挺可怕的,幹工作有勁當然好,但下了班你還幹,單位也煩你的,因為沒那麼多事可幹,還浪費水電又於安全不利;如你業餘有“鬥爭”的愛好,跟天鬥跟地鬥都鬥不過之後,突然想起來要跟人鬥,那誰又吃得消?此廣告的本意或許是幹某一件事有勁,但這某一件事又不能明說,雖然大家心裏都可比附意會。不過有人會說,有勁總比痿著要好,有了勁女人會說你好我也好。不少運動類飲料又都是衝著“勁”而去的,連電池都叫勁霸。

今年過年不送禮、送禮就送XXX

作為一種廣告策略,請大山和網絡英雄薑昆搭檔且先拒後收先抑後揚也算是一種創意。凡有送禮和收禮經驗的人都有體會,開始總要客氣一番,然後就笑納了。這跟老外在電影裏的情形大為不同,人家一看到禮物就會蹦起來的,即使是一朵花,一個絨毛玩具。人家可能是禮輕情義重,而在我們這是禮重情義輕,有的根本是無情無義,隻不過有事相求,隻不過這一切都將作

為堂證供詞。對這句廣告詞的解讀,或許也能這樣——今年過年不送禮——既然送來了,那麼拿回去也挺麻煩的;而送禮隻送XXX,有時還不免叮囑一句:絕對正宗的,請放心——這裏傳達出的社會信息夠社會學家研究一輩子的。

你知道“清嘴”的味道嗎

大凡口香糖之類的廣告,在咀嚼之後總要嘴對嘴人工呼吸似的往男女關係上引,這一句廣告語,故意用諧音加上模特的表情,給人誤會又豁然開朗——大家都知道這種玩笑是怎麼回事,連5歲小孩也知道,而且這總比不少不知所雲的廣告要好——如,女人對男人的要求,就是男人對西服的要求……這有點朦朧詩的味道了。由這個廣告可給人不少啟發,下一次搞個“接吻”“做愛”的產品,用諧音之法,相信也會頗受歡迎的。隻是廣告創意中,隻有第一沒有第二,就像人們常說的網絡經濟。

一見好心情

李玟關於非常檸檬的一個廣告語,因為又唱又跳扮相又酷又靚,所以就被人記住了。當然在2000年一見好心情的事有很多,如西部要開發、物價沒有太漲,環境保護得到重視,大學升學率有所上升,自然災害不是很多;而心情不好的也有,如人禍比天災要多,房價居高不下,交通狀況沒有好轉,體製改革沒有明顯進展,貪官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如此等等,在希望和失望中,我們的心情有時像另一首歌所唱的那樣,不好不壞,就這樣我們邁進了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