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媒體用來提醒讀者注意的一種手法,並未真的有什麼關鍵,比如春秋時裝的“關鍵詞”無非還是露臍露背等一類貨色。而在外國電影譯介時,更是標上——色情/陰謀/同性戀等,這等於是一種觀賞提示。與此相應的還有“搜索”一詞,本來都是電腦網絡用詞,現在用於平麵,也算是一種提醒,讓大家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拋掉垃圾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但此種詞用多了,也是垃圾之一種。
WTO
這個詞出現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但在今年,它出現的位置是作狀語用,即“隨著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們怎麼樣怎麼樣”,而在此之前則作主語的多,如“WTO將給中國電子工業帶來什麼”,諸如此類的報告會已經不少了,而談判中各種實質性問題也已解決了不少,隻是狀語還是狀語,沒有改變它的位置。另,此類英文簡縮詞彙如今也越來越多,如CD、VCD、DVD和DNA鑒定等。看這種詞多了,也能得出印象一二,一它是好東西,但可能是盜版貨;二它可能很便宜但會衝擊民族工業。
網絡股
網絡一跟股市聯係起來,就是一個泡沫——有人就這樣斷言。所有炒股票的人都想賺錢,所有搞網絡的人眼睛都盯著上市,哪怕借腹生子借殼上市,借什麼的都要上市,仿佛上市就是賺錢。但是利空的消息不斷從海外傳來,讓人忐忑不安,即使那些持高新(科技)股的人也開始懷疑自己了。在中國,你要想炒好一隻股,要麼學提菜籃子的老太太,一有菜銅板進帳就開始逃;要麼你有內線在“做”,否則不管什麼股,套牢的時候永遠要大於春風得意的時候。
悉尼奧運會
從一開始的低調減員反興奮劑到最後一舉奪得28塊金牌並躋身第一集團,這屆奧運會成為“假日經濟”之前真正的節日。從媒體看,相對理智和低調,不是一味煽情奢談精神,這樣常人就能接受了;從前方看,代表團計劃外金牌的奪得以及澳洲華人的熱情等,都是文火燉老鴨,很有回味的。而且人們普遍認為這對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大有益處。當然也有不少遺憾之處,像遊泳的全軍覆沒,像田徑的越來越弱,好不容易奪得一塊金牌又差一點要大唱“集體主義”讚歌,像女排和女足最後都隻有“精神”而沒有技術等,還是反映了體製所帶來的一些問題。
興奮劑
不完全跟奧運有關,就是一般洲際比賽也有興奮劑檢查,比如曾傳出乒乓球選手劉國梁的興奮劑檢查事件,說是曾對他造成巨大壓力,後來才知道輸球還是技不如人。中國某些項目的選手服用興奮劑本來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一些教練比如遊泳教練嘴硬就是不承認(遊泳教練說話都跟打機關槍似的),這個責任不是哪一個人能承擔得了的。後來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態度很明確,一個字:反。再不反就要被開除出某些協會的會籍了。本屆奧運會前,馬家軍神秘消失在多巴訓練基地,一個隊員也去不成。這樣倒不是就能推論馬家軍全服用興奮劑了,這隻是表明我們的一種態度,我們寧可全軍覆沒,也要換個清清白白,這多好啊!
不過這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帶薪休假
一種拉動消費的方法。國人一年忙到頭,有時連國定休假日都要加班,不是為了加班費,而的確忙,文山會海,跋山涉水(對一部分人來說已意味著公費休假);更不要提年休假了。不去花錢或曰沒有時間花錢,這是一種現象。但是這部分人把錢給屯起來了。這起碼給人一種印象,這部分人特有錢。我們也常聽說人家老外工作的時候拚命幹,而玩的時候盡情玩,我們現在特想跟老外看齊。所以會帶出不少鼓勵消費的方法。另外旅途應該是個出故事的地方,有人說國人太板,隻知道老婆孩子熱炕頭,或者隻知道搭長城等簡單的娛樂,可能是跟國人少旅行有關。
假日經濟
國家規定從2000年勞動節起,“五一”“十一”均為放假三天,這樣再加上前後兩個雙休日,七天長假就誕生了。而在此之前,有關部門對於帶薪休假的動議也頻頻見報,目的隻有一個,拉動內需。據媒體報道,“五一”期間,隻要是個景點就到處人滿為患,乘車難上廁所難住宿難,特別是後一點幾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於是為了迎接假日經濟的再一次到來,各地到想盡辦法,像杭州都開出了家庭旅館,但國慶的假日經濟並未人們所想像的那樣火爆,家庭旅館大都成了擺設。於是有人說了,都是媒體給炒壞的,五一節這樣“鬧猛”,所以大家隻好呆在家裏了。後麵幾天倒真有媒體拚命地想拉動,但為時過晚。於是更有人感歎,這假日經濟會不會又是一個泡沫?不過老百姓想得也簡單:水果什麼的也有個大年小年的,這假日經濟怕也是這樣吧。
庫爾斯克號
前蘇聯切爾諾貝裏核電站的核泄漏,曾經驚動世界,俄羅斯這樣的事情也總是不少,所以當他們的庫爾斯克號全體沉沒之時,整個俄羅斯和全世界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但媒體卻說,普京的形象也隨著潛艇一起下沉了。這肯定是比泰坦尼克號更悲壯的事件,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不是簡單地用“事故”兩個字可以概括的,因為涉及到核機密,所以整個援救打撈工作顯得很遲緩,有人說這也是一種官僚體製的反映。
常德劫案
凡涉及搶劫銀行皆是大案,而湖南常德的犯罪團夥以殺人多手段凶殘而見“長”,所不同的是,本次常德劫案因為公安部及時在全國的媒體上發布通緝令,所以整個追逃戰役幾乎是和媒體的報道同步的。有人不高興,說那罪犯看到報紙不是更容易躲起來了嗎?然而人民群眾看到報紙不也更心明眼亮覺悟高了嗎?媒體同步參與事件報道的做法,美國審訊辛普森案早就有過先例。倒是有的媒體報道主犯有幾個女人之類的文章,顯得稍微有點離譜了。不過你想想,那些警匪片、槍戰片基本也離不開(子)彈頭和枕頭,所以你還不能怪媒體品位不夠高。
可錄以下備考的一點是,常德劫案被列為共和國第一大案,而偵破時間僅為20天。
拍賣
耳邊常聽說某某被拍賣了,拍了多少多少錢;電視上也見拍賣師數數敲錘的鏡頭,覺得很酷。而至於拍高拍低,據說跟拍賣師的現場把握很有關係。而普通讀者隻會關心幾個問題,一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二是退休職工的權利保障問題。想想國家也夠累的,不把你們“賣”出去,家裏沒飯吃了——一想到這樣樸素的道理,我們就不要爭論姓社還是姓資姓公還是姓資的問題了。
峰會
港台用語即首腦會晤。高手碰撞,電閃雷鳴;巨人握手,暗中較勁——這就是峰會?為什麼這樣叫,每人都是一座山,此峰看彼峰,峰回路轉;每人自成一山頭,山頭與山頭碰麵便叫峰會。看看報紙峰會還真不少,國內有五大網絡高手作武林高手比武狀,在杭州惺惺相惜地峰會了一回,請金庸金大俠作評點,一時成為美談;而國際上的峰會又多得不得了,一是固定的,雙邊多邊地區框架協定(像木匠開會),二是臨時的,如巴以又發生衝突了,那些雙邊的高層領導人包括美中在內的西方首腦就要峰一次了。
另,峰又叫波,波就是女人胸前那兩點的俗稱,峰豐相通,全民豐乳運動在這一年仍方興未艾。據說,還有人想搞偉哥峰會,後改名。
韓流
跟下圍棋無關,圍棋有宇宙流而無韓國流。現在我們說韓流,其實有兩個意思。
一是韓國影視劇突然火爆市場,這是前幾年迷日劇的延續,韓國電影我們能見到的大約有《生死諜變》《八月照相館》、《飛天舞》等。東方極純粹的那種表現方法,或許工作和功課累了的人是需要這種輕鬆和放鬆的。而且我們所能引進的也隻能是這種東西;
二是由上海中學生韓寒所引發的韓流,理科都開紅燈,卻寫作出版了長篇小說《三重門》和《零下一度》,一時成為中教界和媒體的焦點。這裏涉及幾個問題,一是如何看待培養人的標準,確切地說如何對待有殘缺的天才;二是如何引導青少年往正確的路子上走,三是學校教育往何處去。
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網上名言。最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虛擬。因為它有距離呀,距離大到了沒有距離,沒有了性別之分年齡之分黨派之分職業之分地域之分,威脅也就不存在了。這跟國與國的雙邊關係及地區衝突的危害性是同一個道理。由這句話還可推斷出不少其他意思,比如,那個在台上作報告者,說不定就是一條狗,白天舔比他更高的官員,晚上舔用錢買來的女人——也許有人認為這話太俗,但是“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論斷,證明了人性的多種可能性,也就是說,心理距離並非長江天塹,而完全可以是一橋橫跨南北的。但前提是,你要準備做一條狗,再起碼也要人模狗樣。
人心隔肚皮
人心隔肚皮,誰心裏沒有一本帳呢——常聽到這樣的台詞,如果這是一對革命夫妻,還會有更精彩的——我把我知道的都咽下去帶給馬克思了,希望你能諒解。
這是臨終贈別,也是枕邊物語之一種。我們知道,有關方麵對領導幹部的配偶和子女經商等有所規定,以限製某些領導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給子女等以方便。但是如果我們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看,有的幹部寧要“人性”不要“黨性”,這你怎麼辦?世界之大人員之雜,有人心隔肚皮的,也有同穿一條褲,建立攻守同盟的,而這背後的原始驅動力,並非理想信念,而恰恰就是利益。
麵對麵,背靠背
甩同名電影,一個縣城文化館裏的一點破事,勾心鬥角,可以作為辦公室故事的範本之一。可以有多種理解。
麵對麵,這不是說主持人和觀眾麵對麵,而是指同事間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也看不出個究竟來。為什麼,因為沒感覺呀,這感覺不是說愛情什麼的,而是指人心不可測,誰都不敢交心交底。
麵對麵的另一意思是指“公開公平公正”這三公,這是政治術語,即一些事當麵跟你講清楚。
背靠背,可理解成大家都是貼得很近的,是一種利益的共同體,就像連體嬰兒似的密不可分;也是指一種考察人的方式,其中有一項就叫無記名方式,即不公開的但據說又講公平公正的方式。
辦公室故事
一般意義上的辦公室故事有幾個版本。
一是屬於男女私情類的,近水樓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一種地域距離上的優勢,窮追猛打,連上食堂聽報告都不放過,這便容易撮成一段婚戀,用最俗的話說就是緣。雖然天涯何處無芳草,但窩邊芳草萋萋,倩影翩翩,為什麼要舍近而求遠呢。遠有遠的浪漫主義,可以煲長話可以鴻雁傳書可以伊妹兒,近也有近的現實主義,吃飯分房今後入托什麼都有個便宜和照應;
二是街道菜場的一個縮影,仍有張三長李四短的議論,且是帶有功利色彩的,無非是誰帶長誰成了主任科員或調研員,誰又在外麵請客還到歌廳裏搞瀟灑還把發票拿到單位裏報銷了——有的屬於一地雞毛,有的則是反腐倡廉生死抉擇;
三是隔牆有耳。上午在A室議論的,下午就被B室的同誌知道了;或者說董事會或常委會討論的方案未有定論下麵早就傳開了。所以在看到機關距離遠的一麵的同時,也要看到近的一麵,有的時候會近到咬耳朵。
好朋友不能共事
好朋友之好,一是在於雙方不會有細枝末葉的利益衝突,二是大可以縱論天下事,小可以褒貶單位裏的狗男女,所謂共同的情趣愛好也就這樣形成了,或者這是一個廣義上的利益共同體,一個場一個圈子。以前大家庭裏的兄弟就不能這樣了,因為有利益的衝突,往往會禍起蕭牆。現在再來說好朋友不能共事,也是這個道理,因為相距太近了,容易看清彼此身上的弱點。這個時候自己或他人也是狗男女中的一個,那就沒有什麼好說了,甚至以前大力渲染的桃色新聞也不過爾爾,何況好朋友之間知根知底,成為同事,難免有個製度上的約束,情和理就會衝突,這個時候要共事就難了。共事的原則是,隻有一個人成為主人,其餘則做奴才,開口閉口“喳……”。
害人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前一句基本是廢話,因為即使害了人,一句我不是故意的也就很輕飄飄的過去了,而後一句才關係到主旨——防人之心,這可以說是中國人為人處世幾千年的基本原則,與此有關的很多名言警句包括什麼家訓之類的都是耳熟能詳的,就從我們幼兒園孩子的——不要跟陌生人講話,他們是大灰狼,諸如此類的就可以領教了。既然已經以防為主了,那麼戒線已經在了,我們所說的心理距離就是這個東西。今天我們說中國人內向,中庸,創造力不夠,這差不多的毛病也是從基因那兒遺傳過來的。以防為主,本身就是取守勢的,而“害人”如果有主觀動機,那倒是攻勢的,可惜就是這一點“美德”在各種名目的“運動”中也殆失得幹幹淨淨。
此語也可作安全套的廣告語。
圈子
或叫場,有時也叫沙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圈。醜而溫柔的趙傳所唱的歌中就有這樣的意思。圈有氣味圈有死黨圈有生死之交。一個圈就是一個小社會,一個圈就是一個酒吧,一個圈就是一樁買賣,一個圈就是一個心理磁場,像電台經常所說的,熱力磁場。如果用到社交場所,即圈外的人總想進去,圈內的人總想保持純潔性。主流社會和街邊街角有不同的圈,以此可判斷世風人情。當然圈子和圈子也是交叉換位的,比如早些年有所謂傍大款之說,美女傍老板,這不奇怪;後來是官員傍大款,官員的江湖化和世俗化,這就是圈子與圈子的交叉換位了。而用到更廣的領域,可以師徒相傳或叫嫡傳等,即使在政治局內,毛主席晚年也說過“你們不要再搞四人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