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村主任大筆一揮,爽快地在村裏的承包合同上簽了「同意」兩字。
鎮扶貧辦總算落實了一個扶貧項目,村裏也有了一個經濟實體。「跑山雞」正式掛牌那天,村主任從縣裏請來了相關媒體,媒體從生態環保的角度報道了「跑山雞」的諸多營養價值。李錦茹的照片還上了報紙,照片上的她緊握著扶貧辦許主任的雙手,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
不管李錦茹是什麼表情,她此時都成了遠近聞名的「跑山雞」明星,報紙上電視上網絡上,她與扶貧辦許主任握手的照片已經成為了一種標誌。
老安有點吃醋了,老婆成了明星,自己似乎比老婆矮了一截,他的心裏壓力山大。
李錦茹心裏卻清醒得很,自然明白丈夫老安的小心眼兒,於是早早把棉被、鍋灶等生活用品拖到荒山坡上,又跟老安一道搭了個窩棚,簡陋的跑山雞場就這樣建起來了。老安見老婆如此賣力氣地幹活,小心眼兒漸漸又擴展成大心眼兒了,兩人私下裏發誓一定把「跑山雞」養好,不辜負許主任的扶持。
跑山雞的雞苗都是從偏遠的鄉下買來的,雞苗也都是草雞蛋孵化出來的。李錦茹與老安跑了好幾個地方才買到正宗的草雞苗,雞苗撒到荒山上的雞場裏,雞苗是迎著風長,沒幾日就出脫成了雞娃娃。老安還特地買了一把獵槍,專門對付狐貍和黃鼠狼。
跑山雞春天拱破蛋殼,奓著兩隻小爪子在半山坡上奔跑,它們滿山遍野地吃蟲子、吃野菜、吃糧食,它們的地盤被限製在一個碩大的鐵絲網裏。
即便這樣,李錦茹的丈夫老安仍是手持獵槍巡邏,他要盯著黃鼠狼和狐貍。老鷹山上的動物最有名的是獐子,黃鼠狼和狐貍不如獐子有名,可它吃雞,這讓李錦茹的丈夫老安萬分警惕。他幾乎天天夜裏巡邏,白天鉆進窩棚睡覺。
李錦茹的活計主要在白天,跑山雞共有 200 隻,她要打理它們的飲食,李錦茹與村裏簽約時就注明了跑山雞的性質:散養、野生、營養價值高,每斤 30 元,一隻雞可賣到 150 元左右,200 隻雞就是兩三萬元,頭一年就可還銀行四分之一的扶貧貸款了。如果順利的話,明年規模再擴大一倍……李錦茹這輩子都沒想過自己還會做養雞生意,更沒想過因為養雞自己還上了報紙,成了眾人矚目的明星人物。她越發精心伺候著跑山雞,雞什麼時候想喝水,什麼時候想吃野菜,雨後雞窩裏是否幹爽,通風時要對著火辣辣的太陽驅黴……她就像精育兒女一樣精育著跑山雞,有時候她會忘了自己和丈夫老安什麼時候吃飯,總要喂飽了雞才想起自己和老安的肚子。
老安有天抱怨道:「你都快成老母雞了。」
李錦茹回嘴說:「那你就是大公雞了。」
老安打趣道:「雞皇後。」
李錦茹笑說:「雞皇帝」。
兩人隨後又嗬嗬笑起來,望著半山坡的跑山雞,盤算著年底的收入。跑山雞讓他們的日子有了算計和奔頭,到了年底,跑山雞經過春夏秋冬四季近三百天的生長,原來的雞娃娃都長成漂漂亮亮的跑山雞,雞冠艷麗、羽毛華美,識貨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散養的土雞。
當然它們還有更好聽的名字——「跑山雞」。
李錦茹與老安盤算的結果是,跑山雞的價格每斤不少於 30 元,價格過高恐怕賣不出去,先試試市場的行情,銷售渠道由老安去找,先去鎮上問,再到縣上問。這樣高價格的跑山雞隻能往城裏的高檔酒店賣,鄉下的路邊小酒館是消費不起的。
這天一早,老安起來收拾了一下,就搭頭趟班車進城了,凡是高檔的酒店他就往裏邊闖,進門就問你們老板在哪兒?他一身鄉裏人打扮,沒有老板肯聽他白話。老安不甘罷休,索性就在酒店裏介紹自家的跑山雞,說這雞長了近 300 天,吃蟲子、吃野菜、吃糧食,雞的營養價值絕對超值。說你們酒店如果能用上這樣的食材,顧客準會絡繹不絕、蜂擁而至。老安的唇舌果然說動了一位老板,老板隻好說,你帶隻雞來,先讓我看看再說。這天,老安在城裏跑了十幾家酒店,得到的答案幾乎是一樣的:你把雞帶來看看再說。
老安隻好返回家,把白天的所見所聞告訴了李錦茹,李錦茹聽罷說:「城裏人見多識廣,人家這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你把咱家的雞說得天花亂墜,人家沒見到真雞,也不能信呀。明天你就帶兩隻雞進城,讓他們看看咱家的跑山雞是不是真貨。」
兩口子又左右盤算了一會兒,就早早睡下了。
村子離天浦縣城有 50 多裏路,公交車半小時一班,公雞打頭遍鳴的時候,李錦茹就把老安推醒了,她讓他把雞從窩裏放出來,看看抓哪兩隻雞合適,這兩隻雞就是 200 隻雞的模特,要在第一時間搶眼,讓買家和食客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