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三十日,麥克阿瑟以盟軍總司令的名義率領美國第八軍開始占領日本。
九月二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裏號軍艦上正式簽署向盟國投降書。
從此日本進入了戰後時期。
所謂盟國占領,除15萬美軍外,隻有少數在美軍指揮下的英聯邦軍隊,實質上是美軍單獨占領。
美國占領軍在東京設立盟軍總司令部,其成員全是美國人。
美國從他的全球戰略需要出發,於1945年9月22日發表占領初期美國對日本政策基本原則,宣布美國對日本的最終目的是一、保證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不再成為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威脅。
2、最終建立一個和平與負責的政府,在政府應尊重其他國家的權利,並應支持聯合國憲章的理想與原則中所顯示的美國的目標。
顯然,美國的目的在於削弱和控製40年來的勁敵日本。
是日本政府支持美國的目標,為他的政策效勞。
1945年10月11日,麥克阿瑟向訪問他的 b 原首相口頭提出進行政治改革的要求及確保人權的五大改革指示,指出第一,通過賦予參政權,解放日本婦女。
第二,獎勵組織工會。
第三,開設施行自由主義教育的各種學校。
第四,杜絕對國民的秘密審問,廢除恐怖組織。
第五,是日本經濟製度民主主義化,糾正壟斷產業統治。
依據上述民主化指令在1945年11月27日召開的第89次臨時帝國議會上通過。
選舉法修正案於12月17日公布。
在市教育製度民主化方麵,10月22日,盟軍總司令發布關於對日本教育製度管理的備忘錄,命令日本政府恢複因抱有自由主義及反軍國主義思想而被解職及停止的教員的職務,從教材和教科書中刪除鼓吹軍國主義及極端國家主義觀念的內容。
10月三十日又發布關於教職員的調查精選及資格決定之備忘錄,指令將軍國主義者及極端國家主義者從學校開除。
日本文部省為貫徹上述指令,於11月2日通知優先恢複自由主義者教授的職務,解除軍國主義者及抵製占領軍者的職務。
12月15日,盟軍總司令部發布關於廢除國家對神道的政府保證、支持、維護、監督、宣傳之備忘錄確定了政教分離的原則。
12月31日又發布關於停止修身日本曆史地理學科的備忘錄,禁止了這些鼓吹軍國主義及極端國家主義的學科在學校中開設。
在進行上述改革的同時,還相應采取了司法民主化及經濟製度民主化的措施。
而在占領軍當局推行的各項民主改革中,以修改憲法、實行農地改革及解散舊財閥的影響最為顯著。
為了貫徹美國初期對日占領政策,盟軍總司令部多次敦促日本政府采取是憲法民主化的措施。
碧園內閣未使改線工作能按日方意圖進行,主動於1945年10月25日設立以國務巷鬆本政治為首的憲法問題調查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