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被德國吞並,前總統貝奈斯在倫敦組織臨時政府。
蘇德戰爭爆發後,臨時政府得到蘇聯的承認。
1943年結共在國內建立第一支遊擊隊。
1944年8月,斯洛伐克地區爆發武裝起義,解放了三分之一國土。
1945年4月,在科西側成立了以節共為領導的民族陣線聯合政府。
5月5日,布拉格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於5月9日在蘇軍配合下解放了首都和全國。
1946年5月26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共產黨獲得38%的選票,成為全國第一大政黨,組成新的聯合政府,戈特瓦爾德任總理,貝奈斯任總統。
保加利亞工人黨、農民聯盟、環節聯盟組成反法西斯的祖國陣線。
1944年9月,蘇軍從羅馬尼亞方向攻入保加利亞境內。
9月9日,祖國陣線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反動政權,成立祖國陣線政府。
1946年9月8日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政體。
9月十五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十一月二十二日組成以共產黨領導人吉米特洛夫為首的新政府。
波蘭1939年9月被德國占領後,資產階級政府流亡倫敦。
共產黨人於1932年1月在華沙秘密建立波蘭工人黨,他們組織人民軍打擊德國入侵者階級,倡導建立反法西斯民族陣線。
1944年7月,蘇軍攻入波蘭境內。
7月二十日在莫斯科召開波蘭人民代表會議,宣布成立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
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代表會議在盧布林舉行,會議決定把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為臨時政府。
1945年1月,華沙解放,臨時政府遷往華沙。
同年6月,根據雅爾塔會議決議,波蘭組成,以臨時政府為基礎,吸收部分流亡政府代表參加的民族統一臨時政府。
1947年2月,經選舉產生的製憲會議宣布成立波蘭人民共和國,貝魯特當選為總統,並組成以西倫凱維茲為首的新政府。
匈牙利1944年3月被德軍占領。
1944年9月,蘇軍攻入匈牙利境內,投靠法西斯集團的救政權隨即瓦解。
1944年十二月,匈牙利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小農黨等組成民族獨立陣線和臨時政府,並宣布對德作戰。
一九四五年四月四日,匈牙利全境獲得解放。
11月召開國民議會進行選舉,小農黨獲57%的選票,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各得17%的選票,組成聯合政府。
1946年2月1日,宣布廢除地質,成立匈牙利共和國,小農黨領導人納吉費倫茨任政府總理。
民主德國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
根據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協議,德國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
蘇軍占領德國東部地區和東柏林,麵積1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一千七百萬一。
948年,美、英、法占領區先後合並,並於1949年9月成立了德意誌聯邦共和國。
針對西方的行動,1949年5月30日,蘇戰區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自己的憲法,並於10月7日正式宣告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成立,格羅提沃任臨時政府總理,皮克當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