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餘萬購銷員在全國奔忙,推銷溫州產品和采購原材料時,溫州本地逐漸形成各種專業市場。這些市場,有的是在傳統手工業、經商的基礎上形成的,有的是完全白手起家開拓出來的,有的地處交通條件較好的集鎮,有的則地處偏僻的山嶴和交通不便的鄉村。無論它們原先條件如何,位於什麼地方,共同構成了溫州家庭工業與全國客戶密切聯係的龐大的市場網絡。
1985年,全市農村有大小商品市場313個,每天上市交易的人達40多萬,年交易額達10億餘元。其中,比較大的專業市場有10個。這些市場形式多種多樣,按交易物品品種劃分,有再生加工品專業市場,如以上所提到的蒼南縣宜山自發展了再生腈綸生產,當地即形成較大規模的腈綸再生紡織品市場,產品除了通過廣大購銷員也通過這一市場行銷全國。有小商品專業市場,如永嘉縣橋頭紐扣市場,購銷員把全國各地的紐扣采購回來,通過市場銷到各地。有機電產品專業市場,如樂清縣柳市的五金電器市場,前店後廠,一邊生產一邊銷售,廠店合一,遍布大街。還有農副產品貿易市場,如平陽縣水頭、山門的兔毛專業市場,人們從幾個省組織貨源,運到市場交易,並通過外貿公司將產品銷往海外。這十大市場,都是麵向全國的大市場,市場上店戶和攤主都有幾百個、上千個,參加交易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購銷員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日成交額當時便達10萬元以上。由於這些市場大都同家庭工業生產基地結合在一起,人們往往又將之合稱為“十大商品產銷基地”。讓我們以永嘉縣橋頭紐扣市場和樂清縣柳市五金電器市場為例,看看這些著名的專業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永嘉縣橋頭原來是一個交通不方便的山嶴小鎮。改革開放以前,橋頭人為了糊口,每年都有數千人走南闖北,外出彈棉花。1979年,兩位彈棉郎自外地帶點紐扣回來銷售,既好銷又賺錢。消息傳開,許多人跟著做紐扣生意。各地的國營紐扣廠和百貨批發站苦於紐扣積壓,都樂於削價出售給他們。橋頭的紐扣購銷員增加到1萬人以上,購銷到的紐扣大批運到橋頭,在此形成了大規模的紐扣市場。因一些新穎的紐扣供不應求,某些經商積累了資金的橋頭人便籌備自己辦廠。
1981年出現第一家家庭紐扣廠,幾年間達到三四百家,可以生產二三百種紐扣。自1983年起,一些人又由生產紐扣轉到生產服裝,不久當地又出現拉鏈廠。短短的幾年間,橋頭便由單一的紐扣銷售市場,發展為銷售、生產合一的專業產銷基地和由紐扣、服裝、拉鏈等產品組成的多元化的綜合性市場。萬商雲集,車水馬龍,1986年的交易額已達1.76億元,被香港報紙稱為“東方第一紐扣市場”。
樂清縣柳市是溫州以北的平原集鎮,1978年前鎮上的企業很少,更沒有專門生產五金電器的工廠,隻有一家瀕於倒閉的集體企業電器開關廠。
廠裏的幾位職工在街上開門市部,試銷自己生產的電器產品和零配件,月營業額近萬元。人們紛紛仿效,不到二年的時間,鎮上開出千餘家以店帶廠、產銷結合的五金電器商店。大到4000多元一台的配電櫃,小到幾分幾厘錢一粒的螺絲釘,產品種類之繁多,規格之齊全,遠遠超過我國所有大城市的各個五金交電商店。1984年,因產品質量問題,柳市五金電器陷入困境。此後,柳市人認識到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采取提高質量的有效措施,終於重振名聲,許多產品質量獲得好評,並出現一些國內知名的規模較大的電器生產企業。
以上的十大市場的形成,沒有國家投資,沒有征用集體土地,但在80年代卻解決了二三十萬人的就業,每年交易額近十億元,為國家提供了數百萬元的稅收,為集體提供一二千萬元的積累,在發展農村經濟中起了較大的作用。在以十大專業市場為代表的市場的推動下,溫州的商品流通邁上了快車道,帶動了家庭工業的發展。人們稱讚市場在溫州農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建一處市場,興一門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1986年春,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來溫州考察,認為溫州模式的重要意義倒不在於發展了家庭工業,而在於它啟動了一個民間自發的、遍及全國的小商品大市場,直接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一個無孔不入的流通網絡。於是,“小商品,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