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溫州人的“創業經”(2)(2 / 3)

今天,溫州已出現許多頗具實力的私營大企業,這些企業在80年代的創業初期大多資金微薄,一般也就幾千元起家,多者不過幾萬元,硬是靠著自己的艱苦奮鬥努力拚搏,才逐漸發展起來。

樂清柳市的正泰集團是綜合實力列全國私營經濟500強第7位的著名企業,然而這一企業1984年起步時,隻有8個人,5萬元貸款,50平方米的平房。正泰人艱苦奮鬥,經過16年的發展,到2000年已有員工7300人,擁有廠房28.7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42億,上繳稅金達1.8億。溫州其他大的私營企業,例如另一家著名的電器生產企業德力西公司,全國打火機的領頭企業大虎打火機廠,當初都靠為數不多的資金起家,隻是商海泛舟的一隻小船,然而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卻成長為在商海踏波蹈浪的巨艦。今日的溫州,男女老少,人人步履匆匆,個個忙忙碌碌,極少無所事事需要借搓麻將和打撲克消磨光陰的人。如果說溫州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於其他地方,除了溫州人勇於創業外,格外的勤勞也是重要的一條。

即使在講究休閑的西歐,溫州人也不因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勤勞的本色。有一位研究在法國的溫州人的中國學者告訴我們,溫州人不論老板還是工人,每周最多休息一天,有的隻休息半天,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而法國是實行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的國家。即使對溫州人有一些微辭的法國人,也不得不佩服溫州人,說他們比起其他國家的移民確實要勤快得多,隻知埋頭苦幹,賺錢,賺錢,再賺錢。

在創業過程中,有時會碰到種種難以預料的艱難困苦和沉重打擊,有時還會經營失敗,隻有具備堅強的意誌,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人,才經得起這些殘酷的考驗。不少溫州創業者,用自己的感人經曆,證明了百折不撓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之一,表明堅忍不拔、百折不撓是溫州創業者吃苦耐勞的第四個方麵。

在80年代的最初一兩年,趙章光和他的101毛發再生精曾成為媒體爭先報導的對象。這不僅由於毛發再生精的神奇,更由於趙章光創造發明的不易。趙章光原是樂清農村的一個赤腳醫生。

1971年的一天,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女兒,上門求治禿發症。這位姑娘已是18歲的妙齡,但頭上卻一根頭發都沒有。趙章光深知禿發給人們特別是女性帶來的巨大痛苦,決心用中草藥治禿。趙章光經過3600個日日夜夜的試驗,曆經100次的失敗,他用自己的身體作試驗,頭、臉腫了消,消了腫。為了籌集配製新藥的資金,家裏的三間房子賣了一間,而且能賣的財產都賣掉了,夫妻倆隻好打地鋪。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治禿新藥101毛發再生精。此後,趙章光用這種新藥治好不少的患者,並在縣領導的扶持幫助下,讓101毛發再生精通過技術鑒定,投入生產,這一產品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

趙章光花了十年時間耗盡家產研究毛發再生精的故事令人感動,一位溫州婦女孤身在黃土高原承包石油勘探開采的故事同樣令我們唏噓不已。

王榮森原名王月香,本來在溫州做皮鞋生意,後來與丈夫蔡榮森一道到西安搞服裝批發。一天,在回家途中她掏錢幫助陝西地質學院一位丟了錢包的老師,老師無以回報,告訴她一個信息:

陝北地下有石油,國家鼓勵到此投資,誰搶先一步,誰就能賺上一筆。王月香動了心,和丈夫約上這位老師直奔延安,證實了這一消息,也知道其中的風險,因為誰也不敢打包票一定會在自己看中的地方打出石油。但王月香與丈夫認為不但要幹,而且要大幹,她們掏出多年辛苦積攢的全部積蓄250萬元,還回老家動員親朋好友集資入股230萬元,一共480萬元,在延安地區承包了三口勘探井。三口井同時開鑽。他們與工人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天天一身泥水。1997年5月,王月香的丈夫在工地因過度疲勞中暑後不幸去世。王月香痛不欲生,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丈夫的名字,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勇氣,繼續堅持在油井,她沒有其他選擇,也不打算作別的選擇。一年後到了快出油的日子,井下600多米深的鋼管被井壁死死卡住,任憑起重機怎麼用力也拉不起來,油井麵臨報廢的危險。在這關鍵時刻,王榮森急得臉都白了,後在旁人提醒下連打十幾個電話向專家谘詢,終於解決了難題,三口勘探井都往外冒石油了。成功後的王榮森又籌資3600萬元,在黃土高原上開發了30口油井。這時候,她才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