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出城(1 / 2)

“大老爹,二老爹,和俺們兄弟先走吧。”

李遇春兄弟二人站在門首旁,身邊是一輛大車,幾個仆人長隨站在一邊候著,李遇春苦口勸道:“沈陽那邊消息快斷了,沈陽若有失,奉集堡幾個地方也棄守了,下一步便是遼陽直麵兵鋒,兵凶戰危,這是了不得的事情,兩位何必留在這險境裏?”

鄭典史摸摸頭,又看看兄弟,嗬嗬笑道:“你這還是危言聳聽,不是初報沈陽的尤總兵和賀總兵初戰都得手了麼。那邊七八萬人,賀總兵麾下六萬人,尤總兵麾下一萬五六千人,近八萬人,守著那般大城,縱是打不過東虜,守總守的住,就算守不住,也得好幾個月功夫吧?就算東虜得了手,也定然是兵馬疲憊,它哪裏還有力量來我遼陽!”

“這話是二老爹聽人說的吧?”

“正是。”鄭秀才道:“兩位年長兄要走也對,危邦不居,兩位家不在遼陽,離開也是正辦,隻是遼陽安穩的很哩。”

“這兩日也很有些鄉紳離開,兩位真的不考慮了?”

鄭秀才這陣子和經略衙門的人走的很近,他知道經略親自組建了一支親軍,全部選拔的各軍中的豪傑好漢,個個身手都很了得,這營兵被袁應泰命名為虎旅軍,袁應泰親自管帶,其中的軍官全部是他選拔出來,骨幹就是袁應泰本人招募的家丁,論忠實可靠。當然是比普通的營兵強過百倍,身邊有這幾千親軍,加上城中有七八萬駐軍。袁應泰感覺把握很大。

這種信心,當然影響了身邊的幕僚,近一步又影響了鄭秀才等外圍效力的城中士紳。

“不走,兩位要走請趕緊哩。”鄭典史搶一步答道:“聽說經略為了安撫人心,同時也要戒備,明日開始就關閉各城的城門,隻有東門和小西門每日開一個半時辰。用來溝通內外,就這樣盤查也甚緊。賢兄弟往複州去,還需早行。”

“也罷,大家各自珍重吧。”

鄭典史有兩個女兒,此時不便出來送行。隻有最小的一個兒子,生的虎頭虎腦,此時也跟著大人向李家兄弟二人作揖辭別,李光春摸著這孩子的頭頂,眼角微有淚痕,他們兄弟二人不象鄭家兄弟那樣對戰局樂觀,他二人在遼陽住了這一段時間,深感遼鎮兵馬軍紀敗壞,器械不修。毫無訓練,營兵根本沒有鬥誌,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勝仗?

如果袁應泰是個膽小無能的經略也罷了,據堅城固守還有機會,若這般驕狂自大兼無能,敗亡有日矣。

“希望此生有再見之日!”眾人拱手之後,李遇春與李光春兄弟二人對視一眼,腦海之中。居然都是這麼一句話語。

……

“諸位請少禮。”

經略府邸之內,袁應泰穿著大紅官袍。站在台階之下,階下是童仲癸和陳策二總兵,副將戚金參將吳文傑遊擊周敦吉等川浙南軍的將領,諸將肅立行禮,袁應泰虛扶一下,客套一句,接著便道:“沈陽被東虜圍困,本經略決意派出援兵,南軍為前鋒先行,北軍主力於之後,前後兩軍六萬人,沈陽城中八萬人,主力合集十四萬人,虜騎不會超過六萬,一戰破敵,複振我大明國威,便在此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