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智慧55學習貴在專心致誌(2 / 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人越是對學習感興趣,就越能集中精力學習。這是因為興趣具有一種魔力,能夠調動起一個人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好心情,是個不錯的激發孩子興趣的方法。

每個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長在了解孩子長項的基礎上為孩子製定一些容易實現的小目標,並督促孩子努力去實現。當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時,就會有興趣、有信心去實現下一個目標。實現的目標多了,孩子的成績自然就好了。有好成績作為回報,孩子就更有信心用功學習了。

3.克製住孩子的害怕心理

有的孩子在學習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幾次後,便覺得自己無可救藥了。比如,有的孩子一上課就犯困。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孩子自己認可了自己的這種習慣。如果孩子試著克製自己,堅持一次不犯困後,下一次再有意識控製,連續一周,上課無須控製就不會犯困了。

養成習慣後,上課想睡覺都睡不著。

克製犯困的方法,可以通過回答一下老師的問題刺激思維、有意識端正坐姿、不要隻是聽講也要寫幾個字等。

4.增強孩子的意誌力

波斯詩人薩迪認為:事業常成於堅定,毀於急躁。意誌是一個人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的勇氣,對一個人的行為有很強的調節作用。

如果成績不好,對於意誌品質還不堅強的孩子來講,很容易對學習有一種畏難情緒,一旦不能得到老師、父母的肯定,情緒會變得更加消極,對學習無所謂,便會出現雜念。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堅持長跑、跳繩、遊泳等耐力活動,麵對娛樂活動的誘惑能夠堅持不去,有意識地控製自己連續一周不玩遊戲等,以此來鍛煉意誌力。

另外,家長可以把孩子的學習與他的未來聯係起來,讓孩子明白好好學習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容易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備哪些知識,理想實現後自己生活會變得更美好,孩子會覺得現在的付出很值得,從而堅定在學習上的意誌力。

5.使用限定時間法

山西省社科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趙雨林說,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由於資質不同,孩子的學習效率不同。有的孩子一個小時能夠學習完的知識,別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如果你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隻是耗費時間較多,你大可不必為此管孩子。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總是開小差、精力不集中,家長就要想辦法了。

孩子做作業前,為孩子限定時間,半個小時做完哪部分,幾點之前必須寫完全部作業等。給孩子限定時間,能夠增強孩子的緊迫感,提高注意力,避免孩子思維開小差。

6.作業前不要玩遊戲、看電視

孩子很容易陷入一些電視、電影、遊戲情節中去,連上課的時候也在回味故事中人物的精彩表演。當神經係統因為孩子傾情於電視劇情節或遊戲內容而興奮不已時,就會導致其他神經係統受到壓抑而無法集中精力。

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習慣,在上學前、寫作業前、課間時間都不要看電視、玩遊戲,甚至不和同學談論相關畫麵,以免難以使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