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後要懂點拒絕的技巧
在生活中學會拒絕
在生活中,處處需要說“不”。比如,雙休日你正在家休息,推銷員不期而至,說什麼“給您送禮來了”,軟磨硬纏推不出門;電話鈴忽然響了,是某家電器公司的推銷人員,向你介紹一種最新產品,是如何的物美價廉;你本來經濟就有點緊張,卻有朋友告訴您“XX要結婚了,我們是否祝賀一下”,“XX剛生了個小孩,我們去看看嗎”;當你正在辦公室聚精會神地工作,來了一位工作剛告一段落的同事對你說:“休息一下,別那麼累。”剛送走這位同事,又來一位聊天的同事,如果你對他們都熱情地奉陪到底,這半天就泡湯了,什麼事都做不成了。對付“聊天客”,你可以說:“真抱歉,今天是我近來最忙的一天,再累都不敢休息。”稍微知趣者,會立即退出辦公室。所以說,在生活中善於說“不”,是擺脫一切幹擾的藝術。
“不”字是一個情緒強烈的負麵詞,當我們對上司、對朋友使用它時,一定要麵帶微笑,語氣親切。即使是對素不相識的營銷人員,也要講究點方式方法。
在生活中,對來自親戚朋友的請求更要學會一些拒絕的技巧。假如我們擔心老朋友埋怨我們不近人情,怕人們說我們不願幫助人,怕傷害別人的自尊心或怕給人帶來不愉快和麻煩,便輕易答應別人一些事情,結果反而使自己陷於無窮的煩惱和糾纏中不能自拔,這樣不隻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傷害了自己與朋友的感情。
1.首先為說“不”字而表示歉意
當你要拒絕朋友的求助時,首先態度要溫和,盡管說“不”是自己的權利,仍需先說“非常抱歉”或者說“實在對不起”,然後再詳細陳述自己不能“幫忙”的各種理由。這樣,朋友在感情上就能接受,從而避免一些負麵影響。
讓朋友在感情上體會到,你拒絕的是這件“事”,而不是“人”。使朋友感覺這件“事情”雖然被拒絕了,而他和你還是要好的朋友。你可以如此說:“這件事我非常樂意幹,隻是不巧,我現在手頭正做一個急件,下次您再有這樣的美差,我一定幹。”你還可以這樣說:“這幾天我實在脫不開身,您是否請老張來幫忙,他在這方麵業務比我精通。您若是不便找他,我可以代您向他求助。”
2.委婉地拒絕朋友
不要生硬地拒絕朋友的求助,應該讓朋友意識到你是為了他的“利益”而拒絕的。你可以這樣說:“我非常同情您,也非常想幫助您,但對這件事我並不在行,一旦幹壞了,既耽誤了工作,又浪費了財物,影響也不好。您不如找一個更穩妥的人辦。”或者說:“您的事限定的時間太短了,我若輕易接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肯定幹不好。您可以先找別人,實在不行了咱倆再商量。”這位朋友即使轉了一圈回來再求你,你已有言在先,這時你就可以提出一些諸如推遲完成日期之類的條件。如果這位朋友認為不行,他自己就會另請高明去了。
如果朋友請求幫助的事的確思考不周,你可以耐心地實事求是地給朋友分析這件事辦與不辦的利弊。讓朋友自己得出“暫時不辦此事”的結論。
3.在工作中學會拒絕
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雖然幫助同事是一種好的品質,但若妨礙了自己的工作則應該學會拒絕。
當然,拒絕他人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些技巧。例如,拒絕接受不善體諒他人而又十分苛刻的上司的要求,通常都被視為不可能的事。但是,有些老練的時間管理者卻深諳回絕方法,經常將來自上司的原已過多的工作,按輕重緩急編排辦事優先次序表,當上司提出額外的工作要求時,即展示該優先次序表,讓上司決定最新的工作要求在該優先次序表中的恰當位置。這種做法具有三個好處:第一,讓上司做主裁決,表示對上司的尊重;第二,行事優先次序表既已排滿,任何額外的工作要求都可能令原有的一部分工作無法按原定計劃完成,因此除非新的工作要求具有高度重要性,否則上司將不得不撤銷它或找他人代理,就算新的工作要求具有高度重要性,上司也不得不撤銷或延緩一部分原已指派的工作,以使新的工作要求能被辦理;第三,部屬若采取這種拒絕方式,可避免上司誤會他在推卸責任。因此,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拒絕方式。
不要不好意思說“不”
很多人在想要拒絕對方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不好意思”的心理。這種心理阻礙了人們把拒絕的話說出口。由於這種矛盾的心情,態度上就不那麼熱心,說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欲藏又露。在這種心理的製約下,最終往往是依照對方的意圖行事。即使拒絕了對方,其態度也容易使對方產生誤解,認為你成心擺架子,不夠朋友。因此,要想使自己在工作和社會交往中,不致惹出許多麻煩,首先要克服這種“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礙。
國外研究拒絕藝術的專家強調,要建立這樣一種意識:“你有權利說‘不’,你不必因為對人拒絕了一件事而感到不好意思。”這樣,你在拒絕時就會心情坦然、舉止大方、態度明朗,避免被誤解和猜疑。即使對方開始會對你的拒絕產生一點失望和遺憾,但由於你的態度表情向對方表明你是坦誠的,使對方受到感染,容易弱化對方心中的不快。如果你自己都覺得拒絕不應該,心裏發虛,那麼你的態度表情就會遲疑不決,對方也會覺得你拒絕的理由是不可信的。
在服裝店,你在挑選一件襯衣,樣式和做工都令人滿意,但在價錢上你卻覺得不夠理想,但看到售貨員的熱情服務,使你不好意思不買它。售貨員就是利用你的這種心理,越是看到你在猶豫,就服務得越熱情越周到,幫你量好尺寸、試大小,甚至動手包裝好,放進你的購物袋裏,造成既成事實。
初次交女朋友,你也許會感到左右為難,因為她的長相實在讓人愛不起來,但是,由於是你的上司介紹的,或者是上司的女兒,使你在拒絕上產生了猶豫,雖然每次會麵都使你感到不舒服、不愉快,恨不得馬上逃得遠遠的,但你一想到姑娘的身份、上司的威嚴,你就不得不仔細斟酌。姑娘卻對你一見傾心,脈脈溫情,你的上司也覺得好事可成。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一再喪失拒絕的機會,勉強走入婚姻,這樣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
不知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不好意思說出那個“不”字,而買了不稱心的襯衫,娶了自己不喜歡的姑娘,答應了自己辦不到的事情,耽誤了自己不應該耽誤的約會。
拒絕,但不使人難堪
在你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也會遇到下列的情形:一個品行不良的熟人來纏住你,非要向你借錢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給他便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你的頂頭上司在增減人員上向你提出一些建議,但是這些建議又不符合公司現實情況。
諸如此類的事你必定要加以拒絕,可是拒絕之後,就要傷和氣,引人惡感,被人誤會,甚至積怨。
要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唯一方法便是要運用些聰穎的智慧。請看下麵的例子:
在德國某電子公司的一次會議上,公司經理拿出一個他設計的商標征求大家意見。
經理說:“這個商標的主題是旭日。這個旭日很像日本的國旗,日本人民見了一定樂於購買我們的產品。”
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經理的構想,但年輕的銷售部主任說:“我不同意這個商標。”經理聽了感到很吃驚,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
年輕的銷售部主任沒有同經理爭論那個帶紅圈圈的設計是否雅觀,而是說:“我恐怕它太好了。”
經理感到納悶,臉上卻帶著笑說:“你的話叫我難理解,解釋來聽聽。”
“這個設計與日本國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歡,然而,我們另一個重要市場——中國的人民,也會想到這是日本國旗,他們就不會引起好感,就不會買我們的產品,這不同本公司要擴展對華貿易營業計劃相抵觸嗎?這顯然是顧此失彼了。”
“天哪!你的話高明極了!”經理叫了起來。
向有權威的人士表示反對或拒絕,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還要注意技巧。年輕主任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撫平了經理的不快,使他不失體麵。後來他用更充分的理由,提出反對經理的意見,經理也就不會感到下不了台。
拒絕用語
拒絕是難免的,遭到拒絕又是不愉快的。誠懇的態度,得體的用語可以把這種不快減少到最低限度,並得到對方的諒解和認可。
1.誘導法
甲向乙打聽機密,乙神秘地問:“你能保密嗎?”甲說:“能。”乙接著說:“你能,我也能。”
2.推托法
前幾天經理剛宣布過,不準任何顧客進倉庫,我怎能帶你去呢?
這個問題涉及好幾個人,我個人決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帶上去,讓人事部討論一下,過幾天答複你,好嗎?
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把你的要求向領導反映一下,好嗎?
3.委婉法
這個設想不錯,隻是目前條件不成熟。
這倒是個好辦法,但我的上司恐怕接受不了。
主意不錯,可惜我那天正好出差在外。
4.隱晦法
小夥子,我真難以想象公司少了你會怎麼樣,不過我想從下星期一開始試試看。
貴公司地理環境不太好,我看XX公司可能更適合舉辦這次活動。
5.虛實法
問:“中國能拿幾塊金牌?”答:“到時候就知道了。”
問:“XX認為貴公司不可能按時交貨。”答:“他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他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拒絕的七大妙招
怎樣才能既拒絕別人又不得罪他,不惡化相互關係呢?這裏列舉七種既恰到好處,又不失禮節的拒絕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