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幽默詼諧式
著名導演希區柯克在執導一部影片時,有位女明星老是向他提出攝影角度問題,她左一次右一次地告訴希區柯克,一定要從她最好的一側來拍攝。“很抱歉,我做不到!”希區柯克回答,“我們拍不到你最好的一側,因為你把它放在椅子上了。”他的話,引得在場的人都笑彎了腰。
招式妙訣:通常,幽默的語言可以調節氣氛,並且能讓對方在笑過之後得到深刻的啟示,如果以幽默的方式來拒絕,氣氛會馬上鬆弛下來,彼此都感覺不到有壓力。
第二招:熱情友好式
一位青年作家想同某大學的一位教授交朋友,以期今後在文藝創作和理論研究方麵攜手共進。作家熱情地說:“今晚6點,我想請你在海天樓餐廳共進晚餐,我們好好聚一聚,你願意嗎?”事情真湊巧,這位教授正在忙於準備下星期學術報告會的講稿,實在抽不出時間。於是,他親熱地笑了笑,又帶著歉意說:“對你的邀請,我感到非常榮幸,可是我正忙於準備講稿,實在無法脫身,十分抱歉!”他的拒絕是有禮貌而且愉快的,但又是那麼幹脆。
招式妙訣:如果你想對別人的意見表示不同意,請注意把你對“意見”的態度和對人的態度區分開來,對意見要堅決拒絕,對人則要熱情友好。
第三招:相互矛盾式
春秋時,魯國相國公儀休喜歡吃魚,因此全國各地很多人送魚給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謝絕了。他的學生勸他說:“先生,你這麼喜歡吃魚,別人把魚送上門來,為何不要了呢?”公儀休回答說:“正因為我愛吃魚,才不能隨便收下別人所送的魚。如果我經常收受別人送的魚,就會背上徇私受賄之罪,說不定哪一天會免去我相國的職務,到那時,我這個喜歡吃魚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魚吃了。現在我廉潔奉公,不接受別人的賄賂,魯君就不會隨隨便便免掉我相國的職務,隻要不免掉我的職務,就能常常有魚吃了。”聽了先生這番話,學生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招式妙訣:當別人向你提出使你感到為難的要求時,你不妨先承認他的要求可以理解,你同時也希望滿足他的要求,但接著說出不容置疑的客觀原因,從而拒絕他的要求。
第四招:相反建議式
有這樣一則對話:
小李:“小張,王經理讓我把這些資料整理好,但我怕做不好,你能幫我完成嗎?”
小張:“我很願意幫你的忙,不湊巧得很,我自己的那份工作還沒幹完。其實以你的能力和素質是完全可以做好那件事的。你不妨先幹著,也許我能幫你幹點別的什麼。”
小李:“那好吧!謝謝你啊!”
招式妙訣:小張的這一番話說得非常妙,如此既有拒絕,又有相反的建議,建議他先幹著,對方還有什麼話好說呢?相反,如果小張本能地回答:“你的事我可不在行。”這是很不好的拒絕方法,很容易傷了同事之間的和氣。
第五招:岔開話題式
林肯曾經有一次巧妙的拒絕:一個禿頭的來訪者對林肯糾纏不休,浪費了他不少時間。為了擺脫他的再次打擾和糾纏,林肯想出一個妙方。在那人第二次來訪時,他故意打斷對方的話,匆忙拿出一瓶生發藥水送給對方:“人們都說這種藥水可以使腦袋長出頭發來。現在你把它拿走吧,過幾個月再來看我,告訴我效果如何。”那人有點尷尬,但看林肯誠心誠意的樣子,隻得拿起藥水走了。林肯的這一招確實高明,不僅一下子把對方打發走了,還使對方不好意思在短期內再來打擾他。
招式妙訣:當別人向你提出某種要求時,他們往往通過迂回婉轉的方式,繞個大彎子再說出原意,如果你在他談到一半時就知道了他的意圖,並清楚自己不能滿足他的願望時,你不妨把話題岔開,說些別的。讓他知道這樣做隻會使你為難,他也就會知難而退了。
第六招:反彈式
在《帕爾斯警長》這部電視劇中,帕爾斯警長的妻子出於對帕爾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慮,企圖說服帕爾斯中止調查一位大人物虐殺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後她說:“帕爾斯,請聽我這個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卻回答說:“是的,這話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這樣勸我,我更應該慎重考慮。可是你不要忘記了這個壞蛋親手殺死了他的妻子!”
招式妙訣:別人以什麼樣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就用什麼樣的理由進行拒絕,讓對方無話可說。
第七招:尋找出路式。
甲:“您就幫我把這件事辦了吧!”
乙:“這件事我實在沒有時間幫你去辦了,你不妨去找XX試試。”
甲:“這份資料,我能借用幾天嗎?”
乙:“對不起,這份資料我這幾天還要用,不過圖書館裏還有一份沒有借出去,你趕快去還可以借到。”
招式妙訣:當對方確有為難之事求助於你,你又無法承擔或不想插手時,你可以用為對方另找其他出路的方法,來弱化可能產生的不愉快。對方有了其他“出路”,就會對你的拒絕不在意了。
說“不”的禁忌
說“不”有以下幾個禁忌。
1.忌拖延說“不”的時機
有些人覺得不便說“不”,便隨便找些不值一駁的理由來暫時搪塞對方,以求得一時的解脫。這個方法並不好,因為對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糾纏下去,直到你答應為止。比如你不想答應幫他做事,推說:“今天沒有時間。”他就會說:“沒有關係,你明天再幫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
又如,你不想要對方想轉讓給你的一件衣服,你推說:“錢不夠。”
那麼對方會說:“錢以後再說。”就把你輕易應付過去了。
或者你不願意跟對方跳舞,推說:“我跳不好。”那麼他一定會說:
“沒關係,我慢慢帶著你跳。”
2.忌與對方套近乎
給人以“敬而遠之”的態度,比較容易把“不”說出來並說得較好,或者說,對方試圖與你套近乎,你要保持頭腦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虜,給對方可乘之機。一般來說,見一次麵就能記住別人名字的人,常容易與人接近,故此,在交談中不斷稱呼別人名字,並冠之以“兄”、“先生”等詞語,這易產生親近感,那麼,反過來你想說“不”時,便應杜絕這種親密的表示,即對方的名字一概不提,這樣拉大與對方的心理距離,容易說“不”。還有,談話時盡量距離對方遠些,使其不容易行使拍、拉等觸動性的親密動作。據心理學家研究,“觸動”是很容易產生共同感受的,所以想說“不”時應注意避免。另外,最好也不要觸摸對方遞出來的東西。東西也和人一樣,一經“觸摸”也會產生“親密感”,想要拒絕就不容易了。
因為這些都是小小的謊言,一經反駁,你定有所慌亂,“不”的意誌便很難貫徹了。所以對付這種情況,你倒不如直截了當地用較單純的理由明確地告訴對方:
你托辦的這件事辦不到,請原諒。
這件衣服的顏色我不喜歡,很抱歉。
我已經另約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對不起。
這樣雖說顯得生硬些,但理由單純明快,不給對方可乘之機,倒可以免除後患。
3.忌優柔寡斷
拒絕別人時,要坦誠明朗,不要優柔寡斷。當然,這並不是主張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人都直來直去地說出這個“不”字。對於那些自尊心較強、反應敏感或是“臉皮薄”的人來說,隻婉轉地表述拒絕的理由,而不說出拒絕的話會更好一些。因為對方會從你的話音中體察到你拒絕的意圖,作出相應的反應來。這種拒而不言絕、諉而不言推的方式,可以避免使對方感到下不來台、丟麵子,避免破壞交往的好氣氛。比如,當朋友在你正要出門時來訪,你在表示歡迎的同時可以說一句:“你來得真巧,稍晚一會兒定會撲空!”這等於暗示對方,你馬上要出門辦事。如果對方是知趣的人,便會簡短地說明來意後很快告辭,或者另約時間再訪。這比由你發出明確的“逐客令”要好得多。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暗示必須含義清楚,使對方易於覺察。
說“不”能為你贏得尊重
在人際交往時,大家怎樣對你,都取決於你自己。想要別人對你尊重,那就得學習一些說“不”的表達方式。
1.斬釘截鐵地表示你的態度
即使在可能會有些無奈的場所,也將需要態度明確地對某些服務員、售貨員、陌生人說話,對蠻橫無理的人要以牙還牙。你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克服自己的膽怯和習慣,堅持一下,你就會發現,事情本該如此!你隻要從此中獲得一次成功,就一定會促使你鼓起勇氣。注意,這時你該大聲點!當然“君子動口不動手”,你隻不過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跟他們沒仇。
2.不再說那些引誘別人來欺負你的話
“我是無所謂的”、“你們決定好了”、“我沒有這個本事”,等等,這類“謙恭”的推托之辭就像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點開綠燈。當賣菜人讓你看秤時,如果你告訴他你對這事一竅不通,那你就等於告訴他“多扣點秤”,這種事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3.敢於說“不”
幹脆地表明自己的否定態度,會使人立刻對你刮目相看。事實上,與那種遮遮掩掩、隱瞞自己真實感受和想法的態度相比,人們更尊重那種毫不含糊的回絕。同時,你也會從這種爽快的回答中,感到自信又回到了自己心中。欲言又止、支支吾吾的態度,隻會給人造成“誤解”。
4.對盛氣淩人者毫不退讓
當碰到隨意插嘴、強詞奪理、愛吹毛求疵、令人厭煩、多管閑事的人使你難堪時,要勇敢地指明他們的行為之不合理處,並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剛剛打斷了我的話。”“你的歪理是根本行不通的。”“以你的邏輯推敲,地球就不是圓的了。”等等。這種策略非常有效。它告訴別人,你對不合情理的行為感到厭惡。你表現得越平靜,對那些試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諱,你處於軟弱可欺地位上的時間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