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充分展示自己和表達自己的利器。年輕人走入社會以後,很可能需要借助這個利器去向別人展示自己或者傳遞自己的思想、觀念等。
一篇演講,無論內容如何豐富,語言怎樣準確、清楚、簡潔、犀利,如果缺乏情感,那很難打動聽眾,隻有演講者激情澎湃,才能感染聽眾,引起共鳴,使聽眾心悅誠服地接受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激情可以讓演講獨占花魁。
1963年8月23日,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進行了一場名為《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的激情洋溢的演講,對美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很大。
……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洲的紅色山崗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非正義和壓迫的熱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我夢想有一天,我的4個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皮膚的顏色,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裏。
……
因此,讓自由之聲響徹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高峰!讓自由之聲響徹紐約州的崇山峻嶺!讓自由之聲響徹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高峰!讓自由之聲響徹科羅拉多州冰雪皚皚的洛基山!讓自由之聲響徹加利福尼亞州的婀娜群峰!不,不僅如此;讓自由之聲響徹佐治亞州的石山!讓自由之聲響徹田納西州的望山!讓自由之聲響徹密西西比州的一座座山峰,一個個土丘!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山崗!當我們讓自由之聲轟響,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村小莊,每一個州府城鎮,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隻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卻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把充沛的激情融入到演講的主題和內容上,並極力地通過有聲語言把這種感情表現出來,產生了心理的“共振效應”,達到了演講預期的交流、鼓舞、激勵和說服的目的。最終,馬丁·路德·金的這次演講成為中外演講史上最著名的演講之一。
那麼年輕人演講時,怎樣才能做到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呢?
1. 趣味性的語言和表演有機結合
曾任襄樊市演講協會會長的蔡順華,作過一個題為“小狗也要大聲叫”的演講:
各位青年朋友,到這個講壇演講的,應該是曲嘯、李燕傑、邵守義那樣的大人物。我這個嘴上無毛的年輕人站在這裏,很不般配呦。(停頓,提高聲調)不過,我很欣賞契訶夫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應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慌亂不安,所有的狗都要叫!”(配以態勢語)小狗也要大聲叫——就按上帝給的嗓門兒叫好了!今天,我這個自信的“小狗”,就來大膽地叫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