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服務業無論是總量的擴大、結構的調整,還是對勞動力的吸納以及運行機製的轉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年來,浙江省將大力發展服務業作為推進經濟持續增長和結構優化的主要著力方向,多方采取措施促進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層次的提升。總體上看,浙江省服務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7521億元,增加了15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從2006年的59∶540∶401調整為55∶541∶404。但同時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市場化、產業化程度較低,政府管製過嚴,缺乏動力

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的作用較弱,除餐飲、房地產、旅館、娛樂業等行業外,浙江省國有資本在多數服務行業中的比重遠高於第一、第二產業。市場中介機構多依附於政府部門,不能做到獨立、客觀、公正地執業;市場準入的限製比較多,競爭不充分;很多行業政策執行缺少透明度,開放、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尚未形成,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製約。此外,許多服務領域至今仍被當作非生產性的活動,本來可以產業化經營、商業化運作的服務領域被當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會事業來辦,對內對外的開放度都不夠。

2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夠合理,生產性服務業作用發揮欠缺

服務業內部的傳統行業比重偏高,而體現浙江省區位、資源優勢的現代服務業,如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旅遊業、文化產業雖有一定發展,但比重相對偏低。其中,浙江省生產性服務的供給方麵存在物流服務的規模和水平還不適應需求、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建設有待加強、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仍較為突出、會展規模偏小和品牌影響力低、培訓服務與企業期望差距較大、信息服務的拓展製約因素較多、商務服務供需結構性矛盾凸現、行業協會的作用較為薄弱等八個方麵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凸顯出生產性服務業在浙江省發展方式轉變和製造業產業升級等方麵作用發揮欠缺,亟須加強。

3服務業技術含量和知識密集程度低,不夠重視服務行業人才的培養

浙江省除傳統旅遊和運輸等行業外,金融保險、計算機與信息服務、谘詢服務、專利服務等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的出口比重很低。社會對服務業認識存在偏差,對服務行業人才的培養也不夠重視。長期以來,政府對教育科研、文化體育等,過於看重其公益性功能;對郵電通訊、金融、廣播電視等,過於看重其作為政府調節經濟和意識形態的功能;對醫療衛生、住宅、城市交通等,過於看重其社會福利的功能。我國服務業的發展一直受到較多限製,服務業人才的培養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高素質的服務行業人才的短缺已成為製約浙江省服務業發展的瓶頸。

4服務業投資增長乏力

2007年前三季度,浙江省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第三產業投資2511億元,增長9.4%,分別低於全部限額以上投資、製造業投資1和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17.1%,教育設施、文化藝術業、體育設施、衛生設施投資分別下降0.1%、14%、21.3%和19.2%。2007年9月末,限額以上項目投資新開工項目8950個,同比下降17.3%,新開工項目仍呈減少趨勢。調研中發現,浙江省投資項目中普遍缺少服務業項目,對服務業的資金投入不足。

5服務貿易結構發展不均衡,缺乏國際競爭力

浙江省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很快,但貨物出口過多地依賴於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主要出口市場集中度升高,容易招致貿易摩擦,且服務貿易發展滯後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整體規模小,出口有限。據WTO浙江省研究谘詢中心的資料,到2006年,浙江省服務出口額增長到52.06億美元,占全國服務出口額的4%,其年均增速達到30%以上。從浙江省服務貿易結構看,浙江省服務貿易結構發展不均衡,其主要特征是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具有比較優勢。從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的行業結構看,出口是以勞動密集型出口為主,而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所占的出口份額雖然有所上升,但仍偏低,處於比較劣勢狀態。出口份額較大的是商業服務、運輸服務、旅遊及建築安裝和工程承包,上述項的服務貿易出口額約占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80%以上。而金融保險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通訊郵電服務、谘詢服務等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的服務出口額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不到10%。

6城市化進程滯後

浙江省多數城市規模小,城市功能不完善,以傳統製造業為主導的城市經濟目前尚處在轉型過程中,導致高附加值的、為生產服務和新興的服務業明顯滯後。服務業有兩個特點:一是絕大多數服務產品,其生產與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務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應,即人口須達一定規模,服務企業才能贏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這就是服務業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根據世界銀行統計,1995年全球高收入國家城市化率為75%,中等收入國家為60%,2006年浙江省城市化率為56.5%,遠遠低於上海的88.7%,可見浙江省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滯後於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所應達到的水平。此外,浙江省產業化、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偏低,服務市場體係不健全,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技術市場、物資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缺乏統籌規劃和促進其發展的體製、政策和法製環境,也是導致服務業發展不暢的內在因素。

6.23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點行業

浙江省服務業發展規劃(2008-2012年)指出,當前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已發生較大變化。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與生產性服務業聯動發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提升與消費性服務業互動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係,已成為浙江省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緊緊圍繞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與生產性服務業聯動發展這一戰略重點,對浙江省服務業發展實行分類指導。突出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研發設計和數字傳媒等創新性、示範性現代服務業的培育發展,突出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教育、商務會展和批發分銷等支撐和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速提質,突出商貿、旅遊和房地產等傳統優勢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突出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社區服務等其他服務業的協調發展。據此,2008-2012年浙江省擬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業、文化服務業、旅遊業等10大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