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調控,這次來得狠 (1)(2 / 2)

劉主席的話迅速引來市場的紛紛猜測,房地產市場真要變天了嗎?中國通過房地產拉動消費的政策退出了嗎?

2010年4月11日下午,銀監會

上午劉主席的話音未落,銀監會就欲蓋彌彰地發表聲明,劉主席說的隻針對北京市場,全國其他各地還是按照二套房首付四成來執行。

但劉主席顯然並不是逗大家玩。

2010年4月12日,五大行急速回應

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紛紛表示,它們已經開始收緊第二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收緊房地產的信貸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2010年4月14日,央視

我們通過《新聞聯播》聽到一條重要的消息,溫家寶總理召開了國務院會議,稱將實行更加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這就是說,新政策對首次置業者還是非常照顧的,但對買第二套房以上的就要狠一些了,從銀行貸款是可以的,但必須支付更高的首付,更高的利率。

如果說1月10日到4月14日隻是山雨欲來,任何一個房地產行業的從業者都感覺到了陣陣寒意的話,那麼4月17日“新國十條”的正式頒布則算得上是最終的宣判書。

普通的消費者攤開“新國十條”,可能會有一些疑惑,很簡單樸實的文字嘛!很多條款都是以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重複,新鮮的內容並不多,怎麼就成了“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了,它的字裏行間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

其實“新國十條”最大的看點還在第一條和第二條,第一條對房地產進行了重新的定性,第二條是建立房地產的問責製。

以前曾對房地產進行過定調,房地產已經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裏就有一個潛台詞,在各地GDP競賽中,房地產搖身一變已經成為一員衝鋒陷陣的大將,為了爭得先機,各地都在想方設法把房地產伺候好。

但“新國十條”卻明確表示,各級地方政府還是把房地產這匹馬從戰車上卸下來吧!你們要想較勁,還是拚工業。房地產還要承擔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民生問題。

房地產這匹野馬性情太不溫馴,一不留神它的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它可能使整部戰車迷失方向。

高房價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老百姓沒有房住不說,整個經濟被拖累了,房地產泡沫可不是鬧著玩的。高房價將嚴重影響到國家的金融安全,會影響到整個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影響到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新國十條”對中國房地產的發展進行了重新的定位,它決定了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方向,不能再對房地產放任不管,而要進行嚴格的約束。

第二條是說中央政府要讓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地方政府要搞問責製。如果地方政府不按照中央政府這種原則,如果地方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泡沫,出現了問題,那麼當地的政府要承擔責任。

中國的官員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就怕摘掉烏紗帽。以前是隻要GDP上去就萬事大吉,就可以加官晉爵。現在卻畫了一道紅線,如果房價問題沒有控製好,GDP再高也是白搭。

綱舉目張,“新國十條”給中國未來房地產的發展定下了明確的基調,它對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必定是影響深遠。

00“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絕非浪得虛名。隨著“新國十條”的頒布實施,基本上所有的開發商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很多做了很久房地產的人都在驚呼,不得了,這次真沒有任何交情可講了。

回首這十多年來房地產的發展曆程,房地產發展太猛了,發展得也太順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小日子似乎是過得太舒坦了。

房地產養人啊。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造富運動,而房地產貢獻良多。

每年福布斯、胡潤的富豪榜我們都很容易看到房地產開發商在那裏晃眼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我們來看一下2009年的榜單?前500名財富排名榜榜單裏麵,做房地產主業的有88人,這88人2009年的財富在上一年的時間裏,增長了7600億元。在500名富豪榜中,雖然有2/3的並不直接從事房地產,但他們大多也與房地產相關。

改革開放之初,“萬元戶”是非常了不得的,可以揚名十裏八鄉。而在如今,想要進入中國富豪榜前500強,門檻已經提到十億八億了。而這當中房地產的作用可謂居功至偉,讓很多富豪賺取了第一桶金。

為什麼要對房地產下手呢?這也似乎應驗了一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