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高房價沒有理由 (1)(1 / 2)

2009年上海GDP增長率為81%,這個增長率放在西方發達國家,絕對保證總統連任幾屆。但中國,這個增長率在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排名倒數第三,僅比山西和新疆強一點點,隻有內蒙古和天津等省區的一半。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則是200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GDP增長率僅為31%,美國次貸危機搞得全世界的日子都不好過,而上海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比較艱難。後來,由於中央政府4萬億元投資的出台,使中國擺脫了下行的通道,上海終於從低迷中走了出來。

2010年第一季度,上海GDP增長率達到了15%,2010年上海經濟將大踏步向16000億元人民幣邁進。上海經濟形勢似乎又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上海經濟又大步走在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了。

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2010年15%的增長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2009年第一季度的基數比較低。另外我們還麵臨另外一問題,上海為什麼會出現2008年年初的低穀呢?除了外部經濟影響之外,就沒有其他任何原因了嗎?

從長遠來看,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發展已經麵臨巨大的瓶頸,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上海的經濟增速擔心。

自2000年以來,由於浦東大開發、世博會等的原因,上海搞了巨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隻要我們列一個清單,就會對上海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驚歎。

僅在“十一五”期間,上海城市道路增加了1000公裏,黃浦江越江通道新增10處,總數達到23處,蘇州河橋梁新增5處,總數達到31處;上海建設了兩個巨大的機場,浦東主外,虹橋主內,這在中國任何城市都難以比擬。

我們經常用寸土寸金說明上海陸家嘴的房價高,租金貴。這其實是大量資金堆積起來的,每平方米的土地堆積了數噸黃金才有今天。但在下一個十年,上海還有多少地方可以高密度地容納資金呢?

上海主城區號稱最多走500米就可以坐上地鐵,地鐵網已經非常發達,今後總不至於給每棟樓都搞一個地鐵出入口吧!上海為了搞大型的港口,向浙江借來了洋山港,今後為了發展甚至要到太平洋租一個國家嗎?

從京滬穗深的發展模式來看,前期的發展還主要是攤大餅,利用行政、金融、政策、區位等優勢,把全國各地的資金吸引進來,搞大而全。先把量做上去,不管營養如何,吃成大胖子再說,靠龐大的身軀和其他城市競爭。

但現在各大城市都麵臨著發展空間的限製,想要再長個子,才發現已經不太可能了。隻有在現有條件下增強身子骨,把肥膘練掉,鍛煉成一塊一塊的肌肉,這樣才可能和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大城市去競爭。

隨著低端技術的轉移,如果高科技不能迅速填充進來,城市將麵臨著產業空心化的困境。隻有占據產業鏈的高端,在金融、生物醫藥、電子等方麵加強自己,才可能保持城市的競爭力,但這一方麵上海還任重道遠。

京滬穗深麵臨的又一大難題就是“大城市病”。高速公路+城市主幹道+地鐵的交通模式在解決“大城市病”中並沒有起到根除的作用。道路永遠趕不上汽車的增長速度,全城大塞車,短短幾公裏的路就走了三五個小時。這些消息經常見諸報端,當各大城市都實行單雙號限行時,這個城市的發展空間也就真正到頂了。

2009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972萬,提前十年突破總體規劃確定的2020年1800萬人的控製目標。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大城市病”已成為我們必須要麵對和解決的難題,京滬穗深等城市都陷入這樣的發展“困局”。

“大城市病”的一個顯著特征便是人們對城市發展的預期降低,因為已經到頭了,很難再有拓展的空間。

當一個城市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人們主要看城市的發展潛力。人們購買的是市場預期,關心的是房子未來是否升值,因為差價是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