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定位定一生,奮鬥方向要在20幾歲確定(1 / 3)

20幾歲的男人應該給自己一個定位,自己到這個世界上來究竟是幹什麼的,必須有個十分清晰的描述,離開了這個描述,我們就會迷茫,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就會在一個個十字路口徘徊。

處在什麼位置上,就在那裏尋找意義

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麵;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麵。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後麵,那麼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麵,那麼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後看。

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為目光而不同。關鍵是,即使我們處於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隻要我們安心於自己的位置,那麼周圍的一切就會以我們為中心,或是離我們而去,或是衝我們而來,或是繞著我們旋轉,或是對著我們靜默。如果我們惶惶不可終日,始終感到沒有一個合適的位置,那麼周圍的一切就都會變成主人。我們得跑前跑後地侍候著,我們得忽左忽右地奉承著,我們得上躥下跳地迎合著,我們得內揣外度地恭維著。

位置本身沒有多少差別,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審視同一個物體時卻往往會有不同的印象。

一條河隔開了兩岸,此岸住著凡夫俗子,彼岸住著出家的僧人。凡夫俗子們看到僧人們每天無憂無慮,隻是誦經撞鍾,十分羨慕他們;僧人們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樣的生活。日子久了,他們都各自在心中渴望著:到對岸去。

終於有一天,凡夫俗子們和僧人們達成了協議。於是,凡夫俗子們過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們過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沒過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們就發現,原來僧人的日子並不好過,悠閑自在的日子隻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便又懷念起以前當凡夫俗子的生活來。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們也體會到,他們根本無法忍受世間的種種煩惱、辛勞、困惑,於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種種好處。

又過了一段日子,凡夫俗子和僧人們各自心中又開始渴望著:到對岸去。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便想去一個新的地方,生命大抵如此。正是因為太熟悉了,也便忽略了它的美。當我們到了對岸,才知道原來我們待著的地方,也是那樣的美麗。

在演員的位置上時,就要學會表演;在觀眾的位置上時,就要學會欣賞。社會是個大舞台,而我們卻總是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表演還是在欣賞。或許,生活本來就是要我們以觀眾的心態去表演,以演員的心態去欣賞;或許,這正好能夠檢驗一個人隨時調整與適應的能力。

也許隻有處在別人的位置上時,才會理解別人,才會留戀自己的位置。一個既不理解別人,又對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戀的人,就很難在別人的心目中有什麼位置。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任何時候都不要因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因別人的位置貶低別人。

處在什麼位置上,就在什麼位置上尋找意義。

從“底層”鍛煉,然後找個“高起點”

踏入僧多粥少的就業市場,不少畢業生想得更多的是:“我要從底層做起,一步一步前進。”這看起來的確很務實,但是也很有可能讓你的前途蒙上一層陰影,不可預期。你也很有可能在底層摸爬滾打的過程中,漸漸喪失掉最初的希望和熱情,從而迷失方向。

從某種程度上說,處在底層,會與一些“小人物”為伍,很難學習到什麼東西,而位居高位,則能給自己一個更高的理想。因此,在職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對長遠發展也是意義深遠的。登高才能望遠。當你提升一個職位,就有機會將周圍模糊不清的東西看得更清晰了。

有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在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的指導下,精心製作了一份《個人完全推銷手冊》,僅麵試一次就被一家大公司錄用了,並且獲得了超乎想象的高薪水。需要說明的是,年輕人並不是從底層一步步做起而獲得高薪的,而是一開始就獲得了副經理的職位。假設從普通的公司員工一步步做起,得到副經理的職位要花費不下10年的時間,所以,那本《個人完全推銷手冊》為這位年輕人節省了10年的時間。

小陳畢業後,找了份做助聽器代理銷售的工作。一開始,小陳就對這份工作感到不滿足,不過他還是堅持做了2年時間。終於,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現狀,要成為一名銷售經理。後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目標終於實現了。難得的是,這次成功使他獲得了脫穎而出的機會。雖然隻升了一級,但對他來說,這一級非常關鍵。

小陳取得了優異的銷售業績,引起了他所在公司的競爭對手——一家經營助聽器的公司經理老韓的注意。有一天,老韓請小陳吃飯,說服小陳加入自己的公司,因為他可以給小陳更高的職位。為了考驗小陳的實力,他被派往天津工作3個月。對小陳而言,一切又回到“零”的狀態,需要自己一個人重新開始,挑戰一份新的工作。他非常努力,表現卓越。沒過多久,他便被提升為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