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定位定一生,奮鬥方向要在20幾歲確定(2 / 3)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職場中,如果能站到更高的起點上,就會使你在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獲得他人難以獲得的機會,會攀升得更快。然而現實中,很多人還是難以逃離從底層一步步攀升的宿命。要想在競爭中搶占先機,占據更有利“地形”,你需要有抬高自己身價的意識,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身價的提升,除了最基本的方法——努力工作增強實力外,還有一個辦法是“自抬身價”。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自抬身價”是一種有效的生存手段。因為他人也許沒有時間來充分了解你,或者對你估量不足,如果你適度抬高一下自己,就等於給自己標了一個新的價格。在現代社會,人就像商品一樣,都有自己的身價。如果給自己的標價太低,別人可能會瞧不起你,相反,標個高價,別人會認為你了不起。

一般來說,自抬身價分兩種情況。一是自身確實有價值,而別人評價不足;二是你有七分的才能,卻出九分的身價。兩種情況都可以自抬身價。

特別提醒的是,自抬身價要注意適度。首先,不要抬得明顯超過你的能力,否則你抬得越高,摔得越慘。其次,抬身價要參考行情。如果你的身價低於行情,會給人一種“次品大甩賣”的感覺,別人也會把你當成廉價品,不予重視。如果你的能力也夠,可把身價抬得高出行情一點。若高出太多,除非你快速提高自己,否則別人遲早會看不起你。

再有,自抬身價要掌握火候和時機。如果你不合時宜地四處兜售自己,容易給人吹噓的感覺。如果你能在適當的時候自抬身價,比如有人需要你的時候、大家討論到你的時候、別人問你的時候,就顯得很自然,效果也會很明顯。

工作就像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有過炒股體驗的人大多都知道:交易就像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這就是股市裏的規律,必須遵守;違背規律,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違背規律的人,永遠與財富無緣。其實,身在職場,有時候工作對人而言,也好比是紅綠燈,該停就得“停”,該走就得“走”。

現年28歲的小楊,大學畢業後,就到一家公司做業務員,轉眼已經5個年頭了,但薪水總是得不到提高。他也曾鼓起勇氣與老板談過幾次,但老板總是以公司的體製,以及日後公司發展將帶給小楊的美好前景為由,讓小楊“眼光放遠點”,以大局為重。

其實,小楊工作很努力,也曾有多家同行業公司要用更高的薪水和職位聘用他,他也曾想過要再出國深造加強自己的專業。但年輕的他,總在老板不斷地挽留下妥協,選擇繼續堅守崗位。最近一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不景氣,小楊業績大幅滑落,原來老板對他“關愛”的眼神,也開始轉為“不耐煩”。小楊突然明白在市場經濟的結構下,老板隻注重你創造的利潤,創造不出利潤的人,就是公司的負擔。

小楊很氣餒,便有了另覓新東家的打算,隻是現在同行業都在緊縮人事成本,遇缺不補。更讓小楊怨歎的是,不久前遇到一個和他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後來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目前已經升為經理,他不禁跟這位老同事大吐苦水。後來,從這位老同事口中得知自己遲遲沒有加薪升職的理由,竟然是老板認為:“現有的薪金,已經足夠讓他賣命了!”這讓小楊久久無法釋懷,他很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趁機跳槽或出國學習,讓自己有重新被估價的機會。

一個人的職業如同他的伴侶,會消耗一生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據測算,工作的人一生在辦公室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每周約39.1小時)比和伴侶醒著相處的時間還要長,所以,人們有理由慎重地找尋職業。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考慮果斷地換東家,辭職走人呢?

1.你的勞動不被認可

小徐是某公司的業務谘詢員,一直積極努力,可是上司卻從沒讚揚過她。“我時常聽到領導埋怨我什麼事辦得不好,或者有什麼合同沒辦妥,或遲到了。”小徐常沮喪地說,“可我希望聽到積極的反饋,希望不止一次地聽到,可是沒有,我感到受挫,隻想回家不想工作”。

工作中的不順心累積在一起,會演變成憤怒,有可能導致某天你在上司或同事麵前狂風暴雨般地發作,這隻能使自己處於更被動的境地。也許你對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有欠缺並不十分清楚,不妨約你的上司談談,向他說明你目前的感受,問問他,你如何做才能更好。你也許能從上司的言談中,弄明白你還能在這個行業中走多遠。

2.感到百無聊賴

小胡畢業後,她的同學大多去了會計師事務所和谘詢公司,而小胡不喜歡這種沒日沒夜加班的工作,於是去了一家國有銀行。但是她仍然不喜歡,天天無所事事。她注意觀察同事,覺得他們也無所事事,簡直是在浪費青春年華。正好大四時兼職的一家網絡公司的市場部有意招她,又肯幫她出5000元違約金,小胡便跳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