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大鵬一日同風起,20幾歲把握機遇搭好人生跳板(2 / 3)

機遇是影響我們成功與否的偶然因素,但有時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缺少像成功者那樣的機遇。盡管機遇不是一個能夠人為地加以控製的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努力用心去把握一些機遇,迎接運氣的到來。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是倫敦貧民區一個窮鐵匠的兒子,幾乎沒有上過學,做了幾年報童;13歲起在釘書店當學徒。他酷愛讀書,還從微薄的工資收入中擠出錢來拚湊成了簡陋的實驗室,業餘時間進行某些簡單的實驗。20歲時,有一位顧客送給他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幾次講演的入場券,他得以聽到皇家研究院院長的講演。在聽完講座後,法拉第整理了戴維這些演講的記錄,將其裝訂並到皇家研究院送給戴維,同時請求參加戴維的實驗室工作。戴維正好缺少一位助手,不久他就雇用了這位申請者。最終法拉第成為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當時,一個貧窮的裝訂工能聽到著名科學家的演講確實是難得的機遇,但法拉第如果沒有平常積累的能力,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主動去皇家研究院找院長自薦,這個機遇又有什麼價值?

機會不會2次敲你的門。等待好機會才做事的人,永遠不會成功。隻有抓住眼前機會的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守株待兔得來的永遠隻有一隻兔子,隻有積極地行動,才會獲得成百上千隻兔子。機遇不會從天而降,需要自己去爭取,需要自己去創造。

有些人之所以喜歡等待,不外乎兩種情況:

(1)等待貴人扶持;

(2)等待一切預備妥當。

出門遇貴人,是值得慶幸的事。通常遇貴人是運氣,是偶然的意外,可就偏偏有人誤認為那是必然事件。於是,什麼也不幹,隻等貴人出現,滿以為靠貴人的提攜,自己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出人頭地了。

這種等待貴人出現的心態,其實是希望不勞而獲,吃免費的午餐,與守株待兔無異。這種心態也成為他不去努力的借口,致使機遇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不難發現,在生活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真理:積極行動的人不一定會獲得機遇,但能夠抓住機遇的人一定付出了積極行動。

要記住,不管你成了什麼人或者你是什麼人,如果你發現了機遇,就要立即行動,隻有這樣你才能走向成功。

機遇的3個特點

機遇有以下3個特點。

1.瞬時性

瞬時性指機遇的持續時間極短。蜉蝣朝生暮死,你感歎這種動物的生命短促,竟有如此短暫的生命周期,機遇也是如此。

機遇稍縱即逝的原因有2個:

(1)形勢瞬息萬變。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不斷變化,這一刻鍾造就的機遇,下一刻鍾可能已消失於無形。

(2)競爭激烈。機遇隻有一個,卻有千萬人競爭。機遇轉瞬之間就可能已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2.稀缺性

機遇的稀缺性,是相對於個別的人來說的。有句諺語說得好:“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無論機遇有多少,不在你掌握之中的,這個機遇便不是你的。但要掌握機遇,絕對不是易事,原因主要有2個:

(1)由於本身的限製,令你錯過不少機遇,或是性格、心理上的弱點,令你看不見機遇,即使看見,卻不願或不敢去爭取;或者是物質條件不足,沒有足夠資源去創造機遇。

(2)由於機遇稍縱即逝,難於掌握。形勢變化製造機遇,但也能扼殺機遇。此外,由於競爭激烈,隻要你稍一遲疑,機遇就給別人搶奪去了,這是客觀環境令機遇難於掌握的原因。

3.善變性

機遇是條變色龍,它善於偽裝,往往藏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機遇很低調,它來時不會大張旗鼓,通告全天下。機遇總是靜悄悄地來到眾人中間,靜待首先發現它的那一個人。

有時,機遇幻化成破產的形象突如其來,弄得大家手足無措。股市、地產大跌,雖嚇破了不少人的膽子,但同時也造就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機遇精於化裝這就要求人們主動去戳破它的假象,把機遇辨認清楚,然後果斷采取行動,把機遇牢牢抓住。

掌握機遇的3個方法

機遇對我們一生的運籌,至為重要。一般而言,要想幹成一番事業需要具備2個條件,即能力和機遇。

能力是每個人通過後天的準備可以達到的,機遇卻不是隨時都有。如果要使自己成為成功者,就應在平時做好準備,“器藏於身,待時而動”,一旦機遇到來,就可以大顯身手。因此可以說,機會隻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它的人。不會遊泳的人即便到了海邊,也隻能望洋興歎,驚濤拍岸的大海是供弄潮兒大顯身手的天地。

以下是掌握機遇的3個方法。

1.獨具慧眼

成功的人似乎都有敏銳的直覺和判斷力以及獨到的眼光。事實上,這些都是經過長期經驗累積而來的。

機遇到處都有,但是你必須判斷哪個對你最為有利,哪個成功的概率最大。

每個人的資源有限,你的時間、金錢、精力都受到了限製,你不可能樣樣都通,樣樣都做。因此,你必須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最內行或最有成功希望的行業去做。

2.勇於冒險

成功的人都具有冒險精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功需要膽識。光有才智,而無冒險精神是不會成功的。

不冒險,無所得。冒險,可能會麵臨失敗,但失敗可以增長我們的經驗,隻有在不斷失敗中奮起,才能獲得成功。

3.見好就收

掌握成功的機遇,要伺機而動。好運來時要攻,壞運來時要守。何時進,何時出,時機的把握對成敗影響很大。

要衡量自己的實力,注意環境的變化,選擇正確的時機進出,不做過度的投資。

附:他們的20幾歲

丁磊:做領跑的門戶網站

丁磊,1971年10月1日生於浙江寧波,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7年26歲時,創立網易公司。如今網易已從一個十幾個人的私企發展到擁有近3000員工在美國公開上市的知名互聯網技術企業。2000年3月,丁磊辭去首席執行官,出任網易公司聯合首席技術執行官,2001年3月,擔任首席架構設計師,專注於公司遠景戰略的設計與規劃。

1993年,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丁磊,被分配到寧波市電信局工作。按照傳統的觀念,畢業後能捧上讓後半生衣食無憂的“鐵飯碗”,而且電信局的工資高,福利待遇好,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但是丁磊卻不喜歡電信局的工作,他感到每天工作按部就班,非常枯燥。而他喜歡鑽研新技術,他認為電信部門應是接受新技術和新信息最快的部門,基於此,他向單位提出了很多革新技術的建議,但他的熱情遭到的隻是冷落。丁磊說:“一個人應該關心自己的成長,在一個崗位上學到些什麼,而不是一些別的什麼事情。”

由於他好學,在電信局待了2年,讓丁磊收獲很多,可以說使讓他受益終生。他不僅學會了Unix技術,並且搞懂了Internet是怎麼一回事,掌握了TCP/IP技術的基礎。當時,他已經意識到互聯網中蘊藏巨大的商機,互聯網在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是一個非常喜歡玩網的人,希望把很多的想法結合自己的技術變成現實。1995年4月,丁磊決定離開單位,他想展翅高飛,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施展自己的抱負。為了自己的夢想,他離開了父母,隻身一人來到廣州。

他在廣州奮鬥了2年,中間經曆了很多坎坷,但丁磊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在1997年5月,靠寫軟件賺的50萬元,與夥伴一起創辦了網易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網易於是就在數據分局的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子裏開張了。網易公司的出現是廣州Internet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1997年,接觸網絡的人還比較少,而且當時可以分類編輯的中文網站也很少。丁磊當時就對中文搜索引擎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他認為搜索引擎應該是中國未來Internet上的一棵常青樹。

於是在1997年6月仿照Hotmail,和夥伴們開發了免費的大容量電子郵件係統,當初開發技術是沒有問題的,他們還想到必須有一個好的域名,丁磊和同事一邊開發免費電子郵箱係統,一邊想域名。

丁磊想域名既要朗朗上口,又要好記。在當時大部分的網站用的都是漢字的拚音,可當他查了英文字母的組合,有意義的域名幾乎都被美國人注冊了。他冥思苦想,忽然,丁磊想到注冊數字域名,沒錯,最複雜的問題亦是最簡單的問題!於是他立刻打開電腦,發現這些數字域名沒有被注冊,就趕緊注冊了十幾個這樣的域名,包括163.net、263.net、188.net。事實上,這些數字域名後來的確給用戶帶來很大的方便。

丁磊也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數字域名的開發者。今天的我們才意識到搶占域名的商機,隨後高價拍賣,而丁磊早已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獲取了無限的風光。目前,163.net的用戶已有40萬,263.net也有40萬。

由於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開發軟件上,公司沒有進項,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軟件開發整整用了7個月,到1997年11月,經過日夜奮鬥,丁磊等人成功開發出中國雙語電子郵件係統,並注冊了大串域名。

產品已經做完了,163域名也有了,但做免費電子郵件隻有軟件是不行的,硬件投資就要上百萬,網易那時還沒有這個實力。丁磊相信這個項目在中國能做的隻有一家,那就是電信局。當丁磊向電信局提出申請增加免費郵箱服務時,電信局卻不允許他獨立經營。所以盡管軟件開發出來了,卻還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