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愛拚才會贏,20幾歲男人要考慮創業致富(上)(3 / 3)

如果你打算與人合資創業,那麼遇事一定要有決斷力。你們幾個人可以分頭行動,但凡遇到必須馬上拍板決定的事情,你就一定要當機立斷給出決定。這個決定雖然是一個人做出的,但它卻要代表集體“合夥人”的意見。

理性,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是指由50人以下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相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條件和程序較為簡單和靈活。你一個人可以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你還可以與50個以下的合作夥伴組成有限責任公司。在有限責任公司中,你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這樣萬一以後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對你不至於造成巨大的影響,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某著名大學計算機係的畢業生小李,在大學期間不僅成績優秀,而且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還申請了兩項專利。2005年畢業時,懷揣創業夢想的他打算和一些誌同道合的夥伴開辦公司。但畢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麵對建立新公司的千頭萬緒,僅僅擁有技術知識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經人介紹,小李找到律師,特地就設立公司一事進行谘詢。律師介紹說,隻有熱情是不夠的,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資金、社會經驗、活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挑戰性,所以必須要有心理準備。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合大學生創業的企業形式。當前社會上各種企業形式多如牛毛,如國有企業、三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而公民個人出資設立的企業主要有以下三種: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在這三種企業形式中,個人獨資企業是由一個人開辦的;根據現行《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由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設立,而合夥企業至少要有兩個人以上才能設立。其中隻有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人僅承擔有限責任,即以自己在開辦公司時投入的份額承擔有限責任,即使公司償還不了債務而破產,也絕不會連累到股東其他個人財產;而對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來說,投資人要承擔無限責任,即在企業倒閉時也會被債權人一直追到家裏要債,弄不好就會連生計都成問題。無疑,有限責任公司是小李他們現在最合適的選擇。

律師向小李和他的夥伴們進一步介紹了一些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條件和要求。資金是大學生創業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新修改的《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降低為人民幣3萬元;如果一人有限公司(即隻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則最低注冊資本是10萬元人民幣。股東出資的形式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現行“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也就是說以非貨幣財產出資最多可以達到注冊資本的70%,可見國家對知識產權出資的支持與重視。

小李聽了律師的介紹非常興奮,國家的這些利好政策不正是鼓勵他們這些有知識有熱情的創業者嗎?他和同伴們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每人都積累了少則幾千多則上萬的資金,一個家住當地的同學可以提供公司辦公地點,小李的兩項專利技術可派上大用場了呢。注冊資金不成問題,小李就開始著手考慮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具體事項,他又逐一地向律師請教起來。

律師告訴他,《公司法》表明,除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外,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公民個人和外商投資者等。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按法律規定由股東會、董事會(或執行董事)、監事會(或監事)組成。經過仔細考慮和協商後,小李決定注冊一家10萬元的有限責任公司,於是開始興致勃勃地著手公司注冊的各項程序。

上麵的案例基本上講述了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我們可以看到,假如創業者沒有很多資本也不用愁,可以像小李一樣用自己的技術、專利入股。

原《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以生產經營為主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為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為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谘詢、服務性公司為人民幣10萬元,並要求一次繳清。但在2006年的修訂過程中,各方麵普遍認為這一規定數額過高,不利於民間資本進入市場。要求注冊資本一次性繳足,也容易造成資金閑置。法律據此做了相應修改,一是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二是允許公司按照規定的比例在2年內分期繳清出資,其中,投資公司可在5年內繳足;三是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

國家修改《公司法》就是為了方便民間資本進入市場,為小額創業者大開方便之門。想要創業的你,當然更要抓住機會,追逐自己的創業之夢。

團體創業成功率高

當我們翻檢曆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或商業比賽的檔案時,會發現勝出者一般是團隊。同樣,在美國矽穀也流傳著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則”:由兩個MBA和MIT博士組成的創業團隊,幾乎就是獲得風險投資的保證。雖然這有些誇大其詞,卻蘊涵這樣的事實:創業已非純粹追求個人英雄主義的行為,團隊創業成功的概率要遠高於個人獨自創業。

1998年,鄧鋒與同學柯岩共同創辦了Netscreen網絡安全公司,兩人均畢業於清華大學。他們在業內率先倡導定製的ASIC芯片技術理念,推出了業界第一款專用的硬件式、高性能、整合式防火牆和VPN設備與係統,在安全市場中引進了革命性的技術發展。自進入市場以來,NetScreen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在業內樹立了革新先鋒的技術領導者的形象,並因此實現了迅猛的業績增長。6年後,Netscreen成為全球第三大網絡安全設備公司。公司於200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2003年市值達40億美元。

鄧傑,潤欣通信技術公司總裁兼執行長。他曾是怡和創業投資集團的合夥人;1996年與兩位清華大學的校友共同創立了ACD公司,並出任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於2001年成功完成ACD公司與UT斯達康的並購,隨即出任UT斯達康ACD部門總裁,ACD公司一直在提供世界領先的數據網絡芯片及整體解決方案。

李峰,北京神州億品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邵曉風,神州億品公司副總裁。擁有MIT博士學位的李峰,在美國擁有創建Photonify成功經驗。2002年,他與ServGate創始人邵曉風回國創辦神州億品,在鐵道部支持下,與清華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合作,向列車提供包括多媒體終端和無線上網兩大服務。他們參加了中國無線寬帶技術標準的製定,並於2004年在北京市科委“麵向奧運的無線寬帶係統”基礎設施研究項目的招標中中標。

周雲帆和楊寧,1997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是同學,1999年回國共同創辦ChinaRen網站;2002年創立空中網,致力於發展彩信、WAP、JAVA等2.5G移動增值業務;2004年7月空中網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上麵列舉的眾多案例表明:由研發、技術、市場、融資等方麵組成的優勢互補創業團隊,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相對於單獨創業,團隊創業成功率更高,是因為大家可以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群策群力。總之,由於沒有人會擁有創立並運營企業所需的全部技能、經驗、關係或者聲譽,因此,如果想要創業成功,就必須組成一個核心團隊。

至於合作人員多少,這不是成敗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第一,合作原則要明確,要能夠互相監督,財務清晰;第二,能者上,庸者讓;第三,合作是智慧的結晶,一致對外,所向無敵;第四,合作盡量要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