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於2008年6月27日退休了,他在微軟同事的心目中是一個什麼形象呢?與他一起共同執掌了微軟28年之久的CEO鮑爾默最有話語權了。“他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夥子,不太愛說話,但渾身充滿了活力,尤其是一到晚上就活躍起來。當時的情況是,經常在我早上醒來時,他才準備睡覺。”鮑爾默一次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如此形容比爾·蓋茨。也許隻有活力才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這是比爾·蓋茨留給大家最好的禮物!
李想:年輕人的創業原理
李想,1981年生,河北石家莊人,泡泡網CEO,從最初幾千元的進賬到1億以上身價,時間不過短短4年。泡泡網是第三大中文IT專業網站。2005年營業收入近2000萬元,利潤1000萬元。取得20倍的市盈率,市場價值2億元。創始人李想一股獨大,身價在1億以上。這一年,李想24歲,創業6年。
李想在1998年以前,給《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報刊撰寫稿件;1998年起,開始做個人網站;1999年高中畢業,沒有參加高考;2000年,注冊泡泡網並開始運營;2001年下半年,從石家莊來到北京,開始“正式的商業運作”;2005年,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創建汽車之家網站;2006年5月,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李開複說:“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要發展自己所有的潛力,追逐最感興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隻會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無成。即便你靠資源或才華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絕對沒有釋放出所有的潛力。”他認為:每個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興趣、激情和能力,並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裏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興趣是尋求自身發展的良師益友。李想說:“我可能隻是比我的同齡人更早地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全力以赴的目標,一個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
李想12歲讀初中時,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上高中的時候謊稱為了學習,要求父母給他買了一台電腦。玩了幾個月遊戲後失去興趣,每天習慣拆裝電腦。後來就成了配電腦的熟手,每配一台電腦提成一兩百元。熟悉了這些技術後開始給一些IT類雜誌社投稿,並把文章放到自己網站上。隨著個人網站影響力的增大,開始有廣告商找他,高三的時候李想就掙得了十幾萬的廣告費,為了網站的發展最後放棄了高考。2000年,李想所注冊的泡泡網就開始運營了,到2006年,李想身價已近2億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李想是這樣說和做的。
成功跟幸福一樣,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李想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不同於很多同齡人,同時他也有很多其他同齡人所不具備的內在。他的成長背景和對電腦的執著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李想,他能看到別的網站看不到的東西,因此他試圖去改變,結果他成功了。
李想說:“創業不一定是創辦企業。把自己的愛好和優勢和夢想結合起來,去創造最大的價值,成為精英,不一定隻有創業一條路。”
一個在英國求學的年輕人看到關於李想的電視節目訪談後,就馬上收拾東西,回國準備創業。當李想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感覺驚訝之餘的同時也很內疚。李想就千方百計要和他見麵,目的就是想好好勸勸他,讓他考慮清楚了。然後,要做的就是讓他放棄創業。因為他不懂技術、不懂運營、不懂市場、不懂管理,也沒有團隊。李想建議他從自己的愛好出發,鑒於他喜歡汽車,因此可以選擇去上海某汽車公司的北京4S店,做市場或者銷售,他有留學英國的經曆,恰巧該國內汽車廠商用的技術和設計人員都是英國人,如果他可以做這個品牌4S店的銷售或者市場,可以比其他人更好地與英國人溝通,學到更多的東西,並結合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得以提升,比如從4S店到廠商,從廠商基層到經理,從經理到總監……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李想告訴那個年輕人的創業規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不應該盲目跟風,創業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並非是單一的。
李想認為優秀的創業者最主要的是:首先,做的都是自己最愛的事情,這也是他早出晚歸,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甚至超過15個小時也不覺得乏味,反覺得是一種享受的原因;其次,應該是內心充滿激情但又非常理性的人,追求結果的同時享受過程,而不是單純地享受過程;要始終關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且是產品和服務最好的質檢員和改進者。做的是什麼行業,就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行業,更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客戶和產品;要敢於衝破傳統,獨樹一幟,標新立異,不墨守成規。
馮軍:數碼新領袖
馮軍,1969年生於陝西西安,199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關村最早一批“個體戶”之一。1993年創立華旗資訊數碼科技公司。1997年創建品牌——愛國者。2002年入選“TOP10中國科技新銳”,2003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2005年獲得“十大傑出企業家”稱號,2006年獲得“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7年獲得“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
1987年,馮軍考入清華大學土木係建築結構專業。1992年8月10日,馮軍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那個單位待了半個小時,聽說自己將被派往馬來西亞,他毫不猶豫地起身走了。
從單位出來,馮軍的口袋裏隻有200多塊錢。他跑到中關村,因為他有個同學在中關村幹得很好。他和那個同學商量,在6平方米的櫃台裏擺一張桌子,占1/3的麵積,付1/2的租金,從此就開始了推銷鍵盤、機箱的個體小生意,並給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一個商標“華旗”。
如今華旗公司的“愛國者”已經成為數碼科技裏麵響當當的牌子。任何一個成功都是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的,執著的華旗創造了“愛國者”,“愛國者”也讓馮軍揚眉吐氣。
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是,馮軍從校園一出來就練攤幹推銷,一開始就給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一個商標“華旗”,取“中華的旗幟”之意,而當時他的“公司”隻有他和一個搬運工。
20世紀90年代,一個叫“小太陽”的鍵盤、機箱品牌風靡了整個中關村,這個牌子便是馮軍最早擁有的品牌。他經過2年的奮鬥,使“小太陽”鍵盤的月銷量達到3萬個,占中國北方市場的70%。而到了1996年,中關村到處都是“小太陽”的仿冒品。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品牌無法被保護,華旗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嚴重的危機。
執著的馮軍認為,做企業遇到危機是不可避免的,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應對。為了避免仿冒品,他在“小太陽”商標旁邊打上了一個新商標“愛國者”,從此又開始為這個新品牌奮鬥。
1996年,一本《聯想為什麼》風靡中國。同樣在中關村靠代理IBM電腦起家的聯想已經成為中國IT業的老大。馮軍深深為書中所寫的中關村“教父”柳傳誌的“兩條腿走路”理論所吸引:一方麵要代理國際品牌,一方麵要做自有品牌。此時的華旗,已經有了做自有品牌的實力。沒有經過多麼複雜的過程,馮軍就把自有品牌命名為“愛國者”。他希望有一天,“愛國者”能扛起“中華的旗幟”。
然而,馮軍在1997年推出“愛國者”的時候,遭到所有人的反對,當時大家都爭相起洋名字,都說自己是原裝進口的。馮軍對“愛國者”品牌的特殊感情,使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但實踐證明馮軍勝利了。
一開始,盡管“愛國者”的商標是打在“小太陽”旁邊的,希望以此來區別假冒偽劣產品,但是,市場卻不認可,消費者依然選擇小太陽品牌。所以,起初“愛國者”的銷售很不理想。
1997年,華旗進入穩定增長和打基礎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愛國者品牌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機箱和鍵盤的銷售逐漸轉向愛國者的品牌,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逐漸提高。
華旗的鍵盤在市場上的主要形象是人體工學鍵盤,成為高檔鍵盤市場的引領者和領導者。今天,機箱上印品牌已經屢見不鮮,而這正是從愛國者馮軍開始的。華旗是第一個把機箱的品牌印到機箱麵板上的公司。
馮軍在1997年年底,決定把“愛國者”17英寸彩顯作為公司切入市場的砝碼,並把這款產品的型號命名為700A,當時很多品牌還在關注14英寸和15英寸產品的營銷,市場上17英寸彩顯的價格都在2600元以上,馮軍卻已經把17英寸顯示器的價格定在了2288元。這款高品質產品的超低價格迅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也正是從那時候起,愛國者顯示器開始以性價比著稱市場。
隨後,馮軍起用影視名人楊立新出任愛國者形象代言——“愛國者,值得你信賴。”
一係列的舉措過後終有成效。“愛國者”再次以穩健的經營策略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站穩了腳跟。
1999年,在美國數碼展會上,馮軍第一次見到一種利用電腦USB接口、即插即用、容量可達20~60G的小型硬盤,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可以成為不同電腦之間交換海量信息的便捷途徑。
成功的企業家都有著比別人敏銳的意識,那一刻,馮軍發現了移動存儲所蘊涵的巨大發展機遇,他意識到這個“小東西”的商業前景。首先他以研發為先導,長驅直入,搶占市場先機。當時國內國外許多大公司都覺得這個市場小,不願意投入,而華旗當時的積累還不到2000萬元,卻投入了幾百萬元進行研發。
1999—2002年,中國互聯網事業蓬勃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對移動存儲的需求都陡然攀升。“愛國者”移動存儲產品在軍隊、銀行、證券、金融等政府和國家事業單位迅速獲得穩定的大客戶群,在廣大消費電子領域更是大獲成功。
到2002年,移動存儲產品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愛國者在閃存盤市場也取得了超過30%、移動硬盤市場超過40%的占有率,將索尼、三星、LG等國際品牌遠遠拋在身後,穩穩坐上了國內移動存儲市場的頭把交椅。現在華旗旗下愛國者移動存儲產品市場銷量已經連續9年遙遙領先,並帶動中國移動存儲行業迅猛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大規模領先國際市場的IT產品。
移動硬盤的成功,給華旗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資金,但馮軍並沒在利潤前止步。他瞄準了U盤市場,開始新的擴張。
在此基礎上,華旗移動存儲先後推出了移動存儲加密王、移動存儲王(絕密版)等產品,產品也做到了多個行業的第一。
例如,移動存儲王(絕密版)是國內唯一采用TTDS
TM硬件保護技術的高等數據安全性移動硬盤產品,非授權用戶無法格式化,防止人為破壞;采用智能CPU卡、SAM卡雙重身份認證。該產品通過了軍用信息安全認證、國家保密局科技成果鑒定、國家信息安全產品認證、公安部銷售許可證、公安部信息安全產品檢驗,是一款專用絕密數據存儲打造的移動存儲產品。
又如,華旗推出的國內首款商秘級存儲設備——神舟盾係列存儲王。神舟盾可自動加密保護用戶寫入的所有文件數據,存儲器中所存儲的數據均為密文,即使有非法用戶將其中的硬盤以其他方式讀出數據時,密文數據也無法正常顯示,達到了重要信息保密的安全要求。
2003年3月,馮軍花100多萬元請奧美公司設計了華旗國際的LOGO“aigo”,推出了包括移動存儲、數碼視聽產品在內的多款數碼消費電子產品。從此,“愛國者”這個民族品牌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馮軍自豪地說:“移動存儲能在中國發展並走在世界前端,這是我們華旗愛國者第一次提出來的。”
2002—2003年,當時國內MP3市場完全被韓國品牌所壟斷,沒有一個國內企業敢於做MP3,華旗是國內第一個嚐試跟韓國品牌競爭的企業。愛國者當時U盤已經做成國內銷量第一名了,愛國者研發團隊就在U盤的基礎上用1+1=11的思路研發了一個MP3播放器,並取名為“月光寶盒”,代表“愛你一萬年”。它非常符合中國人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而且第一個在全世界做到了免驅動程序,相對於韓國品牌,這在技術上是很有優勢的,所以愛國者MP3一上市隻用了8個月的時間,銷量就超過了所有韓國品牌,成為中國的第一名。在愛國者的引領下,現在中國市場上的MP3產業基本上已被國產品牌占領。
馮軍自創建華旗以來,始終堅持以“六贏”理念為準則,即確保“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合作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使公司能夠堅實、穩定地發展。
如今,馮軍的公司有1800餘名員工,愛國者MP3、機箱等產品做到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馮軍也已經成了“中關村人”的代表與驕傲,他的公司已經創造了連續多年每年增速超過60%的奇跡。
馮軍成功了,從代理起家到發展自有品牌,這是絕大多數中關村電子經銷商的夢想,同時也是一個無比曲折的曆程。“經銷商活不過3年”,這在中關村已經成為一個普遍認可的真理。然而,華旗愛國者不僅活下來了,而且還完成了自我創新的曆程。這與馮軍的執著是分不開的,他不斷的堅持努力成就了“愛國者”今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