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二十幾歲的女人們,卻常常為同學一句無意的嘲笑,或同事一次無心的抱怨,就變得悶悶不樂,甚至開始徹底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雖然我們有必要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不能過分在乎,否則,煩惱的是你自己,痛苦的也必定是你自己。
範曉萱在一段訪問裏說:
以前我很辛苦,因為我太在乎別人的感覺,太在乎其他人怎麼看我,所以,我很多時間都要去想別人怎麼想,我都想去做得麵麵俱到,然後,變得很辛苦。現在,我比較會跟著感覺走,也會比較清楚地表達我的看法,就是這樣,我隻是想活得比較輕鬆,不要那麼辛苦。
的確,一個人一生為別人的評論而活著是很累的,也顯得很蠢。艾莉諾·羅斯福說:“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使你感覺卑微。”古希臘諺語也說:“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侮辱我們。”
二十幾歲的女人們,我們每個人絕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知識和信息來自別人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但你怎樣接受、理解和加工、組合這些教育和影響,是你個人的事情,這一切都要獨立自主地去看待,去選擇。誰是你人生的最高仲裁者?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歌德說:“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為自己開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嚇倒,不受他人的觀點所牽製。”讓人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不切實際的、應當放棄的期望。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錯綜複雜的,所麵對的人和事總是多方麵、多角度、多層次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經驗現實中,別人對你的看法大多有其一定的原因和道理,但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來麵目和完整形象。別人對你的態度或許是多棱鏡,甚至有可能是讓你扭曲變形的哈哈鏡,你怎麼能期望讓人人都滿意呢?
二十幾歲的女性,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對你看著順眼,感到滿意,你必然會要求自己麵麵俱到。不論你怎麼認真努力,去盡量適應他人,能做得完美無缺,讓人人都滿意嗎?顯然不可能!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期望,隻會讓你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顧慮重重,活得太累。總之,隻有懂得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別人的消極影響,才能過得舒心。不管別人如何評論你,隻要自己高興、滿足、自得其樂,生活就是幸福的。
幸福良方
二十幾歲的女性朋友們,你不需要永遠活在別人的認可裏,快快樂樂地為自己活,瀟瀟灑灑地“自戀”,也是一種智慧。
炫出自我本色
二十幾歲的女人們,不管你是美是醜,你都要學會欣賞自己,炫出自我的本色,這樣才能活得很快樂。
一隻麻雀,總想學孔雀的樣子走路。孔雀的步法是多麼優美啊!孔雀高高地仰起頭,抖開尾巴上美麗的羽毛,那開屏的樣子是多麼漂亮啊!“我也要像這個樣子,”麻雀想,“那時候,所有的鳥讚美的一定會是我。”麻雀伸長脖子,抬起頭,深吸一口氣讓小胸脯鼓起來,伸開尾巴上的羽毛,也想來個“麻雀開屏”。麻雀學著孔雀的步法前前後後地踱著方步。可這些做法,使麻雀感到十分吃力,脖子和腳都疼得不得了。最糟的是,其他的鳥——趾高氣揚的烏鴉、時髦的金絲雀,還有蠢鴨子,全都嘲笑這隻學孔雀的麻雀。不一會兒,麻雀就覺得受不了了。
“我不玩這個遊戲了,”麻雀想,“我當孔雀也當夠了,我還是當個麻雀吧!”但是,當麻雀還想象原來那個走路的樣子時,已經不行了。麻雀再沒法子走了,除了一步一步地跳之外,再沒別的辦法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麻雀隻會跳不會走的原因。
著名的威廉·詹姆斯,曾經談過那些從來沒有發現自我的人。他說一般人隻發展了10%的潛在能力。人們具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懂得怎麼去利用。
你和我同樣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不應再浪費任何一秒鍾,去憂慮“我們不是其他人”這一點。
卓別林開始拍電影的時候,那些電影導演都堅持要卓別林學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德國喜劇演員。可是直到卓別林創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後,才開始成名。
威爾·羅吉斯在一個雜耍團裏表演拋繩技術,沒有任何台詞,持續了好多年。最後他才發現自己在講幽默笑話上有特殊的天分,於是他開始在耍繩表演的時候講台詞,才獲得成功。
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剛剛進入廣播界的時候,想做一個愛爾蘭喜劇學員,結果失敗了。後來她發揮了她的本色,做一個從密蘇裏州來的、很平凡的鄉下女孩子,結果成為紐約最受歡迎的廣播明星。
金·奧特雷剛出道時,想要改掉他得克薩斯的鄉音,成為一個城裏的紳士,便自稱為紐約人,結果大家都在背後恥笑他。後來,他開始彈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後來他成為在電影和廣播方麵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
這些明星們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不敢想象,如果他們放棄自我去模仿他人,結果會是什麼樣子。而在所有的明星當中,索菲婭·羅蘭的例子最為突出。
索菲婭·羅蘭是意大利著名影星,自1950年從影以來,已拍過60多部影片。她的演技爐火純青,曾獲得1961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她16歲時來到羅馬,要圓她的演員夢。但她從一開始就聽到了許多不利的意見。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個子太高,臀部太寬,鼻子太長,嘴太大,下巴太小,根本不像一般的電影演員,更不像一個意大利的演員。製片商卡洛看中了她,帶她去試了許多次鏡頭,但攝影師們都抱怨無法把她拍得美豔動人,因為她的鼻子太長、臀部太“發達”。
卡洛於是對索菲婭說,如果你真想幹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動一動”。索菲婭可不是個沒主見的人,她斷然拒絕了卡洛的要求。她說:“我為什麼非要長得和別人一樣呢?我知道,鼻子是臉龐的中心,它賦予臉龐以性格,我就喜歡我的鼻子和臉保持它的原狀。至於我的臀部,那是我的一部分,我隻想保持我現在的樣子。”她決心不靠外貌而靠自己內在的氣質和精湛的演技來取勝。她沒有因為別人的議論而停下自己奮鬥的腳步。她成功了,那些有關她“鼻子長,嘴巴大,臀部寬”等的議論都“自息”了,這些特征反倒成了美女的標準。索菲婭在20世紀行將結束時,被評為這個世紀的“最美麗的女性”之一。
索菲婭·羅蘭在她的自傳《愛情與生活》中這樣寫道:“自我開始從影起,我就出於自然的本能,知道什麼樣的化妝、發型、衣服和保健最適合我。我誰也不模仿。我從不去奴隸似的跟著時尚走。我隻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屬。衣服的原理亦然,我不認為你選這個式樣,隻是因為伊夫·聖洛朗或迪奧爾告訴你該選這個式樣。如果它合身,那很好。但如果還有疑問,那還是尊重你自己的鑒別力,拒絕它為好。衣服方麵的高級趣味反映了一個人健全的自我洞察力,以及從新式樣選出最符合個人特點式樣的能力。你唯一能依靠的真正實在的東西,就是你和你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你對自己的估計以及你願意成為哪一類人的估計。”
索菲婭·羅蘭談的是化妝和穿衣一類的事,但她的話卻深刻地觸到了做人的一個原則,就是凡事要秉持自己的本色,不要模仿別人去換取暫時的回報。這種以失去自我為代價的模仿,從長遠的角度看,無異於殺雞取卵。你也許在某個時候會發現,羨慕是無知的,模仿也就意味著自殺。
二十幾歲的女人,不論好壞,都要保持本色。自己的本色是自然界的一種奇跡,也是上蒼給每個人最好的恩賜。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形象、人格都有著無法取代的獨特性,所以我們不必去模仿別人,而應時刻秉持自我本色,發揮最好的自己。
所以,你隻能唱你自己的歌,你隻能畫你自己的畫,你隻能做一個由你的經驗、你的環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論好壞,你都得自己創造自己的小花園;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你自己的小樂器。
幸福良方
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形象、人格都有著無法取代的獨特性,所以我們不必去模仿別人,而應時刻秉持自我本色,發揮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