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虎賁營成軍之後的第一仗,陶商不但一定要戰之必勝,而且還希望是一場無可挑剔的大捷,一舉打出虎賁軍的威名。太祖爺爺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這也陶商最為信奉的座右銘。隻要虎賁軍打出了赫赫威名,那些和劉備之間眉來眼去的徐州士族,豈敢再如此放肆?
陶商可以想象得到,為了防備同鄉兼舊主陶謙的血腥報複,笮融肯定會在徐州各地遍布眼線,而徐州大軍雲集的東海郡更會被嚴密的監控起來。而特種作戰決定成敗的關鍵,往往就是其隱秘性,所以陶商一定要想方設法避過這些眼線,神不知鬼不覺的悄然抵達廣陵城下。
陶商率領二十親衛出城自然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他們每日出城都會訓練,這已經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若是有一日沒看到他們出城,反而會覺得奇怪了。但是這樣一支有規模的騎兵隊伍,若是就這般大喇喇的朝廣陵趕去,定然會引起笮融安插那些耳目的注意。所以在離開朐縣之後,陶商和他的親衛們立刻搖身一變,都紛紛化妝成了商隊的護衛,保護著糜家的一支規模不小的商隊朝廣陵慢慢進發。
這一切都是糜芳在背後安排的。雖然廣陵的笮融背叛了陶謙,所以和徐州係的官吏已經不相往來,可是唯獨對朐縣的糜家卻是例外的。糜家是徐州有名的商賈之家,手中握有通達天下的商路和商隊,笮融想要將廣陵建設成“極樂世界”,自然不能拒絕糜家商隊的進入。正因為如此,陶商才可以借著這個身份掩護,悄無聲息的逼近廣陵城。
商隊行進的速度很慢,一路晃晃悠悠走了一整天才進入了廣陵郡地界。等天色一黑下來,陶商又立刻率領隊伍從悄悄離開了商隊,在夜色的掩護下迅速朝廣陵城逼近。也許是燈下黑的緣故,笮融雖然在東海郡撒下無數信徒當眼線,但是在廣陵城附近反而忘了這一點,所以陶商一路竟然沒有被任何人看破行藏。
一路撒開馬蹄飛速行進,陶商一行人終於在天亮之前逼近了廣陵城外,為了掩藏行跡他們甚至遠在三十裏外就停住了腳步。因為不知道廣陵附近有多少人是笮大善人的信徒,他們隻能將所有人馬都躲進了茂密的叢林之中,甚至不敢讓廣陵的百姓發現他們的蹤跡。
不是陶商太過小心,而是有時候宗教的影響力實在太強,一旦被洗腦之後那種腦殘程度簡直不忍直視。不要說在這個很多人大字不識一個的時代,就是在後世,某位姓李的大師甚至能夠給大學生、留學生洗成腦殘粉,宗教的可怕之處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