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布施大會(2 / 2)

隨著人群慢慢走進了這座寬廣無比的大廣場,陶商一眼就看到在大殿前方有上千名僧侶整齊排列著,端坐在一個個的蒲團上,口中不斷的念誦著晦澀難懂的經文。上千人齊聲吟誦雖然聽起來似乎有些雜亂,可是那種帶著獨特韻律的梵音仿佛天籟一般在耳邊縈繞,讓任何仔細傾聽的人都感到心情舒暢,整個人都寧靜祥和了許多。

就在陶商感歎這些在後世能夠大行其道的宗教,果然都有一些門道時,笮融終於登場了。隻見他身著鑲嵌著金絲寶石的火紅袈裟,頭戴金冠,手持金色法杖,一步步登上了為他準備的高台。就在笮融畢恭畢敬的朝佛堂裏的佛像跪拜之後,那千餘僧侶念誦佛經的聲音陡然降了下來,幾乎一下子就變成了“背景音樂”。

在上千名僧侶的“伴奏”下,笮融這才開始開壇講經,弘揚佛法宣講極樂。笮融作為徐州名流,本就生得一副好皮囊,加上那一身珠光寶氣的裝束,在朝陽下顯得法相莊嚴,宛若佛祖再世一般。還沒有開始宣講,就已經引得台下無數善男信女紛紛拜伏。

佛教從天竺傳入中土,所以很多經文都是用天竺文撰寫,想要讓普通老百姓熟讀並且了解其中的禪意十分困難。笮融確實不愧為徐州有名的大才子,因為信奉佛教,他竟然自學了天竺文。在整理曆代前輩對佛經的翻譯版本之後,他更親自編譯了好幾部經書,每次開壇講法都不斷給信徒們言傳身教。

台上笮融在抑揚頓挫的講解著經文,台下信徒們聽得如癡如醉,可是陶商卻半點也沒有聽下去的心思。趁著別人不注意,他一直在偷偷的觀察著弘福寺的地形和布防情況,既然已經確定笮融晚上也會住在寺廟之中,他當然首先要把廟裏的情況摸清。

弘福寺經過幾番擴建,麵積已經增大了許多,因為還有一些後續的殿堂正在建設,所以寺院的圍牆有一大部分其實是缺損的。也許是為了防止布施大會發生意外,在整個廣場和大殿周圍,竟然雲集著上千身著鐵甲的衛士,也難怪在整個廣陵城的街道上都見不著幾個士卒了。

就在陶商腦子裏不斷的演化著晚上偷襲的最佳路線時,笮融的講經已經很快就結束了。就在笮融結束講經之後,很快就有僧侶引著大家有序的從大門口走出去,而就在門口有人給從裏麵走出來的人分發著一小袋的錢糧。那些分發錢糧的僧侶,口中還不住的念叨著佛號,讓每個領取禮物的人都對佛陀充滿了感激。

看著眼前這一切,陶商不禁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後世西洋傳教士常用的伎倆嗎?沒想到在這個時代,笮融竟然也無師自通了,果然是個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