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秋季常用藥膳(一)(3 / 3)

2.將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2厘米的方塊。將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內,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麵上,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後,撒在周圍;薑片、蔥段放入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調好湯味灌入蒸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後,立即出籠,揀去薑片、蔥節,再調味後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菜100克,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懷牛膝熟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豬蹄筋具有補肝,強筋,補血作用,加以滋補氣血的雞肉、火腿,使氣血旺盛,達到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的同時又扶助了正氣。常食,對風濕性關節炎,手腳乏力,筋骨疼痛有裨益。

羅漢果煲豬肺(涼)

【配方】羅漢果1個,豬肺100克。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適用於秋季肺燥咳嗽、咯痰不利,或吐痰黃稠、咽幹口燥等症的調理。

【製作】

1.將豬肺切成小塊,擠出泡沫,洗淨。然後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

2.將羅漢果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同煮,肺熟即可服食。

【食法】每日1次,既可單食,亦可佐餐。

【宜忌】單純風寒咳嗽而無熱者不宜多食。

【解析】羅漢果味甘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暑,潤肺止咳之功效,即可單用治療咳嗽,又可與豬肺同煮;於餐飲中起藥君之功,較適用於肺虛久咳的輕症,尤以秋季為宜。

銀杏雞丁(溫)

【配方】銀杏100克,嫩雞肉500克,蛋清、食鹽、紹酒、味精、豆粉、芝麻油、蔥段、豬油、清湯各適量。

【功效】定咳喘,止帶濁。適用於秋冬進補。可用於年老咳嗽、哮喘、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症。

【製作】

1.將雞肉切成約1厘米見方的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豆粉拌勻上漿;白果剝去硬殼,下熱油鍋內爆至六成熟時,撈出剝去薄衣和心,洗淨待用。

2.將炒鍋燒熱,放入豬油,待油六成熱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炒勻,至熟後連油倒入漏勺內,瀝去油。

3.將原鍋加入豬油25克,投入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加入湯、食鹽、味精,倒入雞丁和白果,顛翻幾下,用豆粉勾芡,推勻後,淋入芝麻油,再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有實邪者忌服。

【解析】白果性溫而澀,炒熟後則毒性全無,具有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之功效;嫩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功效。二者共烹有較好的溫腎納氣平喘功效。秋冬季節食用,對中老年人久咳虛喘,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症有調養之功。

杏梨飲(涼)

【配方】杏仁10克,梨1隻,冰糖少許。

【功效】清熱止咳。適用於秋季肺燥引起的咳嗽、煩渴、小便不利等症,其他季節因燥邪傷肺導致的幹咳亦可選用。

【製作】

1.將杏仁去皮、尖,除去雜質,洗淨;梨去皮、核,洗淨,切片;冰糖捶成屑。

2.將梨、杏仁、冰糖屑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30分鍾即成。

【食法】常飲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杏仁性溫歸肺經,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之功效;梨性涼潤而甘,具有生津止咳,潤肺之功效。二者做成飲料,加入甘涼之冰糖,可增強其清熱潤肺,止咳平喘之功效。秋季食用,對肺燥引起的咳嗽,煩渴,小便不利等症有較好療效。

冰糖蓮子(平)

【配方】幹蓮子300克,冰糖200克,白糖200克,京糕25克,桂花適量。

【功效】清心安神。適用於秋季平補,其他季節亦可食用。常用於心神不寧的心煩失眠,以及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瘡等症。

【製作】

1.將蓮子用溫水衝洗2~3次,倒入碗中,加開水以淹過蓮子為宜,上屜蒸50分鍾左右,(不用時放入冰箱)。

2.將沙鍋放在火上,注入清水,水開後,放入冰糖、白糖。開鍋時撇去沫子,然後用淨白布將糖水過濾。將蓮子倒入海碗。將京糕切成小丁,撒在蓮子上,加入桂花,將過濾好的糖汁澆入即成。

夏季,可用鮮蓮子,去綠皮和蓮子心,其餘做法同上。

【食法】單獨食用。

【宜忌】任何體質的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蓮子甘平,具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益腎固精之功效;桂花具有化痰,散瘀的功效。蓮子、桂花輔以清養脾胃的冰糖、白糖、京糕共製成羹,經常食用,起到一定的清心安神的療效;可用於心神不寧的心煩失眠以及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瘡等症的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