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膏(平)
【配方】枸杞子500克,蜂蜜1000克。
【功效】滋腎,潤肺,補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虛勞咳嗽、消渴、遺精等症。
【製作】
1.將枸杞子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再改用文火熬煮2小時,潷出煎液,再加水適量煎熬,如此3次,合並3次煎液,再放入鍋內,熬去水分。
2.待煎液稍稠後加入蜂蜜,用文火熬至稠,晾涼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每次1~2湯匙。
【宜忌】脾虛有濕的泄瀉患者不宜多食。
【解析】枸杞子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之功效;蜂蜜可補中潤燥,止痛解毒。二者製膏食用,可增強其滋腎明目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虛勞咳嗽、消渴、遺精等有療效。
黃芪膏(平)
【配方】生黃芪30克,生石膏20克,鮮茅根20克,粉甘草5克,生淮山藥40克,蜂蜜300克。
【功效】補益肺髒,清熱潤燥。適用於秋季調養肺髒之用。
【製作】
1.將生黃芪、石膏、鮮茅根洗淨;黃芪切薄片,石膏搗細;將以上藥物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
2.將沙鍋置武火上煎熬30分鍾,濾出藥汁,再加水適量,煎熬3次,去渣,過濾,然後在過濾煎液中加入淮山藥末和甘草末,置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煎熬至稠膏時,加入蜂蜜即成。
【食法】每日3次,每次1湯匙。
【宜忌】燥火咳嗽者不宜多服。
【解析】生黃芪甘溫入肺脾兩經,具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功效;蜂蜜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作用。配合清肺熱之生石膏,涼血之茅根、益氣之生甘草,潤肺之蜂蜜,共煉成膏,食用後,起到良好的補肺潤燥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肺氣虛、血痹、潰久不斂有較好療效。
百合梨膏(涼)
【配方】梨1000克,百合50克,麥門冬30克,川貝母10克,蜂蜜500克。
【功效】潤肺止咳,利咽生津。適用於陰虛肺燥、幹咳心煩音啞等症。
【製作】
1.將梨去皮,去核,洗淨;百合、麥門冬、川貝母洗淨。
2.將洗淨的藥物、梨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熬30~40分鍾,潷出煎液;再加水繼續煎熬,如此3次,然後合並3次煎液,繼續煎熬至稠時,加入蜂蜜,煎熬至膏狀時,晾涼即成。
【食法】每日食2次,每次15克,溫開水送服。
【宜忌】風寒咳嗽不宜多服。
【解析】百合性平,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梨具有清心潤肺,化痰止咳功效。川貝、麥冬性皆寒涼,均歸肺經,有滋肺陰、止咳之功,五者結合,製成膏劑,食用後,可增強其潤肺止咳,利咽生津之功效。秋季服用,對陰虛肺燥、幹咳心煩、音啞等症大有裨益。
天門冬膏(涼)
【配方】天門冬500克,蜂蜜300克。
【功效】滋肺潤燥。適用於秋季感受溫燥之燥咳。
【製作】
1.將天門冬放入沙鍋內,加水熬取藥汁3次,共取藥汁約1000毫升。
2.在放有天門冬汁液的鍋內,加蜂蜜,置武火上燒開,再用文火煎熬至膏狀,晾涼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空腹時食用,每次1~2湯匙。
【宜忌】虛寒便溏者慎服。
【解析】天門冬性寒涼,具有滋陰清熱,潤肺生津之功效;蜂蜜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功效。天門冬、蜂蜜共製成膏,則滋潤之力倍增,食用後,可起到明顯的滋陰潤燥之功效。尤宜於秋季陰虛燥咳,咳嗽帶血等症。
山藥蛋黃粥(平)
【配方】山藥30克,蛋黃2個,粳米150克。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息風。適用於秋季平補之用。對心煩失眠、虛勞吐血、嘔逆、小兒消化不良等症有效。
【製作】
1.將雞蛋打破,去白留黃,用筷子將黃攪散。
2.山藥洗淨,切片;粳米淘洗幹淨。
3.將山藥、粳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開,改用文火熬煮至熟,起鍋前,將雞蛋黃倒入粥裏,再拌勻燒開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各服1碗,長服效果甚好。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山藥性質甘平,補而不膩,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效;粳米(大米)有健脾養胃,止渴除煩功效。二者加營養豐富的蛋黃煮粥,可增強其滋陰潤燥,養血息風之功效。經常服用,對心煩失眠,虛勞吐血,嘔逆,小兒消化不良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