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冬季常用藥膳(二)(1 / 3)

芪杞燉乳鴿(溫)

【配方】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鴿1隻。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的中老年人士。可用於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瘡潰後久不愈合、慢性癤瘡等。

【製作】

1.將乳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髒,洗淨,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再加入黃芪和枸杞子。

2.將盛鴿和藥的盅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即成。

【食法】可加食鹽、味精少許,每3天燉服1次。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黃芪有補中益氣之功效;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的作用;食物乳鴿有補肝腎、益精血、補氣祛風之功效。黃芪、枸杞與乳鴿之燉品藥膳可增強補中益氣之功效。對中氣虛弱、消渴、體倦乏力、自汗、婦女血虛經閉、惡瘡、疥癬、瘡潰不愈合患者都有較好療效。

黃芪汽鍋雞(溫)

【配方】黃芪片30克,仔母雞1隻,蔥、生薑、食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衰血虛等症。

【製作】

1.將仔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髒,剁成小塊,放入沸水鍋內燙3分鍾撈出,洗淨血沫,裝入汽鍋內,加入蔥、生薑、食鹽、味精、紹酒、花椒水等。

2.將黃芪片洗淨,放入汽鍋內,蓋上蓋,上籠蒸2小時取出,揀去蔥、生薑、黃芪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黃芪甘溫,能補中益氣;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作用。二者藥食結合,對虛勞羸瘦、中虛胃呆、脾虛泄瀉、氣衰血虛、消渴水腫、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產後乳少、勞後虛弱均有較好療效。

鯽魚羹(溫)

【配方】蓽茇10克,縮砂仁10克,陳皮10克,大鯽魚1000克,大蒜2頭,胡椒10克,泡辣椒10克,蔥、食鹽、醬油各適量。

【功效】醒脾暖胃。適用於脾胃虛寒之食欲不振、慢性腹瀉、慢性痢疾等症。

【製作】

1.將鯽魚去鱗、鰓和內髒,洗淨;在鯽魚腹內,裝入陳皮、縮砂仁、蓽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蔥、食鹽、醬油,備用。

2.在鍋內放入油燒熱,將鯽魚放入鍋內煎黃,再加入水適量,燉煮成羹即成。

【食法】空腹吃之。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蓽茇有溫中止痛作用,為君藥,佐以消食開胃的砂仁,再加入行氣健脾的陳皮,配以開胃暖中的鯽魚共烹,藥食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增強其醒脾暖胃之功效,對脾胃虛寒之長期食欲不振腹瀉、痢疾有顯著療效,冬季常食還有預防上述疾病的作用。

歸參燉母雞(溫)

【配方】當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隻(約1500克),蔥、生薑、料酒、食鹽各適量。

【功效】補血壯體。適用於肝脾血虛之各種貧血。

【製作】

1.將母雞宰殺後,去毛樁和內髒,洗淨,將當歸、黨參放入雞腹內,把雞放入大沙鍋內,加入蔥、生薑、料酒、食鹽,加清水適量。

2.將沙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煨燉,直至雞肉熟爛即成。

【食法】吃肉、喝湯,既可佐餐,又可單獨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當歸甘溫補血,黃芪甘溫補氣,二者合用,氣血雙補,與母雞同烹,增強補氣血、生精、添髓之功,特別適用於精氣血不足者冬季進補之用。

核桃仁炒韭菜(溫)

【配方】核桃仁50克,韭菜250克,鮮蝦150克,芝麻油、食鹽、薑、蔥、黃酒各適量。

【功效】補腎助陽。適用於冬季溫補之選。對腎虛、陽痿、貧血、腰痛等症有一定調補之效。

【製作】

1.將韭菜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節;鮮蝦剝去殼,洗淨;蔥切成段;薑切成片。

2.將鍋燒熱,放植物油,燒沸後,先將蔥、薑下鍋煸香,再放蝦和韭菜、核桃仁,烹黃酒,連續翻炒,至蝦熟透,加入芝麻油、鹽炒勻,起鍋裝盤即成。

【食法】如治療陽痿,可佐白酒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核桃仁甘溫而潤,具有補腎、溫肺、潤腸之功效;韭菜辛溫、蝦仁甘溫,都有補腎壯陽功效。三種性溫的藥食共烹,整方具有較好的溫補激發腎陽之功效,比較適宜陽氣偏弱的人士冬季進補選用。

核桃粥(溫)

【配方】核桃仁50克,粳米300克。

【功效】養胃益腎。適宜秋冬補益之選。

【製作】將粳米洗淨,與核桃仁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轉文火熬煮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核桃仁甘溫,具有補腎、溫肺、潤腸之功效;粳米能健脾養胃,二者煮粥食用,適宜秋冬進補之用,尤適用於中老年人腸燥便幹者。紅杞活魚(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