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冬季常用藥膳(二)(3 / 3)

【功效】補中益氣,安神強心。適用於冬季進補之選,對脾虛泄瀉、心悸自汗、倦怠乏力等症有益。

【製作】

1.將人參加水潤軟切片,再微火烘脆,研成細粉;雞油熬熟,濾渣晾涼;麵粉放幹鍋內炒黃,黑芝麻炒香,搗碎待用。

2.將玫瑰蜜、櫻桃蜜加入白糖,撒入人參粉和勻,點入雞油調和,再加炒麵、黑芝麻粉揉至滋潤成餡備用。

3.將糯米粉和勻,摻水淋濕,成滋潤的粉團,搓成長條,分成小團,包上餡子,製成湯圓。待鍋內清水燒沸時,將湯圓下鍋,文火煮至湯圓浮上水麵後2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湯圓100克,早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黑芝麻有烏須發、補肝腎功效;糯米粉具有暖脾胃、益胃氣之功效。三者再加入輔料製成湯圓,補益之力較好而且口味亦佳,適宜各種體質人士冬季進補選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溫)

【配方】當歸90克,生薑150克,羊肉500克,鹽適量。

【功效】溫胃補虛。適用於產後大虛脫、腹中寒疝等症。

【製作】

1.將當歸、生薑用清水洗淨後,順切成大片;羊肉(去骨)剔去筋膜,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後,撈出晾涼,切成條,備用。

2.取潔淨沙鍋,倒入清水適量,將羊肉條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生薑,置武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1小時,至羊肉熟爛加入鹽,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解析】當歸辛溫,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羊肉辛甘溫,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生薑辛溫,具有發表散寒溫胃的功效。三者以羊肉溫補益氣為主,生薑用量較多,加強溫胃散寒,合以當歸,共奏溫補之效,是中醫傳統名方之一。

人參核桃膏(溫)

【配方】人參5克,核桃仁50克,蜂蜜300克。

【功效】益氣溫腎。適用於陽氣不足之證。

【製作】

1.將人參浸潤切碎,核桃炒香,剁碎,共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

2.將沙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熬煮至稠,加入蜂蜜,繼續煎熬至膏狀即成。

【食法】早、晚空腹時食用,每次8~10克,溫開水送下。

【宜忌】感冒發熱者忌服。

【解析】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寧心安神等功效;核桃仁有溫補肺腎,潤腸通便功效。二者加入蜂蜜製成膏,共奏益氣溫腎之功,很適宜陽氣偏弱的人士冬季進補之選。

紅棗粥(溫)

【配方】紅棗20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血虧、營養不良、久病體弱等症。

【製作】粳米淘洗幹淨,紅棗洗淨,放入鍋中,將鍋置武火上煮沸後,加入冰糖,再用文火煎熬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之功效;粳米可健脾養胃;冰糖益胃養陰。三者均為常品,易得而味佳,煮粥服食,有一定溫補之功。

龍眼蓮子粥(溫)

【配方】龍眼肉20克,蓮子2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15克。

【功效】益心安神。適用於心陰血虧、脾氣虛弱、心悸、健忘、少氣、麵黃肌瘦等症。

【製作】

1.將蓮子去心,洗淨;紅棗去核;糯米淘洗幹淨。

2.將糯米、龍眼肉、蓮子、紅棗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龍眼肉具有益心脾,補氣血,養血安神功效;蓮子具有養心安神,補脾止瀉,益腎固精之功效;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之功效;糯米甘溫,可暖脾胃,補中益氣。全方共奏養血益心安神之功。海參粥(溫)

【配方】海參(水發)20克,粳米60克,薑、鹽各適量。

【功效】益腎潤燥,滋補氣血。適用於腎之精氣不足、形體瘦弱、虛寒怕冷等症。

【製作】

1.將海參用溫水泡發,洗淨,切成丁;粳米淘洗幹淨;薑切片。

2.將海參、粳米、薑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加入鹽,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海參味鹹性溫,有較好的補腎益精,養血潤燥之功效;粳米可健脾養胃。二者煮成粥,補益之功平和而無滋膩礙胃之弊,是中老年人腎精不足,陽氣偏弱者的冬季調補之選,療效較好。